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心裁的诗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37313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出心裁的诗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独出心裁的诗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独出心裁的诗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出心裁的诗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出心裁的诗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出心裁的诗话 作者:陈延嘉 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2 年第 02 期 马世一(19352013),山东省陵县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长春市第一中 学教员、校长,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长春市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其主要著 作有古代汉语自学读本千家诗选讲历代绝句三百首译析历代律诗三百首译析 唐诗三百首译析古诗行旅。其中,古诗行旅共四册,把从诗经到清代的诗作 进行了系统选编和精彩赏析。他说本书以诗话形式撰写,此书确有诗话特点,但与前人的诗 话不同,此书有着突出的个人特色,是一部独出心裁的古诗赏析精品。其独出心裁,主要表 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栏目设置新颖 古诗行旅在原诗下

2、设置了题解释疑阅读思路今译赏析阅读延 伸六个栏目。其中,阅读思路阅读延伸为古代诗话和今之译注、赏析所无 先谈阅读思路。这是作者从教多年的经验总结。题解和释疑栏目旨在使读者 大致了解诗的基本意思,扫除文字障碍。之后,作者不立刻进入赏析,而是向读者提出问题, 请他们思考。如针对屈原涉江提出的三个问题:(1)涉江是按屈原被放逐的行程写 的,请在各段把表示行程的词语找出来,先弄清屈原被流放的行程路线。(2)第一段写好奇 服,表明屈原什么品格?与被流放是什么关系?第二段写路途中跋山涉水的艰苦,最后一句 是点睛之笔,这表明屈原的什么品格?第三段写到达目的地后的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 用?第四段引用四个

3、古人典故,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最后一段是乱曰,乱本是一个 音乐术语,乐章末段叫乱。这里的乱曰在全诗起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先提示读者思考 什么,继又指引思考路径,最后找出答案。这是启发式教学在古诗行旅中的体现。此其 一。其二,提出的问题都是理解该诗的节点。如果读者能认真地思考,找出答案,可以学到赏 读一首诗的方法,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授之以渔。 次说阅读延伸。本书并不满足于对诗的词义、句子、主旨、写法的注释和赏析,而是 随赏析之需要,延伸到相关问题。例如涉江,作者先引王逸和汪瑷的评论,接着指出他们 二人的理解虽符合涉江原义,但过分看重叹与哀,忽略了屈原同黑暗势力决裂的坚 强,并提

4、出应如何正确理解屈原;又指出其有自传意义,被称为小离骚,可以与离骚对 照着读,指导学习方法。再如,渔父的韵散兼用写法,对后世的赋影响很大汉代 的赋是源于楚辞的,这就涉及文学史、汉赋的来源问题,大大扩展了本书的知识面。又 如现实主义,似乎人人都懂,但一般读者很难说清楚。马先生不以高头讲章为准,而以自己的 理解指出现实主义的三大特征:一是主题思想的人民性,二是题材选择的典型性,三是写作 态度的真实性,并以杜甫诗一一证明。这种延伸不止于诗本身,又从另一维度加深了读者对 诗的认识。 二、诗史脉络清晰 古诗行旅按历史朝代分编诗经楚辞汉诗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辽金诗元明 诗清诗八个模块。每个模块前都有概述,对

5、一个时代的诗歌情况作概貌介绍。把这些内容 连接起来,就是一部中国古诗简史。 这部古诗简史并不是干巴巴地寫诗的发展过程,而是与诗人诗句结合作生动讲述,在之后 的诗篇赏析中又继续深入,互相印证,使抽象变具体。比如,唐诗卷首选杜审言早春游 望,杜审言虽是唐初著名诗人,但从历史看,算不上大诗人,选他是因为他乃唐代格律 诗的奠基人之一; 二首选王勃思归,因为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第选沈佺期杂诗,因 为他讲求声律,对律诗形成有一定影响; 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因为陈子昂是唐初诗文 改革的先驱,倡导汉魏风骨,强调诗歌的社会现实意义,诗风刚健有力,在唐初诗坛独树一 帜。以上这些诗作的入选,都与唐诗的风格和律绝的

6、形成发展有关。再比如,本书选了张籍 的秋思,说诗人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推行者。众所周知,新乐府运动的正式发动者 是白居易、元稹,他们都生在张籍之后。但新乐府运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非从元、白开始, 先说张籍,就指出了这个运动更完整的发展脉络。 此外,在一些大诗人的诗作选择上亦有诗史的体现。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的 诗都选得多,远超其他人。此其一。其二,每个大诗人的诗都按照他们生活轨迹的前后编排, 既突出他们的艺术特点,又体现他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如李白,从他出川的峨眉山月歌 起;杜甫,从他早期的望岳起。而后,依他们生命的节点选有代表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 诗。如讲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7、字,书中指出:后人评杜甫的诗是诗史,这一首 是个发端。 三、篇目选择精当 诗作本乎性情,选诗亦本乎性情。无性情,选诗虽多,不成一家之言;有性情,虽少,亦 成一家之言。明代方大年说:夜光之珠,得隋侯而永其耀;连城之璧,遘卞氏而世其珍。 古诗行旅一书可以当之。 所谓选篇精当,首先表现在所选之诗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时代文化特色。这个标准, 我们从每一册的封底所录之诗句和讲解都能初步发现,但符合此标准者多得不可胜数,选与不 选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古诗行旅所选诗作不完全以有名无名为准,而是着眼诗本身及其影 响。古诗行旅只选了不足七百首诗歌,如果没有鸟瞰中国三千余年诗歌的全局和历史眼 光,是做不到的。而马先

8、生无疑有这种修养和眼光。他曾创作诗脉,以 280 字之五言诗概 括了中国三千多年的诗史;又创作名篇,以 360 字之五言诗提炼各个时期作者的名诗,成 为一种别样的篇目选择。 其次,选篇精当表现在重视少数民族的诗作。从诗而言,笔者要着重指出,诗经不只 是汉族的诗集,而是中原和四夷等少数民族诗的合集。少数民族诗作别有特色,是中国古诗不 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古诗行旅选入的诗歌中,有南北朝时期北朝耶律弘基(辽道宗,契丹 第八位皇帝)的,有元代蒙古族萨都剌的,有金代鲜卑族元好问的;木兰诗是鲜卑民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等等。 最后,选篇精当表现在不弃小草。古诗行旅选了偈语二首,并指出:这里选 了

9、几首僧家诗,不是说它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也不是说它有多大的社会意义,而是见识一下 另类诗的不同风格。在介绍了僧诗的特点而称为寒山体后又指出:诗的种类与风格还是 多种多样好,如果一律庄严、一味典雅反而单调乏味了,百花齐放的方针是对的,不仅是花, 如果花中有一棵小草迎风摇曳不也挺有情致吗?这些话说得非常好!笔者引饶宗颐先生的 澄心论萃泛论禅与艺术作一点补充:禅家那些传下来的禅偈,大部分可说是诗,表现于 偶然拈花微笑的谈吐之间,禅的世界,几乎亦是诗的世界。中国的禅僧和诗几乎是分不开 的。又说:宋代的诗人,不少从禅家取得灵感。黄山谷写的诗,有的简直是禅偈。从这个 角度看,古诗行旅所选的偈语、僧志安绝句、

10、某尼悟道诗等僧诗,成为另一 道风景,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小草,亦有助于其认识百花。 四、诗作解读精妙 古诗行旅所选之诗皆包含真善美,关键在于如何解读。马世一是名师,知道学生学习 的难点、诗的重点,注意揭示流派和风格,讲解也非常生动有趣。他把一生讲诗的经验用在 古诗行旅中,既弄清宏旨,又注意审美,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 第一,注释简明扼要,灵活而贴切。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须建立在正确训诂的基础之 上。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一句的注释忍,甘 愿,实欲邦国活的注释活,兴旺,不拘泥于字书,紧贴诗句之义。 第二,以节外生枝的故事吸引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讲过的很多东西都忘记 了,但一些生动的细节、故事却记忆犹新,恍如昨日。马世一先生对此有自觉的认识。如他在 赏析诗邶风式微之后补充说:据世说新语载,西汉的经学家郑玄,不仅自己熟读 诗经,还要求他的奴仆们都要熟读诗经,谁要不认真读,要施以鞭挞。有一女婢因此 被罚跪在泥水中,另一女婢引用式微中的诗句问:胡为乎泥中?被罚的女婢答:薄言往 愬,逢彼之怒。(我去向他诉苦,正碰上他发脾气)这个节外生枝的故事,生动证明了在 封建时代,诗经是很流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