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37734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一句教育名言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就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有要做的事情充满自信。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接受和支持的情绪或感觉。自信拥有神奇的力量,它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还深刻地影响着其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甚至还对学生的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现在存在的许多问题均与缺乏自信有关,比如学习困难、自卑、抑郁、考试倦怠、厌学等等。因此,在学校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助于他们步出校门时适应社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时代建立的自信将是他们创业打拼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2、,是学生的一笔财富。特别是帮助“学困生”重拾自信,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怎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肯定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我坚信教育的巨大力量。”但是我们的老师、父母会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内向”、“懒惰”“愚蠢”等标签,而消磨掉他们的自信。换句话说:孩子是被大人骂笨的。因此,作为老师,就不能单纯的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不揭学生的“短处”,避免其出丑;尊重、信任学生,不轻易作出坏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应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

3、好学、向善的一面。我们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魏书生老师讲: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与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是他的自信心有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二、开展活动,发展学生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在学校运动会上,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各班参赛选手大多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当他们获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后,同学们视他们为“英雄”。他们的脸上展露的是开心的笑容,走路也抬起了头。这时的他们是自信满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老师应该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并鼓

4、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这会使他门对自己产生自信,这种自信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薄弱方面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克服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作为老师,应该独具一双“沙里淘金”的慧眼。善于从看似一无是处的的现象中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特长与优点,使自信心近乎泯灭的学生重新鼓足争取成功的勇气。数理化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许会具有其他学生所欠缺的地方,如绘画、音乐方面的特长。老师凭此“借题发挥”,特别在班上对他们的这些特长予以肯定,再举一些事例,证明具有这些特长的学生的学生思维反应一般比较灵敏,只要多下一些苦功,各科成绩一定

5、可以赶上班上其他同学。这些同学看到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后,内心便会油然爆发出一股迎头赶上其他同学的激情。三、因材施教,享受成功体验。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尤为重要。所以老师要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祝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老师要有意为那些有学习困难的的、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条件,让其独立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借此当众表扬,给个鼓励,让学生尽可能的体验成功。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于是决定每天听写字词。但没自信、基础差的同学往往惧怕听写。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我降低听写难度,初一学期,我一律提前告知听写内容,这样既给

6、了学生重复复习的范围,又降低记忆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较轻易的获得听写满分,原来那些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兴奋的发现,他们也可以得满分。渐渐地,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在自然而然的恢复。四、转变视野,开展自我竞赛。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先生说:“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这种比较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也可以给人带来自卑。”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些学生是“学困生”,是因为和周围学习优秀的学生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两相比照,由于先天不可选择的条件和后天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制约,可望不可及的差距常常会使一些学生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化为自惭形秽的自卑。“当这种比较带来自卑时,人

7、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取自信。”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转变视野,开展自我竞赛。就是让学生把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比较,只要他比过去有所进步就是胜利。这样,连最差的学生也有取得进步的机会,他们会因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产生自信。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然后鼓励他们积极认真、努力学习,成绩肯定会有进步。上次59,这次60,就是进步。再下次,61、62、63这样,学生体验了成功,树立了自信,也就增强了学习的动机。“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其次,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寻找自身的优点。先自己找,然后让同学帮助找,他们会发现,我除了学习成绩差点,还有这么多的优点,甚

8、至是别人没有的。通过这种比较拿自己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他的自信心会增强。五、正确归因,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策略。学生都有一种探求自己学习成效原因的倾向,并力求作出因果分析。这种对自己学习行为及结果产生的原因的推论就是归因。学生可以通过归因来认识、预测、控制自己随后的学习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正确的归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帮助他们认识到应将学业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这样他们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保持学习动机,将失败归为努力不够及学习策略不当,就会促使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对学习作内在的可控的

9、归隐,结合自身实际调节其学习生活、合理管理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六、训练自信技巧真正的自信行为是如何表现的呢?自信在行为技巧上多为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因此,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以训练,使学生体会到自信的感觉。比如:1、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心情平静,集中意念,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棒!”“我自信、我成功!”积极的心理暗示,能给人增加能量。2、练习正视。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低下头,不敢正视老师,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练习正视,即通过目光的对接、交流和碰撞,提高自信心。3、提高走路的速度。快速行走,提高平时速度的25%,“雄赳赳,气昂昂”,意气风发,也可以提高自信,特别是有考试焦虑的学生。4、当众发言。上课,鼓励学生发言、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练习当众发言,褪掉紧张、羞涩,提高自信。此外,还可以通过坐前面的位子、咧嘴大笑等形式训练自信。自信也是可以炼出来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的灵光是学困生扬起风帆的动力。 “抬起头来”,做一个自信之人,体会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