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立人生.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88152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自立人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向自立人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向自立人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自立人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自立人生.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自立人生教学设计 上传: 李咸连 更新时间:2012-5-16 14:31:30 走向自立人生教学设计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3)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知识目标(1)懂得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3)知道自立的方法。3、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2、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四、教学过程:导入课文: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精心喂养。小狮子

2、慢慢长大了,无忧无虑,有吃有喝,安闲快活。当然,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而舒适。没想到,一次意外,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后来,猎人外出再没有回来。笼子里的小狮子被活活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来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伤了,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它顺利的活下来了。它能活下来的原因,靠的就是自立。1、自立人生少年始(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提问:为什么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获得身体上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

3、们就获得基本自立的人生。(2).自立的表现自立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为自主地、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谈一谈:你会做哪些事?(阅读课本p35页) 说说这些自立表现,哪些是属于个人生活范围,哪些属于家庭、集体、社会生活范围。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名言: 陶行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2、人生需自立(1).自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活动: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 :10,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提问: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4、,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p36)自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自立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且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自立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我们获得幸福人生。活动:案例分析(p36)一名大学生因父亲患病,家庭经济困难,将已和父亲离婚的母亲告上

5、法庭,要求母亲支付其大学期间的学杂费5万元。在一审中,其母表示只能承担5000元,但这名大学生不服并上诉。但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请问: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呢?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答:本题中的大学生已经成年,且没有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其母没有支付其大学教育费用的义务。但因其尚在校就读,且学杂费数额巨大,其母应在其能力范围内给予资助,而其他部分可由大学生自己通过打工、争取奖学金和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补足。(2)、为什么我们要自立?(p38)我们不

6、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成年子女无特殊情况,父母不再承担抚养义务。人生需要自立,如果不能从现在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知识,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精神,将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3)、自立所需要的能力有哪些?教材(p38页) 还有什么重要能力需要补充?答:自我反省,及时纠正错误的能力。听取、借鉴他人意见的能力。、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的能力。、管理自己的经济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自律能力。相关链接:(一)自 谋 生 路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

7、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还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在12岁以后就得给父母的庭院剪草、给别人送报,以换取些零花钱。一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收割机,秋天帮人扫落叶,冬天帮人家铲积雪等。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父母如果溺爱孩子,是最糟糕的事。(二)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

8、务,到外面打工挣钱。在日本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总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是日本父母的根本出发点。(三)自 食 其 力瑞士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她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学会独立

9、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既有讲本土语的地区,也有讲德语和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姑娘通常到另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还有相当多的孩子被送到英国家庭当佣人。当她们掌握三门语言之后,就可以去银行等部门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四)责任心和自立能力德国一贯重视培养孩子“勤奋、正直、可靠、乐于助人、作风正派”等品格。因此,父母们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他们将子女视作独立的个体,给他们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譬如,在孩子一周岁左右,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父母再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难的事情。这样,当他们进入社会时,在别人的眼里就不会成为低能的“怪物”。法律规定,孩子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