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66096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 发挥优势坚定生态经济城市目标 大足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胜地、首批国家5A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对国务院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们结合实际,以“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家园、生态文化、生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确立了把大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城市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率先成为重庆的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基本建成生态经济城市。 生态环境安全稳定。自然山川和生态系统得到良好保护与合理利用,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得到改善,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治理,防灾减灾能力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生

2、态经济发达高效。形成一批基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具有较高经济功能及和谐生态功能的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成为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成为全市生态经济强县。 生态家园舒适优美。城乡结构、布局形态、功能分区协调,各类用地布局合理。交通、供水、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洁、优美,实现城乡绿化、美化和净化,建成一批生态村镇。 生态文化进步繁荣。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消费等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的消费模式,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文明得到确立,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 生态管理先进高效。建立生态产业配套技术体系

3、,建立生态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系统,建立生态产品营销网络体系与物流配送系统,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和宣传教育机制。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10年(19962006)打牢基础,5年(20072011)构建框架,4年(20122015)基本建成。到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400元,单位GDP能耗降至0.72吨标煤/万元,森林覆盖率达40%,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8%;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市保持领先,生态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经济城市形象

4、初步展现。 突出特色全力实施“五大工程”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必须具有强力的经济支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按照“突出特色、重在发展、着眼长远、贵在坚持”的总体思路,全力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把大足打造成为城郊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一是打造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枇杷、笋竹、冬菜调味品、荷莲、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着力发展花卉基地、山坡绿化、环境美化的景观农业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的休闲农业,精心打造荷花山庄、天醉园、邮亭鲫鱼一条街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生态农业园区和农家

5、乐。二是推进集约化经营。大力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在现有36.5%的土地经营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高。坚持走龙头带基地、公司+龙头带农户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采取股份合作、引资嫁接、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科技型、加工型企业。三是推行标准化和新科技运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加快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检验标准的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监管,推广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加强产地环境评价和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强化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品牌认证;大力推广新技术,加强与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

6、交流合作,引进转化科研成果,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户。 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和市里支持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优化工业布局,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严格控制环境污染。近年来,大足将上百家污染项目拒之门外。按照“一控双达标”的要求,采取关、停、并、转等多种形式,确保企业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立足关小促大,全面取缔小电镀、小煤窑、土炼焦,鼓励春兴集团、永荣洗选等“变废为宝”、“零排放”的企业来大足发展。二是做特做优园区经济。科学编制规划,5年内形成50平方公里、产值超500亿的工业园区;

7、构建道路骨架,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全力引进高新科技产业和投资5000万以上、产值上亿元环保型项目;推进循环产业项目实施,努力形成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共生关联,产业间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力促五金产业升级。抓住市里把大足五金产业作为全市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的机遇,建成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西部五金之都”。加快部市合作项目“龙水五金科技城”和五金专业园区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和集团发展,实现传统五金向现代五金转变。今年形成100亿元的“草根”五金产业集群,明年建成100亿级五金市场产业集群,再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100亿级现代五金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发展

8、新兴产业。依托国家“863”太阳能高科技项目,大力发展聚光光伏产业,用5年时间,打造100亿级的太阳能聚光光伏产业集群,把大足建成中国太阳能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区;今年力争建成太阳能聚光光伏工程研发中心和跟踪式光伏产业示范基地,跟踪式平板光伏总装中心和聚光光伏总装中心。 实施“生态旅游”工程。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打好世界遗产、创意文化、美丽乡村“三张牌”,用5年时间,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学习、体验、寄托、会展等达100亿元的大旅游产业,把大足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度假胜地。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用于石刻本体保护;加快建设中国石质文

9、物保护中心;建设石刻数字多维博物馆,运用数字化手段对现有的石刻进行复制保存,这在中国石刻保护史上属首次;千手观音列为国家文物局石窟类保护“一号工程”。二是打造创意产业基地。整合玉龙山、龙水湖和创意产业基地等旅游资源,加速推进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基地,将其打造成集“石刻王国、影视创意、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于一体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三是加大营销力度。精心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巡展,继续办好龙水湖国际露营音乐节和宝顶民俗文化节,展开“天下大足、福满人间”营销攻势;扩大在国内外品牌传媒的宣传力度,参加国际旅游品牌推介会,不断提升大足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开发旅游创意商品,增强旅游活力

10、;进一步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力争美国温德姆集团经营管理的五星级华美达广场酒店2009年底开业运营。 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围绕“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建设,力争将大足建设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和“联合国人居范例城市”。一是优化生态环境。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加大对濑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打造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着力实施“五大森林工程”,构筑大足“两心两轴、两网多核一片”为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确保2011年达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让千年石刻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二是精心规划建设。在规划上要有深意,在建设上要树精品。突出“生活在城区,创业在园区”,县城主要发展文化

11、旅游商贸,使之成为全市唯一无工业的县城;发挥大足山青水秀、生态宜人的优势,建设“一个组团、双核驱动、七星环绕”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宜居城镇群;尊重历史、注重文化,按宋代建筑风貌,编制具有名家风范的城市风貌总体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居住安全、宋风宋韵的高品质住宅小区;积极引导推进具有川东民居建筑文化特色的“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三是完善人居功能。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高标准建设城市广场、南山公园、北山人行步道和迎宾大道,加快商务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和品质;加强城乡管理服务,加快社区(村)公共服

12、务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特别是农村道路、电力、燃气、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围绕提升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形象,把生态文化作为发展产业、壮大经济的灵魂,着力建设“文明大足”,力争2011年建成独具地方特色、在全市有先进水平、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大县。挖掘大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文物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打响生态大足的宣传主题,树立大气魄、唯一性的大足生态文化品牌;坚持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继承和弘扬“坚忍不拔、创新创造”的大足石刻创建精神,展示大足儿女的精气神。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文明先进工作县城”、打造“诚信政府”等系列创

13、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将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用生态文化的手段推介产业、宣传大足,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提升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竞争力和软实力。 强化保障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是一项涵盖领域广、涉及范围大、建设任务重、实施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必须要统筹安排,强化保障,狠抓落实,全民参与。 坚实的硬件保障。抢抓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及国家加大投资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成渝直线高速公路和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大足段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宝(顶)邮(亭)路“一级标美”公路建设,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升级,构建安

14、全、快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玉滩水库、供水中心和排水工程建设进度,加强污水综合处理利用,大力推行喷灌、滴灌、循环用水等节水措施,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快县内电力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有效的资金保障。创新融资思路,坚持以项目融资、以市场融资,积极探索资本动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国家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足经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力争协议引进资金50亿元、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深化国资体制改革,高效运作,做大盘强县“1+5”国资集团公司,构筑投融资平台,确保年内总资产突破30亿元;引进汇丰村镇银行、重庆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用

15、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商业银行、重庆农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担保资金,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更大的信用支持;落实激励政策,建立绿色服务通道,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坚强的组织保障。紧扣“科学发展,福泽大足”这一主题,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踢开自满、保守、畏难、无为这“四块绊脚石”,提升干部高效履职、服务发展的能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每年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经济发达地区挂职、招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拓展“一会制”、“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四走进”、“一线工作法”,健全“用人、用钱、用权、用地”等方面的监督机制,为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干事氛围。 科学的机制保障。把机制建设作为固本之策,通过建立科学、系统、规范、严格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落实。完善竞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差额票决、轮岗交流、末位评价等形式,让“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的干部没有容身之地;完善问责机制,对因疏于管理、监管不力、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果断启动行政问责,并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完善补偿机制,对部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领域的重点工程项目,引导其从事生态产业或给予补偿;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完善环境举报制度,切实增强公众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