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38336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文修辞手法是考试时常见的考点,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把_比作_,生动形象地写出_(事物)_的特点,流露出作者_的感情。【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作用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

2、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2.拟人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作用】: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_(事物)_的特点,流露出作者_的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用分析】: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3.夸张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

3、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增强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4.排比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层层推进,加强语势,强调突出_(事物)的特点,强化对情感的表达,饱含了作者_的情感。【例句】: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

4、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5.对偶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

5、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6.反复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回环往复,强调突出_(事物)的特点,强烈的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7.设问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作用】:解释上文原因,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

6、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例句】: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8.反问修辞手法及作用:【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例句】: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