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402206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 41.空调的生产 52.空调的原理 521空调的组要的四个组成部分 62.2空调的主要工作过程 62.3.压缩机的发展和原理 72.4.电机 123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14 4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型式 145.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 166.结论 18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空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空调业的发展,各层次普遍使用上了空调,本文主要论述空调的发展,生产,原理。介绍了世界各国家庭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各国空调的使用情况,空调的质量和价格分析。关键词:空调,发展,现状,趋势分析1、空调的生产(一)一台空调从材料开始到打包总共经过一百多道工序,

2、材料的选择,这是很严格的, 如果某个供货商常出点小问题,不但赔偿损失,还要退出供货。平时厂家包修内换下的配件,大部分都返还给供货商了,所以,配件质量关是很严的。(二)组装,从第一个配件上流水线上,就开始给空调贴条形码(空调的身份证,一台机一个,不能重复)便于今后安装和维修使用,然后分段安装各部分配件,如底盘,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等,这是外机流水线,内机流水线操做一样,但无须加氟。(三.)检漏,抽真空,己防止有漏点使制冷剂漏走,并且系统内不能有空气和水份,所以还要抽真空。 (四)定量加氟(内机无此工序),这是空调工作必要的制冷剂(R22),跟据空调的大小,制冷剂加入量也不一样多。 (五)包装。

3、 这些是在流水线上的,最后还有批量抽检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才准出厂。2、空调的原理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空调的主要内容是制冷,是人为制造凉爽。 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凉爽。 人们为了制冷,千方百计地寻找容易蒸发的物质。现在用的空调采用的蒸发工作物质一般都是氟里昂(氟里昂是总称,分很多种)。 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水要烧到100度才开,才沸腾,才大量蒸发。而氟里昂在零下30度时就开了,就沸腾了,就大量蒸发了。而且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情况下又无毒性,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冷物质。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试验。假如我们把这个氟里昂,象水一们灌进水箱中,在常温下它就会大量蒸发,水箱外表面就会很

4、冷。这时我们用风扇吹水箱,出来的风一定很凉爽。这也是一种人为制造凉爽的方法。因此它也是一种空调(不过一般不实用)。不过,灌进去的氟里昂蒸发了,跑掉了,再灌进去的氟里昂又蒸发了,又跑掉了,就算以400克的小瓶装氟里昂,每瓶最低价六元计算,那要用上一小时这样的空调,光买氟里昂就得花掉一万多元。看来这种空调没有使用价值。不过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进一步理解空调的基本原理。 常见空调的基本原理都是这样的。现在的问题是费用太高。如何解决呢?就是要重复利用氟里昂。要重复利用氟里昂,首先要使变成气态的氟里昂还原为液态的氟里昂。 如何使气态氟里昂还原为液态氟里昂呢?只要注意一下我们周围两种极普通的情况,就能想出办法

5、来。将灌满液化气的钢瓶,稍微摇晃几下,就可体察到,里面大都是液体。这就是液化气被压缩而成的液体。从而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得到一个启发。只要将气体加压,就可以把气体变成液体。而且压力越高,越容易变成液体。还有一种情况是,锅里烧水,锅盖上会有水珠。大家知道,这是锅里的水蒸汽遇到较冷的锅盖凝结而成的。这又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得到一个启发,只要将气体冷却,就能把气体变成液体。而且温度越低,越容易变成液体。要重复利用氟里昂,还要使氟里昂不要漏掉了,不要跑掉了。这就要一个密闭的系统。人们都叫它做空调系统。 2.1空调的主要四个组成部分: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 2.2空调的主要工作过程:(见附图)

6、 1. 制冷原理图(反之制热).工作原理图首先,低压的气态氟里昂被吸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氟里昂;而后,气态氟里昂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热过程中,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氟里昂; 接着,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同时也降温)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氟里昂混合物。此时,气液混合的氟里昂就可以发挥空调制冷的“威力”了:它进入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这样,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它也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空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工作了。而室外机主要就是空调压缩机,所以室外温度会被高温高压的气体氟里昂升高。 最后讲一讲空调水又是怎么来的,平时你一定见过拿出

7、冰箱的冷饮外表面立刻凝结很多露珠的现象,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很多的水蒸气,温度越高,可以包含的水蒸气就越多,温度越低,可以包含的水蒸气就越少(和水溶解盐的多少随温度改变原理有点相似是吧),而前面说的空调蒸发器是冷却周围空气的,温度就低,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和凝结在蒸发器上了,和冷饮瓶外表面凝结很多露珠一样的道理。但是这个水不能任其凝结,不然房间里就不断滴水了,所以需要用一个托盘收集起来排到室外,这就是空调水。2.3压缩机的发展和原理2.3.1.发展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人们很早已懂得冷的利用。我国古代就有人用天然冰冷藏食品和防暑降温。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

8、,对中国制冷和造冰窖的方法有详细的记述。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在普冷方面,1834年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这是后来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但使用的工质是乙醚,容易燃烧。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从此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开始占有统治地位。在此期间,空气绝热膨胀会显著降低空气温度的现象开始用于制冷。1844年,医生高里用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空气制冷机使他一举成名

9、。威廉西门斯在空气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器,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1859年,卡列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申请了原理专利。1910年左右,马利斯莱兰克发明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到20世纪,制冷技术有了更大发展。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研制成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米里杰发现氟里昂制冷剂并用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伯宁顿发明回热式除湿器循环以及热泵的出现,均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在低温方面,1877年卡里捷液化了氧气;1895年林德液化了空气,建立了空气分离设备;1898年杜瓦用液态空气预冷氢气,然后用绝热节流使氢气成为液体,温度降至20.4K;1908年卡末林昂纳斯用液态空气和液态氢预

10、冷氦气,再用绝热节流将氦液化,获得4.2K的低温。杜瓦于1892年发明的杜瓦瓶,用于贮存低温液体,为低温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1934年,卡皮查发明了先用膨胀机将氦气降温,再用绝热节流使其液化的氦液化器;1947年柯林斯采用双膨胀机于氦的预冷。大部分的氦液化器现已采用膨胀机,在制冷技术的开发和实际使用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新的降低温度方法的发明,扩大了低温的范围,并进入了超低温领域。德拜和焦克分别在1926年和1927年提出了用顺磁盐绝热退磁的方法获取低温,应用此方法获得的低温现已达到(11035103)K;由库提和西蒙等提出的核子绝热去磁的方法可将温度降至更低,库提用此法于1956年获得了2

11、0103K。1951年伦敦提出并于1965年研制出的3He-4He混合液稀释制冷法,可达到4103K;1950年泡墨朗切克提出的方法,利用压缩液态3He的绝热固化,达到1103K。更近期的制冷技术发展主要缘于世界范围内对食品、舒适和健康方面,以及在空间技术、国防建设和科学实验方面的需要,从而使这门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期得到飞速发展。受微电子、计算机、新型原材料和其它相关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的渗透和促进,制冷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面临一场新的挑战。2.3.2.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浪潮给制冷技术以巨大推动。基础研究方面:计算机仿真制冷循环始于1960年。如今,普冷和低温

12、领域中的各种循环,如:焦汤节流制冷循环(JT循环)、斯特林制冷循环、维勒米尔循环(VM循环)、吉福特麦克马洪循环(GM循环)、索尔文循环(SV循环)、逆向布雷顿循环、脉管式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热电制冷循环;利用声制冷、光制冷、化学方法制冷的各种循环;以及各种新型的混合型循环,如:热声斯特林发动机驱动小型脉管制冷机的循环均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于循环研究。研究制冷系统的热物理过程、系统及部件的稳态和瞬态特性以及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的性质等等,也离不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制冷产品的设计制造上:计算机现已广泛用于产品的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例如:结构零件设计的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13、以及用计算机控制精密机械加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对制冷技术的最大影响在于高级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这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先进的控制方法、可靠的集成块芯片及专门的控制模块、精良的传感器。当前制冷系统采用电脑控制已极为普遍,控制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简单的机械式控制发展到综合控制,为提高产品性能作出贡献。2.3.3.新材料在制冷产品上的应用陶瓷及陶瓷复合物(如熔融石英、稳定氧化锆、硼化钛、氧化硅等)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质:比钢轻、强度和韧性好、耐磨、导热系数小、表面光洁度高。将陶瓷用烧结法渗入溶胶体制成零件或用作零件的表面涂釉,可改善零件的性能。聚合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和复合材料)用于制冷产品中作为电

14、绝缘材料、减振件和软管材料;利用聚合材料的热塑性,以新工艺通过热定型的方法制造压缩机中的复杂零件(转子、阀片等)。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带来产品性能、寿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2.3.4.机器、设备的发展为满足各种用冷的需要,新产品不断推出,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压缩机以高效、可靠、低振动、低噪声、结构简单、成本低为追求目标,由往复式向回转式发展。如新型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摆线式压缩机等,都具有优良特性和竞争力。在压缩机的驱动装置上,将变频器用于空调、热泵及集中式制冷系统的变速驱动,带来了节能效果。在低温机器和设备方面,前述各种低温循环虽早已提出,但近年来生产开发的产品在温度,制冷量、启动速度、可靠性、能耗、体积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现在,氦液化器多数为膨胀型,中型的为双膨胀机组成的柯林斯机器,大型的采用透平膨胀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