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36444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聆听那轻轻的敲门声【习惯养成故事】暑期中,孩子在家里厌倦了,便带他走访朋友,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一路上,孩子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不住地问这问那。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朋友的楼下。挽着孩子的小手,一起踏着楼梯,来到了朋友的家门口。我刚准备按门铃,孩子却在门外嚷嚷道:“伯伯,伯伯,快开门!”我皱了皱眉头,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没有礼貌,心中感到阵阵地惭愧。看着孩子的同时,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快,用那童稚的声音问道:“爸爸怎么了?”我觉得短时之内无法向孩子讲清,只是简单地说了声:“以后进入别人家之前要先敲门,而不能随便嚷嚷,这样可是要惊扰别人的呀!”我按门铃之后,朋友开了门,寒暄一阵,便进入了朋友的家。在与

2、朋友聊天之时,孩子四下张望,望着虚掩的房门,他似乎想进去。我的朋友便说:“没事,姐姐在里面呢!”孩子轻轻走到门前,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他抬起小手,在房门上轻轻地敲击着,引得朋友不竟赞许地点点头,冲着我孩子竖着大拇指:“真是个好孩子!”孩子细微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许只是举手投足的小事,父母会在不经意间就能影响并改变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许又是天长日久的大事,需要父母锲而不舍地坚持,付出长年累月的艰辛去塑造。但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们无可回避的责任。用身边的小行为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道德培养途径。【道德教育反思】道德问题是近来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建立道德社会是

3、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在孩子尤其是幼儿的道德教育上,却是每个家长必须坦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利用在孩子身边发生的细微动作,来洞察在孩子身上所折射的社会问题,是每个家长都要承担的社会义务。子女培养的视角,不仅要建立在家庭未来的幸福上,也要兼顾到社会未来的和谐上,做一个有良知的“社会父母”。我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理念,以飨其他家长朋友。一、善于发现,长于诱导,于无形之中架设良好习惯养成的阶梯。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形成于一些细微之处,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尤其是在社会趋于多元的今天,各种思潮的泛起,有时同一件事能引起不同的评价,家长也会对孩子某一习惯

4、举棋不定,到底是令其改还是不改。如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骂了,就抡起了小拳头打了别人,到底该不该?有家长坚持认为,孩子的过于懦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自立,所以无伤大碍的小打是应该的;也有家长认为,孩子的一点不良习性都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甚至有可能长大后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进而走向违法的道路;还有的家长认为,成人不应该去过多干预孩童的世界,让他们自行处理无关紧要的琐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还有很多,关键是看每个家长以怎样的视角去关注和引导在孩子身上发生的“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中要让孩子形成什么样的观念。孩子虽小,但这个年龄段也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作

5、为家长,我们切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孩子的成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以让他们享受在自己成长中的喜悦,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及时制止,以鞭策他们成长而不能走向歧途。二、严于教育,宽于处罚,于信任之中营造良好习惯养成的氛围。与孩子的相处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我的孩子虽然只有六岁,但表现出的逆反心理有时让我感到瞠目结舌。他不敢大张旗鼓地向我叫板,但却在以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如能半天不主动和我说话,遇到困难时首先去咨询妈妈。这种细节的变化表明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懂得了逆反,至少懂得了“谁对我不好,我就不理谁”的幼稚心态。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

6、同时,又要能营造充分信任的氛围,以利于再次有效教育,确实是家长苦于思考的课题。也许有家长会反驳道,对自己的孩子还不是愿意怎么教育都行,直到就范?其实在不同代际的沟通中需要讲求的是艺术,而不是棍棒式的教育。对待孩子的缺点,尤其是不良习惯,应有的态度是严于教育,让孩子从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教育的过程是开化的过程,是孩子认识提高的过程,也是孩子自我反悔的过程。但要宽于处罚,最好在孩子认识到错误后而免于处罚。有些家长喜欢用扫地、洗碗等劳动来“处罚”学生,并美名其曰“在劳动中提高孩子”,其实这种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对劳动产生抵制的情绪,甚至产生误区:劳动并不光荣,而是惩罚的结果。三、擅于示范,施

7、于躬亲,于效仿之中搭建良好习惯养成的平台。“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为人父母,既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做孩子的示范者,做孩子的道德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去为孩子示范,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幼儿阶段,其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但也有其弊端,即模仿的对象不分优劣,模仿的行为良莠不齐,家长则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任何动作都需三思而行。当然,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其模仿的对象已经趋向多样化,此时老师已经成为其最大的模仿者,另外同学、同伴乃至在上下学途中遇到的路人都可能成为模仿对象。让孩子接触多种类型的人群,有利于孩子在观念的碰撞和辨析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但孩子在道德的犹豫和矛盾中,可能首先要把目光转向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成为他们最终的道德效仿对象。父母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实是其他任何社会成员都无可替代的。事实已经证明,教师传授的是知识,但父母传授的却是道德,这一点是毫不夸张,也从一个侧面突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四(7) 王斯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