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38357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6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课时备注第一单元 植物1.1我们知道的植物1.2观察一棵植物1.3.观察叶1.4这是谁的叶1.5植物是“活”的吗1.6.校园里的植物第二单元 比拟与测量2.1 .在观察中比拟2. 2起点和终点2. 3用手来测量2.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2.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2.6做一个测量纸带2. 7比拟测量纸带和尺子1.3观察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单元是一年级新生接触科学的起始单元,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认识周边 常见的植物,能简要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与描述,比 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观察叶是植物单元的第

2、三课,也是引领学 生从整体观察一颗植物过渡到局部观察植物器官的第一课,旨在学会用感官观察 一片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其特征,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片的观察,意识到可以用 特征进行分类,提升学生观察与描述、比拟与分类的能力;通过对同一种植物叶 片的观察,意识到叶也是有生命的,同时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情分析: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植 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种类繁多,学生获取学习资源非常容易,能够积极主动的 学习。但是学生对于观察记录的方法不够了解,比照观察能力 语言描述能力还 有待提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

3、样的,各种各样的叶,有许多不同点。2、叶有相同点: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小组合作 教师的点拨,了解叶的不同点、相同点、 叶也是有生命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 度和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知道叶也是有生命的;能把自己的观察正确的记 录下来。教学难点:1知道观察不仅是眼睛看,还可以是手摸 鼻子闻 耳朵听、嘴巴尝等2、完整的科学探究,既要有观察也要有记录。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教师准备:1、

4、七片比拟典型的叶子。2、一个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些漂亮的叶子,大家想不想看呢?(出示叶子实物, 粘贴到黑板上,并出示PPt1)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植物的叶。板书课题:观察叶二探究新知 合作学习师:老师今天给每一小组也带来了七片不同的叶子,请大家好好观察观察。 1、观察叶的不同通过观察,找出这些叶子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并汇报,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发现的。(不同:颜色、 大小、形状、 气味 薄厚、边缘等)重点讲解叶形状的不同。(出示PPt2,认识圆形、扇形、掌形、心形、披 针形,让学生再来描述组内的七片叶形,加强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

5、观察中思考,在小组交流里提升认识,既提高了学习 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 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互相学习,共享成果。】 2、观察叶的相同通过观察,找出这些叶子有什么相同点。小组交流并汇报。(叶的基本构成:叶柄和叶片,叶片上有叶脉,出示PPt3,展示一片完整的叶脉)板书:教师画一片叶子。(并在图上标出:叶柄 叶片 叶脉)【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和板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 导学生更好的交流和理解】3、同一棵植物上的叶子一样吗?猜一猜:出示两片叶子,猜猜是同一植物上的两片叶子吗?观察交流:对枝条的上部和下部进行观察,

6、交流。(上部的叶子:小一些、 颜色浅一些、嫩一些;嫩叶会长大、颜色变深、变硬,老叶会脱落、死亡,叶子 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保护、保护植物,出示ppt4)结论:同一棵植物上的叶子不一样。【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并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记录画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讨论:画什么?(叶柄、叶片、叶脉)提示:在记录单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记录时间。(对优秀作品,进行 全班展示)【设计意图:有观察,有记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明白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三、激趣展示 拓展 延伸:1、教师现场制作一副叶画。

7、2、请学生课后也制作一副叶画,送给自己喜欢的人。(用捡来的叶片,增 强环保意识)【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现场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展开想像的翅膀。】 四 板书设计观 察 叶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的目标就是开展学生研究植物叶的兴趣,培养保护植物,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不仅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是有生 命的。课前,老师就布置每位学生捡一些落叶,以便课堂上进行观察。课堂教学活 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叶片、叶柄。而且在课 堂教学中,特地展示了去掉叶肉的叶片,叶脉清晰可见,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叶脉。学生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

8、新鲜的叶与落 叶的比拟,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程中得到叶子具 有生长、发育 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的生命轨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去进一步体会到植 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比拟丰富,但对叶子结构的认识较生疏, 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拟新鲜的叶 与落叶有什么不同,体会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观察同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知道叶子有生长 发育 衰老的过程,感悟 生命历程。经过老师的点评与指导,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新

9、课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复习学生已学的关于植物根茎叶的知识导入,但是我导 入的方式是通过PPT中的文字提问,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更能接受的是 图像信息而不是文字信息: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 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比照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 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 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给学生观看的视频趣味性 不强,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需要用更多的 童趣味 生活味点缀课堂,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课程的内在魅力去 吸引每一个孩子。第4课

10、这是谁的叶教学内容:这时谁的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4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 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学生准备:为

11、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 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提供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 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二 到校园里去找一找1 .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 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 .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 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

12、”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 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 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 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 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三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 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 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1 .学产生分小组畅所欲言。2 .全班交流,老师总结发言。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的活动记录。教学

13、反思:一课主要的目标就是开展学生研究植物叶的兴趣,培养保护植物,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不仅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是有生 命的。课前,陈老师就布置每位学生捡一些落叶,以便课堂上进行观察。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叶片、 叶柄。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特地展示了去掉叶肉的叶片,叶脉清晰可见,这样学 生就更容易理解叶脉。学生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 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拟,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 程中得到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的生命轨迹。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

14、,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去 进一步体会到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比拟丰富,但对叶子结 构的认识较生疏,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 考,比拟新鲜的叶与落叶有什么不同,体会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新鲜的叶是活 的,而落叶是死的;观察同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知道叶子有生长 发育 衰老的过程,感悟生命历程。经过老师的点评与指导,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复习学生已学的关于植物根 茎叶的知识导入,但是我导入的方式是通过PPT中的文字提问,而对于低年级的 学生而言他们更能接受的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字信息:让学生判断一

15、根枝条上不 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比照观察, 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 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 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 程;给学生观看的视频趣味性不强,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活学生的探究欲 望和学习热情,需要用更多的童趣味、生活味点缀课堂,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充分挖掘课程的内在魅力去吸引每一个孩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是一节概括前4课学习收获的课,本课的核 心目标是通过收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 长。【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 好动、喜欢说、愿意说、注意力容易分散是他们的特点,在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 上,让学生多说多动、 当当植物小医生的等活动,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科学, 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初步认识生命和生物。意识到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科学探究:能运用观察,比拟等方法,收集植物是有生命的证据。科学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