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363704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根据本年级阶段课标的指导,在体会小村庄消失后的伤感时,我在朗读指导上认为处理得非常巧妙,在和孩子们感受小村庄的命运时,采用让学生谈体会,然后带着自己的“伤心”“悲痛”的体会来读:“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

2、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重读没喘气、五天五夜、咆哮),学生读后一句的方式。读完后让孩子发现重读了哪几个词语?为什么这样读?然后总结出:抓住句子中的词语重音重读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体会作者的情感的朗读方法。从而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之中。让孩子们利用本课教给的阅读方法-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来重音重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然后当孩子们找到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人们的错误行为,为了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我又播放了其他的人么破坏树木带来的泥石流、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等图片,借机让孩子说说: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些什么?或

3、你想对周围的人说些什么?从而激起孩子们强烈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 并非教师所强加的,人文性是隐含着的但效果又是明显的显现出来的.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鲁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编排的,其中有感人至深的关爱动物的文章,有寓意深远的保护植物的动人故事,分别从正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们介绍了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们学习的优秀范本。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最后受到大自然

4、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故事。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它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相信这个略带伤感却又寓意深刻的文章,定会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

5、我指导学生采取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培植起环保的种子,让他们养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丢每一片纸”的好习惯,将会建造出“美好环境”的大厦。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冲走的故事。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及我班实际情况,将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

6、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教学重点: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含意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并体会表达效果。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

7、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老师今天就是和同学们分享故事的,故事的名字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二、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1.出示字词卡片。以闯关的形式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郁郁葱葱 应有尽有 清澈见底 清新甜润 湛蓝 锋利 造犁 裸露 扩大 咆哮 森林 黎明 2.理解词语意思(过渡语)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精彩故事马上开始!三、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课文。2.师:听了这个故事,早先的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美丽!(师相机板书“美丽”)3.

8、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丽?生读第一段(师课件出示段落)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村庄的美,播放森林、河水、天空、空气图片,师生配合读出短语。师:这样的小村庄真是美呀,谁想来美美的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现在的小村庄什么样子?展示图片看到现在的小村庄你的心情怎样?生答师小结:真让人伤心难过了,什么都没有了,美丽的小村庄消失了!(板书“消失”)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轻声朗读二-四自然段师: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了?究竟什么原因让小村庄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课件出示朗读要求)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找出原因的同学请举

9、手生读第二段,课件出示段落师:这段话你也找到了吗?请大家齐读这段话,注意红色的字词,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生齐读指名回答:我读出了村民砍树很随意。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读这段话吗?指导朗读师:除了想盖房,想造犁,村里的人还会想砍树做什么呢?仿造课文里句子,在空白的地方填上合适的词语(出示小练习)家想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指名回答(5-6名学生)师小结: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出示句子)同学们看这个词语“裸露”,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生:没有东西遮盖,露在外面。师相机指导书写“裸”。看着这些裸露的土地

10、,你有什么感受?生说感受,师相机指导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这种现象并没有因为同学们的伤心惋惜而停止,它还在不断的发生着师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北边方队的同学读,中间方队的同学读,南边方队的同学再读透过省略号,你还看到了小村庄的什么变化?生:我还看到小村庄的天空不再湛蓝,河水不再清澈师小结:这些都是大自然向人们发出的警告,可是小村庄的人们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还在不断地砍伐着树木,把那些树木变成了( )课件出示:树木变成了 ,树木变成了 ,树木变成了 ,还有大量的树木 。师相机引导学生回顾排比句及其作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段话。4.

11、学习第四自然段出示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师:一个“还”字你读出来什么?生:勉强、暂时的师相机指导朗读。师:这所谓不错的日子能长久吗?接下来我们看发生了什么?出示段落“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指名读引导理解文中的“没喘气儿”“咆哮”的意思,指导课文朗读。5.学习第五自然段师:灾难降临了,美丽的小村庄消失了,(课件出示段落)“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中的一切指什么?生: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师:面对这样面目全非的小村庄,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生:伤心、难过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五、总结师:小村庄的故事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造成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生:长期乱砍乱伐树木师小结:正是村民长期过度砍伐树木造成了小村庄的灾难。(板书“过度砍伐”)六、拓展延伸师:如果小村庄还有幸存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指多名学生回答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多很好,为了不让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七、作业请你请你设计一句公益环保广告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