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萍《奇效舌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5820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景萍《奇效舌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张景萍《奇效舌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张景萍《奇效舌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张景萍《奇效舌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张景萍《奇效舌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景萍《奇效舌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景萍《奇效舌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景萍奇效舌诊之舌诊概论主讲人:张景萍文字校对:李芳祥大家下午好。其实很早就想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李老师 的舌诊 理论。但是因为一些琐事就耽误到现在,但是我并没 有把这个事情 放下来,(它)一直在我的心里。今天是大考(高考)的日子。因为我们家也有一个在今天大考,明年还 有一 个要参加大考。选的这个比较特殊的日子,也希望孩子 们能考出好 成绩!我打算近段时间不定期的利用下午三四点左右的时间,因为我的 时间很难定,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没有办法固定一个时间, 其实开始我是想着早上起床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但 是每天早上自己都忙得像打仗一样,大家可能早上也挺忙的,所以 后来想想我觉得下

2、午这个时间应该还是可以的吧。接下来分享我的老师-李芳祥老师的舌诊其中的舌形篇的内容。李老师是李氏奇效医学的创始人。在中医舌诊 和中药 运用方面均有独特的建树,他创立了李氏舌诊一一具有简明直观、 易懂、易学、易掌握、学而即用的特点。当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有针对性的去保养自己的身体。一个好的身体不单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的 家人负责。李老师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现在社会上许多开舌诊培训班的有 很多都是李老师曾经的学生,在这里我们非常有幸能够遇到当代舌 诊界的标杆李芳祥老师。李老师也在我们 群里,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李老师的这个课程也多谢李老师的支持和 肯定。接下来呢,跟大家分享的舌诊课程也

3、是以老 师的著作为教 材,分享的图片和案例都是来自李氏奇效,都 是李老师的素材,只 是希望给大家带来简单实用的方法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其实有很多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舌诊呢?难经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 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一些古代的著 作里面,很早很早,大概在殷商时期就有关于舌诊的理论记 载。但是古代传统的舌诊没有那么全面。像传统的舌诊只要是“薄白苔,淡红舌”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正常舌,他没有涉及 到舌形、还有舌纹、舌络,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在这方面李老师是功不可没的。张仲景的伤寒论上也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望、闻、问

4、、切,四诊之中以望为首。史介 生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古人把我们的舌头称为“金 镜”,金 镜录序文里面也说:“诊断之道,欲知其内者,当观乎外,诊察 于外者,斯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古人谓“望而知之谓 之神”者,非指望其面色而已,凡舌苔、毛发、筋骨、齿甲之类, 俱包括于“望”字之中,但望色不 及验舌。傅松元舌胎统志序:“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于 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 络系于舌旁, 肝肾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藏之主;胃为水 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藏赖以灌溉,是以藏府有病,必 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府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无

5、论外感内伤,以察舌为最有凭。”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经络和舌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且 舌是不 会被化妆或整容等其他的一些手段所改变。清代杨云 峰临证验舌 法有云:“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 主,其气通于此,其 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 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 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 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 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 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以上等等都是前人对舌诊的一些总结。那么像舌他特别的直 观。他 可以说是一个外露的脏器,像把脉的话,我们

6、一般起码要几分钟是 吧,但是舌头呢,一伸出来就可以看得到,而且脉隔着皮(肤)但是舌头呢,他没有遮盖的皮肤。所以非常的直观明了。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 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我们看一下这个图,这个图也是李老师的教材里的图。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肝者,筋之合也,筋 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 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足太阴之 正,贯舌中。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 别入结于舌本。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可见我们的各个脏器和舌都会直接和

7、间接的联系,所以舌是能反 应我们五脏六腑的各种状况。如果是有病的话或者是有异常情况, 都会在舌头上面很直观的反映出来。舌头就像 是一面镜子,全方位 地反映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 血阴阳的盛衰变化。舌诊就是通过对舌形、舌质、舌苔、舌络、舌纹的观察来确定疾病 的部位,性质及其(确定)治疗方法。舌诊适用的范 围是非常之广 的。不管是有基础的还是没基础的,不管是学医的还是我们平民百 姓。其实只要一学就会,而且马上就能用的上,这里真的非常要感 谢李老师。脉呢,我们见得多的其实还是把脉,但是脉隔皮而舌无皮也。寒脉 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 尤为昭著。舌诊的诊法是最迅

8、速、效率最高,而且信息是最全面的,是其他的 诊断方式难以代替的一种检查方法。不管身体有什么 样的症状,望 一望你的舌头就知道了。哪怕你已经整了容,或者化了妆。都不会 隐藏,也没有办法隐藏,一眼就看得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舌脉是相应的。所谓“有其脉,便 有其舌”,脉分左右舌也分左右。我们舌正中沟可以分左右,她也是左以 候左,右以候右。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寸为 上焦心肺、关为中 焦脾胃肝胆,尺为下焦肾和命门。舌也一样也分为前中后三部。舌 前为心肺、舌中为肝胆脾胃,舌后为下焦肾这个图看一下,如果舌中凹陷,他的关脉必虚,哪里虚了,如果舌中凹陷的话。中,不是关脉嘛是吧?关脉 虚了就 是肝胆脾胃那里虚了是吧,如果舌根凹陷,尺脉必沉;舌尖高凸,脉必上越;两侧高凸,脉必 见弦;舌苔厚腻,脉必见滑。就是这一些舌脉他是相应 的。我们记 一下老师的这句话,他说:“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今天呢,因为时间关系就分享这么多。以后不定期的,一个 星期总 会有那么三次左右,会在群里分享,也希望大家有更好的知识拿出 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我们不仅望舌掌握了自己的症状,也要知道对应这些症状的 解决办 法,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去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 休息,就是安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 有质量,好吧,谢谢 谢谢大家的聆听、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