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38815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孙忠心自2022年至今,我连续参加了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的三期活动, 在第一期首席导师校长刘光霞的指导下,我也成长为第二期和第三期 的首席导师。一路走来,每一期工作室都带着着一群校长、一批学校, 朝着更好的方向笃实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多类型组建导学共同体导师团队各具特色。工作室导学团队由导师和学员以及宁波教育 学院选派的带队班主任组成,人数一般是十几位。以我所在的第三期 工作室小学第五组为例,导师团队分别来自鄱州、海曙、慈溪、北仑、 镇海、象山这6个区域,其中邺州、海曙属于市中心,其余为周边地 区,分布广泛,代表性强。导师所在学校有百年名校、几十

2、年的成熟 型学校,也有刚办不久的新学校,类型多样。6名导师都有丰富的管 理经验、鲜明的办学思想以及显著的办学成果。例如,我所在的学校 十多年来致力于“养正”教育,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 作先进单位;导师校长周汉斌推行“致知力行”教育,所在学校被称 为得全国文明校园;导师校长林建伟着力于创新教育,所在学校是教 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员团队各有特点。学员团队也同样具有丰富性。7位学员分布 在郸州、海曙、余姚、慈溪、奉化这5个区域,其中,宁波四眼碳小 学是享誉盛名的百年老校,邺州华泰小学教育集团是一所新兴的优质 学校,其余5个是分布在县区的乡镇学校,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身 就是丰富的学习

3、资源。各位学员校长也各有特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 办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例如,学员校长张易探索故事教 育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故事教育案例;学员校长夏孟佶开发、利用学 校悠久的历史传统,开展感恩进取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风貌。师徒小队各展风采。除了导师团队和学员团队,工作室还有师徒 小分队。小分队由一名导师和一两名学员组成,在协调地区差异、学 校类型差异的前提下,采用双向选择制进行搭配,学员事先选择导师, 导师再根据报名情况指定学员。除了正式成员,活动过程中还会根据 需要吸纳县区级带徒成员以及其他省市的优秀校长参与活动,形成多 类型、多层级、多样态的导学团队,为共同体学习搭建多种可能。工 作

4、室每学年通过现场诊断、易校蹲点、课题指导、专项互动等形式开 展六次以上的小组导学活动,师徒小分队也会开展经常性的互动研讨 活动。多主题锁定教育热门话题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工作室导学内容丰富多元,包含教育管理 方方面面。校长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富有个性的校 园文化是研讨的主要内容之一。每一次入校研讨都是一次教育理念的 碰撞和审阅,而导师和学员校长的办学实践,那么是组内珍贵的学习资 源。在我第一次成为首席导师的第二期名师工作室小学第七组中,导 师校长章国明秉持“活力教育”理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 究,创立充满学校特色的“活力课程”,并由此开展了音体美等学科 创生出的充满活力的

5、校园文化。导师校长杨万勇多年来追寻自然、自 主、自觉的“三自”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自学和自我管理。课程探索与课堂研究。课程、课堂、课题是学校管理的关键落点, 三者相辅相成,是每一期每一个工作室研讨的重要内容。第三期小学 第五组的第一场集中研讨主题为“力行至美”审美力生长课堂。工作 室与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 校长工作站艺术学科工作室进行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导师和 学员们聆听课程主报告,观摩系列课堂教学,欣赏学生作品,和专家 一同探讨课题研究的种种问题,形成基本共识,催生出各自的思考。 除了这样的大组高层研讨之外,还有师徒小队的经常性互动,我和学 员王飞达

6、共同举办的“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课堂专题交流, 采用说课、上课、研课的方式,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优势,带动了整个 学校的课堂研究气氛。德育专题与当下热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学校 管理的重中之重。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小学第七组曾组织成员学校进 行德育主题论坛交流,骨干班主任围绕班级管理在微论坛进行交流, 德育主任围绕学校德育工程实践研究准备报告,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分 享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和特色工程,这种多层面的交流与相互启发为成 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德育必须结合当下教育热点,第三期小学第五组组织了 “双减背 景下学校管理大家说”专题研讨活动,由导师张瑶华和学员柳耀亮讲 述

7、各自学校的管理策略,并由工作室成员参与研讨,辨明德育工作发 展方向,理清管理思路。多形式呈现研讨存在时现场诊断与学术交流。工作室导学研讨的形式是多样的,需要根 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式,以获得最大成效。现场诊断与学术交流重在 深入互访、考察,听取报告,了解不同校情,并对已有的管理经验进 行提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 提高。更重要的是,一次次的讨论与争辩激发了新的思考,实现了工 作室最终的初衷一一师徒结对,互促共进。在余姚市马渚镇章村小学, 工作室全体成员对学校“耕读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献计献策,在耕 读教育的理念、内容、策略和评价上提出综合性推进方案,为学校打 开了

8、办学思路。如今,该校班班有“劳动自由地”,人人参与农耕项 目,课题、课程、案例均获得大丰收。公开展示与主题研讨。公开展示与主题探讨也是常见的活动形式。 第二期小学第七组校长方继奕以“开心智慧农场”为主题,邀请导师 校长杨万勇参与课堂观摩、主题汇报、专题研讨等一系列活动,针对 如何推进科学学科教学,深化劳动教育,合理规划智慧农场建设等问 题进行了坦诚交流。第三期小学第五组校长张易主持“和故事”教育 科研成果推广会,围绕宁波四眼禊小学樱花校区的“故事校园”展开 全方位研讨,工作室成员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参照友校经验,反思自己 学校的实践工程,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易校蹲点与名校考察。易校蹲点是工作室指定的活动形式,每个 学员校长必须到导师学校蹲点一至两周,导师校长也必须到学员校长 所在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在蹲点过程中,校长们可以全方位思考如何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除了成员校之间的互互研、互学,工作室还 会组织名校考察。六年、三期的工作室活动中,不管是作为学员还是作为导师,我 都收获了珍贵的经验和知识,办学思想更加清晰凝练,办学策略更加 妥帖有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充分发挥了名校长的辐射效 应。责任编辑:李英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