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36905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第一章 概 论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地点11.3区域特点11.4建设规模11.5可行性研究范围21.6项目估算总投资额3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32.1经济发展趋势分析32.2发展概况42.3区域市场分析102.4项目利弊分析11第三章 申报企业情况11第一节 申报企业基本情况11第二节 企业人员情况13第三节 企业财务经济状况14第四节 企业管理情况14第三章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15第一节 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5第二节 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18第四章 项目产品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20第一节 产品的主要用途20第二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市场风险21第三节

2、产品目标市场定位22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一节 技术方案论述23第二节 生产方案论述28第三节 产品销售计划39第六章 环境保护42一、设计依据42二、主要污染物种类、来源及排放量43三、污染物处理方案44四、结论45第七章 劳动安全45一、工程建设的安全卫生要求45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46三、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47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及教育48五、预期效果及评价49第十章 新增投资估算、资金筹措50第一节 新增投资估算50第二节 资金筹措51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及还款计划51第十一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52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52第二节 财务分析53第三

3、节 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54第四节 社会效益分析54 第五章 项目管理与建设进度计划195.1项目运作模式195.2招投标管理195.3工程监理195.4物业管理195.5建设进度计划195.6销售计划20第六章 项目营销和招商方案216.1销售、租赁比例216.2运营策略216.3招商策略22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57.1投资估算257.2资金筹措277.3资金平衡计划:见下表28第八章 效益分析298.1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298.2经营成本及费用估算30第九章 项目风险及防范措施319.1市场风险319.2筹资风险319.3销售不确定性风险319.4项目开发的风险32

4、9.5成本控制的风险32第十章 结论及建议3310.1结论3310.2建议33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可行性研究报告11引言21.1编写目的21.2项目背景21.3定义21.4参考资料2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2.1要求22.2目标32.3条件、假定和限制32.4可行性研究方法3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3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33.2工作负荷33.3费用支出33.4人员33.5设备33.6局限性3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3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3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3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3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34.5技术可行性评价3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

5、析35.1支出35.2效益35.3收益/投资比35.4投资回收周期35.5敏感性分析3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36.1法律因素36.2用户使用可行性3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31引言1.1编写目的由于图书馆陈旧的管理手段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带来的很多操作上的不方便,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我们下定决心开发该系统。 1.2项目背景本校图书馆主要功能是为全校教职工 , 学生提供借 ,阅图书等服务项目。本图书管理系统应能运行在Window 平台上 并将以上有关信息纳入本。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 本项目的名称: 图书管理系统

6、 本项目的提出者: 段珊 本项目的开发者: 夏欢欢1.3定义 VS:(Visual Studio)是用于C#开发的一种平台1.4参考文献: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李昭原 主编科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 -王利福 张世琨 朱冰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实用软件文档写作 -肖刚 古辉 程振波 张元鸣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原理E-R等资料 -田本和 罗晓中 黄燕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功能:对图书馆的图书信息和用户(读者,借阅者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性能:数据库的录入;图书目录检索;用户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查询; 输出:用户信息;图书信息; 输入:用户名称;图书编码; 安全保密:

7、馆中所有未借出的书籍能够供用户随时查阅; 用户信息只能被系统管理员查阅,修改;运行环境:操作系统: Windows2000;数据库类型:SQL server;机器配置:CPU:P2000mmx以上,内存大于64M。 完成期限:2011年12月。2.2目标本软件的设计目标就为学校的图书馆提供快捷高效的管理功能 从而减少人力与费用的开销, 提高借还书的处理速度. 以及对用户和图书信息管理的改进 使图书管理能够被正规的组织处理2.3条件、假定和限制a: 建议该系统运行的最短寿命为5年;b: 进行该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为1个月;c: 建议该系统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为2008年8月;d: 开发该软件

8、系统的经费来源为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基地财务处出资;e: 该系统要受资金、寿命、社会等系列因素的制约和限制。2.4可行性研究方法对于本软件系统所使用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 调查 确定模型 确定功能 仿真.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有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团队合作精神等。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3.2工作负荷对于现有系统管理员对图书管理的工作量很大 主要以手写的方式 记录借阅图书的信息,以及对图书 和用户信息的维护工作3.3费用支出对于现有系统共需工作人员5人其中操作人员3人 平均每人月工资1500元图书维护人员2人平均每人月工资1200元. 3.4人员(略)3.5设备(略)

9、3.6局限性a 图书管理系统不能存贮所有册目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 此外用户也不能建立自已的多媒体资料库。 b 图书管理系统不能根据读者办证日期、读者单位、读者姓名或证码打印读者借阅证。 c 对于一些借书过期的用户罚款信息 及借阅信息 .图书信息 不能精确的记录不能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本系统是基于C#的Window开发技术,建立以Client/Server为结构的模式,以数据库为后台核心应用,以服务为目的的信息平台 (1)具体要求l 用户信息维护l 图书信息维护l 借书管理;l 还书管理 (2)系统限制l 馆中所有未借出的书籍能够供用户随时借阅。l 在同

10、一时刻,一本书不能既被借出,又可供借阅。l 一个用户一次借出的书籍数目不能超过预定值。 (3) 图书馆组织结构图用户管理子系统图书管理子系统还书管理子系统借书管理子系统图书管理系统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1)系统流程图 (2)工作数据流程图: 二级数据流程图: 三级数据流程图(登陆处理):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l 该系统完全代替了以前手写记录的方式 提高了管理的效率l 可以存储用户的相片等多媒体信息l 提高了定位图书 快速查找图书的效率.l 实现了打印的功能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方便广大师生使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科学的管理所有的图书,优化图书资源的配置,

11、让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方便图书馆对图书的编目管理,可以使用更合理的方法编排图书,借书者更方便的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书,支持在线查看图书馆的藏书情况。4.5技术可行性评价系统使用期半年,在开始必须对初始数据进行录入,包括所有的书目信息,出库图书的信息,读者的信息,流通图书信息,图书馆管理者的信息,图书馆财务信息,图书馆资金应用信息等。在半年的使用期通过检验后,将要优化该系统的性能,把一些发挥不良的组件重新开发,或者加入合适的补丁文件,系统稳定后的主要工作是加强该系统安全性。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5.1支出开发、测试所需设备(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等)总需投入10万元;其中开发和使用的

12、服务器器共两万台,共5万元。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访问服务器等),共3万元。 开发用计算机2台,共1万元。 测试用计算机及其他设备,1万元5.2效益(略)5.3收益/投资比(略)5.4投资回收周期(略)5.5敏感性分析(略)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6.1法律因素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一般都用法律规定组织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4号发布) (修改后的新条例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可知:软件著作权人享有下列各项权利:(一)发表权, 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开发者身份权, 即表明开发者身份的权利以及在其软件上署名的权利;(三)使用权, 即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以复制、展示、发行、修改、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四)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 即许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