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355679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偷懒”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布置完训练任务学生开始练习后,总会有部分学生不按照要求完成训练任务,他们要么“应付差事”;要么“偷工减料”,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习惯性称之为“偷懒”。而学生出现“偷懒”原因多种多样,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把“偷懒”的学生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兴趣,有厌学的现象。2、学生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3、学生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责任心差,集体主义观念不强。4、体育教学同其他课程一样,也有后进生。5、学生存在有自卑心理。6、学生惰性心理导致“从众”现象。二、出现以上这些实际

2、问题时,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应把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建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另外,应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上应出台更多的制度和方法支持体育的开展。(2)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掌握体育技能的前提条件。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

3、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对体育教学上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前,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体育教学按层分组,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他们各自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为了掌握一种体育健身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3)上好第一节“引导课”。很多教师往往不是很重视“引导课”的作用,其实“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引导课”会给以后的体育教学带

4、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将一些组织纪律问题强调在前面,如队列常规、出勤管理制度、运动服装规定、器材收发规定等等,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有个比较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教学管理。(4)加强平时的管理。为了把“引导课”上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必须将工夫花在平时的管理上。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纪现象如无故迟到、旷课、练习不认真者,应严肃、认真处理。但是,教师尽量避免以惩罚作为法宝,不能动辄就罚,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他为全体学生着想的,是善意的。应从动机的激励入手,多鼓动大家的情绪,多运用表扬。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

5、合作的集体练习,对自私自利者,可尝试让其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但也应以惩罚为辅,说服教育为主,如有屡教不改者可采用予以隔离和单独教育等。2、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1)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进行体育锻炼,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为什么做”、“怎样做”与分析自己“做得如何”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使学生把体育锻炼当作为一种习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反复培养,经常督促和检查,逐渐形成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3、体育

6、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观念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正确的观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较现实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世界冠军、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及残疾运动员等从困境、逆境中奋斗、磨练,最后取得成功的感人事迹,以此引起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机,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形成正确的观念,使学生学习榜样的行动落到实处,逐步培养起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2)抓住时机正确诱导,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学生感到最困难、心理防线最脆弱、意志力开始动摇的关键时刻,给学生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上的大力支持,引

7、导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最有效的阶段。如在长跑练习中,当学生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特别是出现“极点”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运用语言法,如“坚持就是胜利”、“你有能力完成”、“老师和同学在为你加油”等等诱导他们,使他们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自我,激发潜力,逐步建立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为顽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3)加强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学习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同学间互相鼓励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更胜于教师鼓励产生的效果。如:在比赛前先让学生准备几分钟,在准备过程中,同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会相互学习,相

8、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好帮差、共同提高的学习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成员就会互相呐喊助威,这种同学间的相互信赖,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营造了一种适宜他们练习的优良环境,让这些学生放开手脚,精神振奋,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大胆的进行练习,一方面既有效的完成了练习;另一方面又培养了自己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4、“后进生”“后进”的主要原因是:教者另眼看待。针对“后进生”应对的方法是:(1)教者(一般是教师)应与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消除对教师的恐惧,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是关心的,并不因为他们是“后进生”而受冷落。因此,他们不再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上课时

9、,就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动作,教师再及时纠正其不规范动作,练习效果就会逐渐变好。(2)树立成功的自信。在“后进生”当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致使不能认真去练习。如:在教学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的原地起跳背弓过杆动作练习时,教师示范完毕,许多同学都不敢尝试。这时某“后进生”举了手,我立即给了他一次尝试的机会,示范前我向他交代了几点,又用充满信任的眼光对他点了点头,示范完第一次,动作较连贯,只是背弓动作还不够,没有“背弓”过程,我及时向他说明情况,并给予鼓励,让他再次进行示范。听了我的一番话,该生想了想便又开始示范。“起跳-过杆-落垫”一套干净利落的动作,赢得了同学

10、们一片赞许的掌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后进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也为其他同学做了榜样。(3)培养主动参与练习的意识。如:教师在请学生进行示范时,一般都会请中上水平的学生示范,这样较省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完全暴露出学生的一些错误动作,而请“后进生”进行示范,对他们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其一,无论效果如何,他们都会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并没有把他们搁在一边被遗忘;其二他们会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光荣;其三,示范时的一些错误动作,经过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纠正,也会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再也不会感到自卑和感到孤独。当然以上办法都是要把握好分寸的,不然会适得其反。5、改变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是:(1)正确地自我评

11、价,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已的优点,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已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有缺点。(2)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要在班级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那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善、老师的信任、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强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宽要求,以避免他们再受心理创伤。(3)及时肯定,多加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加以鼓励,一起分析原因,克服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在学习中取得了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让他们把“习惯与同学比较”转换为“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使其经常看到自已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的自卑心理只不过是在体育活动中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恢复了心理平衡,自卑心理就可以克服和消除。总之,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观察、多了解,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训练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