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36457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边机调试的方法与步骤 相关搜索:,1、封边机的日常保养、开机前的注意事项和调试设备时的注意事项?答:1每 天交接班必须做清洁,并对设备该加油的地方要加注少量的润滑油(如:前、后 锯的导轨,各调节丝杆、输送带以及其它经常运动的部件)2工作中也应经常保 持设备的清洁卫生,以便保证封边质量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工作时一定要盖 好防护罩,如在工作过程中停电,必须将工件从压轮下取出。4工作时如发生故 障或有异响,应立刻关闭电源,并通知整维修人员,待设备恢复后方可开机。5 开机前一定要检查润滑油、气压、溶胶温度是否达到开机要求。6设备上严禁放 置任何杂物,周边应该保持畅通,以保证操作安全进行。7调试设备

2、时,必须关 闭所有急停开关,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2、进料靠板组件的调节?答:进 料位置可通过转动星形手柄调节丝杆带动进料靠板组件移动来调节。顺时针方向 旋转,进料靠板向立柱方向移动,反之,向外移动(有预铣功能的才能移动,老 机型没有此项功能)。当靠板与输送带不平行时,可通过组件下方的调节丝杆进 行上下、左右调节。 3、送料压轮的调节?答:压轮的高低根据工件的宽窄、长 短、厚度和压轮磨损的程度,通过压轮升降调整杆和数码表来调节,一般以压轮下表面低于工件上表面3mm左右为宜(可以通过数字表看)。压的过松,工件在 封边机上容易位移,影响封边的质量;压的过紧,压轮容易损坏、压梁和立柱变 形较大,长

3、时间使用会造成压梁和立柱变形,影响设备精度;同时也会使减速箱 电机负载较大,造成跳闸停机,严重者损坏设备。4、胶锅中胶量的确定涂胶量 的调节胶锅进出和弹力大小的调节当没有调节好进出和回弹力时容易出现什么 后果回胶孔和胶锅外部的清洁?答:胶锅中的胶必须保持在锅口 lcm以下,但 不能低于锅中的两根加强筋。涂胶量应根据工件的大小、宽窄、和厚薄通过调节 手柄来调节所需的胶量。胶锅的进出可通过胶锅后面的调节丝杆来调节,首先松 开锁紧螺母,再用平口改刀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丝杆,胶锅向后退,反之,胶锅 向前进,调好后锁紧螺母即可。胶锅弹力的大小可通过胶锅后面锁弹簧的螺母来 调节,顺时针方向旋转,弹力增大,反

4、之,弹力减小。胶锅太靠前,易出现工件 撞锅而损坏工件和设备; 前端无胶或有胶但粘结不好; 胶锅太靠后,易出现整个 工件少胶,甚至无胶而粘结不好,造成返修。弹力太大,易造成前端有胶但粘结 不好而后端正常或工件前端倒角的现象,有时也会出现封好后的工件有蜂窝眼现 象。弹力太小,易出现工件上的胶太少,甚至无胶的现象。回胶孔应随时保持畅 通,否则工件的下口会很脏而影响质量,同时,胶也会附在输送带和行程开关上, 造成行程开关误动作而损坏工件和设备。胶锅外部太脏,首先影响外观,若胶锅 上部太脏,又因长期高温而形成积炭后,造成在封工件时胶锅不回而影响封边质 量。 5、侧压轮进出的调节压力的调节压轮进出过大、过

5、小和压力过大、过小将 出现什么现象? 答:侧压轮的进出可通过侧压轮后方的星形手柄来进行调节, 调节时,先松开上方垂直的紧固杆,再通过星形手柄顺时针方向旋转侧压轮 退出;逆时针方向旋转侧压轮前进,一般以在封工件时侧压轮后退 1-3mm 左右为宜,调试好后必须锁紧紧固杆。侧压轮压力通过压力调节阀来调节,压力 一般为。压力过大,易把工件从输送带上顶移位,工件的前端易出现掉角现象, 压力过小,封出的边粘结不好,造成返工。压力的调节还应根据工件的厚薄、长 短、宽窄和封边带的厚薄、宽窄来调节,一般以封出的工件能达到质量要求即可。 压轮太靠前,工件前端也易掉角,同时前锯切不好,到粗、精修和刮刀处,有些 地方

6、修不好边。压轮太靠后,封出的边粘结不好,边带很容易撕掉,甚至工件上 没有封边带。 6、前锯、后锯气压的调节以及气压过大、过小将出现什么现象? 答:前、后锯的气压应根据工件的大小、厚薄、长短来调节。1 前锯的气压通过 三个调节阀共同来完成,一般下压力2-3bar,上压力3-4bar左右。无表的调节 阀为切头下压力安全阀。下压力过大,易出现工件跟不上切锯的速度,造成不能 准确切头;下压力过小,易对工件造成冲击,使工件发生位移,甚至撞坏前锯; 上压力过大易造成前锯气缸、气缸支撑丝杆以及滑座损坏。2 后锯的下压力也通 过调节阀进行调节,一般l-2bar左右。下压力过大,易把工件损伤,下压力过 小,切锯

7、跟不上工件速度,造成不能准确修边;上压力通过后锯气缸上的单向调 节阀进行调节,上压力过大也易造成气缸、气缸支撑丝杆以及滑座损坏,上压力 过小、进料过快时,易出现输送带自动停止(自动保护正常),还可能出现撞坏 后锯的现象(自动保护可能不正常)。 7、粗修刀各调节手柄的作用调节时的注 意事项压轮(平轮)的调节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粗修刀处有两个垂直 的调节手柄。外面的调节手柄调下刀的加工量,里面的调节手柄调上刀的加工量。 粗修刀处还有两个水平的调节手柄,上面的调节手柄调上粗修刀的进出量,下面 的调节手柄调下粗修刀的进出量。上、下粗修刀进出量调节手柄顺时针方向选择 都是退刀,反之都是进刀,如果

8、进刀太多,易造成修边刀与护罩发生碰撞而损坏, 造成设备事故:如果退刀太多,易造成修边刀不能正常修边。上、下压轮(平轮) 的调节力度一般以压轮压住工件时,用手稍微用力能扳动压轮为宜。压力通过拧 动弹簧处的自锁螺母来调节,顺时针方向旋转,压力增大,反之减小。压力过大, 工件前端易损坏,压力过小,不能很好的仿形,修边的效果不好,甚至修不了边。8、精修刀(R刀)各调节手柄的作用压轮(平轮)的调节力度、方法和注意事 项锥度轮(靠轮、仿形轮)的调节力度、进退量以及注意事项? 答:精修刀处 有两个垂直的调节手柄,左边的调节手柄调上R刀的上下加工量,右边的调节手 柄调下R刀的上下加工量。(左进料机型相反)。两

9、个电机尾部各有一个调节手 柄,分别调节所对应 R 刀修出 R 大小的加工量。电机尾部调节手柄顺时针方向选 转都是退R刀封出的边R小,反之,都是进R刀封出的边R大。两者必 须相互配合,才能调出线条流畅、圆滑的R。压轮的调节力度、调节方法、注 意事项与调节粗修刀处压轮的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同。 上、下锥度轮的调 节力度通过电机座上的夹头丝杆进行调节,顺时针方向旋转都是压力增大,反之, 压力减小。调节力度过大,封工件时锥度轮座退回阻力太大,影响修边,甚至在 加工过程中撞坏工件和设备。调节力度过小,封工件时锥度轮(仿形轮)失去仿 形作用,同样影响修边。 上下锥度轮的进出分上下单独进出调节和整体进出调

10、 节两种。上下单独进出可通过锥度轮支撑座来进行。调节时,先松开支撑座调节 紧固手柄,然后将支撑座向前或向后移动,但必须使两个锥度轮很均匀地靠在工 件上,再锁紧紧固手柄,否则将影响修边。整体进出通过滚花手柄调节,逆时针 方向旋转,进给量增大,反之,进给量减小。调进太多,易使工件前端损伤,甚 至损坏设备。调进太少,影响修边。一般以锥度轮能被工件顶回2mm左右为宜, 双面刀应更小。 出 R 刀的工件必须留少量的封边带余量,留给刮刀刮去。余量 太多,工件的后端易出现有一点没有边带。余量太少,刮刀刮不了边带。 9、刮 刀各调节手柄的作用压轮(平轮)的调节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锥度轮(靠轮、 仿形轮)的调节

11、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答:刮刀的调节手柄与R刀的调节手 柄功能相同,调节方法和注意事项也相同。 压轮的调节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 与粗、精修处的调节力度、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同。锥度轮的调节力度与R刀处 的调节力度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刮刀的锥度轮是固定的,不能单独前后移动。 只能通过刮刀座上的滚花手柄,使两个轮整体前后移动。逆时针方向旋转,进给 量增大,反之,进给量减小。调进太多,易使工件损伤,甚至损坏设备。调进太 少,影响刮边。一般以锥度轮能被工件定会顶回2mm左右为宜。10、抛光轮的 调节和注意事项? 答:上抛光轮的调节:用 6mm 内六角扳手松开两个 M8 的丝杆, 用手来移动电机进出到合适的

12、位置。然后通过鱼尾手柄调节电机的上下,顺时针 方向旋转,电机往下移动,反之,电机往上移动。调好后,拧紧 M8 丝杆即可。 电机向下移动太多,工件前端易失去棱角。向上移动太多,抛光效果不好。一般 以抛光轮下表面低于工件上表面 3-5mm 为宜。 上抛光轮的调节:用 6mm 内六角 扳手松开两个 M8 的丝杆,用手来移动电机进出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鱼尾手 柄调节电机的上下,顺时针方向旋转,电机往上移动,反之,电机往下移动。调 好后,拧紧 M8 丝杆即可。电机向下移动太多,工件前端易失去棱角。向上移动 太多,抛光效果不好。一般以抛光轮上表面低于工件下表面 3-5mm 为宜 11、溶 胶温度的调节?答:若要改变设定温度SV,可先按下V键,此时SV处数字 处于可调整状态,再根据需要按下人或V键调整到所需温度。完成设定后,再按 MD 键确认并返回到正常状态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