青海高原一株柳.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40577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 15.青海高原一株柳(第 1 课时)执教日期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脉络。4.感悟青海高原的苍茫和荒芜,初步感受高原柳的神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点:感悟青海高原的苍茫和荒芜,初步感受高原柳的神奇。教学资源1.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2.名人贝多芬、霍金、桑兰的故事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预习作业设计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下列词的读音:抱怨yun 韧rn劲 一茬ch 深邃su 铁铸zh2.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方法 ,理解“抑制、虐杀、摧毁

2、、艰苦卓绝”等词语。3.搜集各类赞美柳树的古今诗。4.搜集名人励志故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学生背诵咏柳,并用几个词来形容。(杨柳依依 杨柳垂金 垂柳蓬茸 柳絮似棉 柳暗花明 花红柳绿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2.思考题目“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意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2.练读难句子3.学生根据提供的段意分段,并试着概括段意。第一段(1-2):写我见到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段(3-5):柳树的形象及给我的感受。第三段(6-7):通过想象演绎柳树的生长,赞扬其顽强生命力。第四段(8-9):通过与灞河柳树比较,赞扬青海高原柳树的毅力

3、。三、走近柳树,感受青海高原。1.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初步感受柳树形象。高大、巍然、苍翠2.默读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回顾学过的边塞诗,感受青海高原的广袤苍茫。(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

4、么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都预习了吗?打开书,把你觉得最难读的地方再读读。2、咱们先来检查生字新词,请看大屏幕,出示:广袤无垠 锻铸 萌发抱怨 青石嶙峋 苍郁虐杀 畏怯 深邃 铁锭 摧毁韧劲 凝滞 巍巍然 起死回生 艰苦卓绝3、我们竖着看,屏幕上有四组词,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4、指名读 正音 虐:注意鼻音n(师演示字的演化)(一边讲,一边板书)5、咱们扫清了拦路虎,再来挑战一下难读的句子。出示:(1)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2)我依然渲染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

5、,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3)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6、难读的句子也被我们攻克了,咱们再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7、好,咱们来分个段,让老师助你们一臂之力。请你们根据段意来分。出示:( )一株柳树巍巍然撑立于苍茫的青海高原之上,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作者猜测和想象这株柳树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8、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一株柳树

6、巍巍然撑立于苍茫的青海高原之上,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猜测和想象这株柳树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9、第一、二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段,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段段意?(找关键词方法)10、你觉得第一、二自然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来试着概括概括。(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让作者感到望而生畏。)12、咱们概括时要做到准确、简练、通顺,才能概括得更好。课文还剩8、9自然段了,你认为该怎么分?试着概括段意,(概括段意时,可以合并自然段段意这又是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三、走近柳树,感受青海高原。1、咱们来看看这株柳树是什么样的?请同

7、学们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出示:第五节)2、谁来读?(指名读)3、这就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看看展现在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你来读。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大得没有边际。青石嶙峋:山峰、石头

8、突兀,重重叠叠。蓝天的颜色厚重,大块大块的云团留在天空中,一动不动,死气沉沉。)青海高原古时候就是边塞战场,诗人们用凝练的语言将青海高原的荒凉写于诗中,你知道哪些边塞诗?好,咱们来欣赏几首。出示:(1)羌笛的哀婉,长云的凝重,无不让青海高原笼罩在苍凉的氛围中,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1)你看见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从哪里读出来的?你来读。“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9、”这就是广袤无垠。5.在这异常苍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却惊见了一株柳树。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出示:第五节6.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觉?指名读7.难怪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难怪作者会这样惊讶,(引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8.这株柳树是怎么在这块苍凉的土地上,神奇地生长起来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作业设计1、 完成习字册。2、一课一练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一、二、三、题。3、一课一练第三题描写景物的词语,再写3个课外学到的。(加深题)教学内容 15.青海高原一株柳(第 2 课时)执教日期三维目标1.有

10、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3.初步感知由物及人,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难点:初步感知由物及人,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资源课件预习作业设计1.思考一课一练15课四、五题,能做口头回答。2.搜集名人励志故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反思一、了解预习,整体感知1. 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二、自主研读,交流共享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

11、,并作批注,自主感悟高原柳的神奇。2.学生感受青海高原的环境恶劣,并感情朗读。3.学生感受高原柳的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高原柳的神奇。4.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比较感悟高原柳的顽强,体会生存不易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想象说话。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它(生想象着说)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其它植物早已被风雪吞噬,这株柳它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时,这株柳像这样严酷的考验只有一次吗?(不)板书: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面对一场场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精神!历经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精神

12、!经受一次又一次摧毁,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精神!三、由物及人。深化形象。学生说说由柳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一、了解预习,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的这一株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2.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株柳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板书课题)二、自主研读,交流共享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文章,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把它

13、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2、师巡视了解学情。交流共享(一)环境恶劣1、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的?2、指名说(先读文中的句子,再谈感受)“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3、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这种感受?“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4、指名读这几个词。5、听同学们读这些词语,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悲壮与苍凉让人心头一震啊!6、你呢?(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边塞诗词或心里感受)板书: 悲壮 苍凉7、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给你什么感觉?(惊讶、惊奇)8、作者的这种感受在文中是如何表达的?( “哦”了一声)9、请你读出惊讶、惊奇的感觉。过渡:哦!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让我们看一看它吧!(出示描写柳树的语言)(二)旺盛的生命力“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1、指名读并谈感受。(生命力的旺盛)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两合抱粗”,师生演示 感知柳树的粗壮(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