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39680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学案教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荷塘月色主备课人:孙汶歆 审核人:雷莉 授课人: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过程方法目标探讨、鉴赏、领悟、揣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难点】1. 通感手法的运用。2.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

2、、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 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更为人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3. 写

3、作背景(1)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2)朱自清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

4、(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1927年7月,由于妻子多病,朱自清将长子朱迈先、长女朱采芷送到扬州老家抚养。文中“闰儿”是次子朱闰生。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4. 名家评说 那么

5、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二、方向探究 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我们的一块宁静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神清气爽;不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所有的不快也将随风而去。在朱自清先生的心里,荷塘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吧。今天,我们就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他的荷塘。三、自主探究(一)整体感知 学生分段齐读,教师疏通字音蓊(wng)郁(y) 弥(m)望 袅(nio)娜(nu) 梵(fn)婀()玲脉(m)脉 媛(yun)女 鹢(y)首 霎

6、(sh)时 敛(lin)裾(j)(二) 疏通文意 文章共8段,每段写了什么,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明确: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第一部分(第1-3段)写夜游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二部分(第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与月色的夜景描写。第三部分(第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

7、联想,回到现实。 四、合作探究(一) 阅读1-3自然段,即第一部分,体会作者心情。链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前三自然段,找出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链2:不宁静,也就是说他的心情很烦闷、低落。那么从哪里看出来他的心情是低落的 明确:第一句、寂寞(而非幽静。寂寞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介于孤独和落寞之间)、怕人、平常的自己、另一片天地,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链3:那么他为什么而愁苦烦闷,不得宁静呢?结合“预习探究”中的“写作背景”进行体会。在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压力之下,作者难得宁静。 链4: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有何作

8、用? 明确: 内容上: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交代了深夜出游的缘由,即想排遣苦闷之情。 结构上:是全文的文眼,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使文章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二)阅读鉴赏第四段 请一位同学朗读 链1: 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链2::朱自清先生在荷塘边看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过渡的?明确:叶子-花-水面(顺序是由远及近,从下到上再到下)中间如何过渡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 采用这些过渡性的语言,能帮助我们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使文章条理清

9、晰。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观察的视角顺序,过渡要自然,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没有层次感。其次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过渡语言,比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在之间”,等等。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 链3: 作者是怎样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

10、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

11、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教师讲解: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种修辞手法造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

12、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链4: 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三)阅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链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

13、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链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链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

14、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链4: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

15、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第二课时)一、方向探究上节课我们重点赏析了文章中的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看荷塘周边的景物以及赏完景物的朱自清先生又想到了什么。二、自主探究(一)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链1: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