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35525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安徽江苏农业科技园区相关.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嘉兴农业科技园区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南湖区七星镇,是科技部等六部委于2001年9月批准的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园区建设近6年来,南湖区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要求和园区总体规划,依托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重点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研发、集成创新,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5万亩,包括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高

2、新科技孵化园、农业对外招商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四大功能区块。建立精品蔬菜、名特瓜果、优质畜禽、特种水产、名特水果花卉、渔菜共生、优质粮油、高产桑茧、休闲农业等9个中心示范区,面积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覆盖南湖区农村地区。重点抓好种子种苗产业、绿色农产品产业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相关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六大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种子种苗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休闲观光业等五大产业,加快发展十大特色农产品。园区拥有52个注册农产品品牌,其中浙江省著名商标1个,嘉兴市著名商标10个,嘉兴市名牌5个。2003年,园区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科技孵化

3、器,首批入园孵化科技型企业21家。2006年,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已由2001年初的27家发展到41家。园区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5项;省科技厅科技攻关、招标、成果转化以及省农业、林业、渔业厅(局)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省级科技研发示范项目28项;嘉兴市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53项;区级项目50项;联合创办科技型企业2个;获省科技成果奖4项、省农业丰收奖4项,市科技成果奖12项、市农业丰收奖75项;获得各种专利14项。2004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于“粮食生产先进区”。下一步,南湖区将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和

4、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丝绸之府”,享有“江东一大都会”的美誉,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总面积425.83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7个街道,69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其中农村人口数14.68万人;耕地总面积33.4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9.98万亩。辖区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黑陶、竹刻等传统特色产品长销不衰,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粽子更是闻名全国。 2008年,南湖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主线,围绕绿色畜禽、特种水产、名优水果、高效蔬菜和优质粮油等五大产业

5、集群建设,扎实推进土地集约、万元千斤、产业优化、龙头带动、循环利用、富民强村等六大惠农工程,实现农业总产值29.5亿元,比上年增加15%;农民人均纯收入11516元,比上年增长13%。 绿色畜禽实现产值18.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8%。全年生猪出栏数133.6万头,家禽出栏数536.5万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之一。特种水产养殖总面积2.19万亩,总产量2.5万吨,实现产值3.8亿元。外塘甲鱼养殖面积持续扩大,白玉蜗牛养殖形势喜人。潜福蜗牛产销量占全国白玉蜗牛总量的70%,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玉蜗牛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名优水果发展势头强劲,种植面积3.67万亩,实现产值

6、1.7亿元。通过产品推介会、举办“江南葡萄文化节”和“凤桥桃花节”等举措,品牌的名气也随之向外扩展,销售半径扩大,“凤桥”水蜜桃进入上海等周边地区,“江南”葡萄进入中南海。蔬菜种植面积18.2万亩,设施大棚瓜菜种植面积2.6万亩次,平均亩产值9600元。大棚生姜“万元千斤”种植模式,实现平均亩产嫩姜1340公斤,亩产值近1.7万元。优质粮油实现面积产量双增,粮食总产量达到14.5万吨。 大力实施农村绿化美化项目,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绿化造林3330亩,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5个、省级绿化示范村4个和兴林富民示范村2个,市级绿色小城镇1个。强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牧业小区2个,农业生态功能进

7、一步加强,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具有浓郁江南平原水乡特色的生态环境。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凸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南湖农业信息网成功上线,拓宽了为农服务平台。2008年度先后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全省农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农业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暨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先进单位”。 在南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南湖人正以满怀的激情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嘉兴(秀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

8、浙江省嘉兴是秀城区,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交界处的杭嘉湖水网平原。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 9个中心示范区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两年多来,按照“突出核心,示范全区,整体推进,辐射周边”的要求,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核心区基本建成,中心示范区建设整体推进,绿色农产品行动全面实施,外向型农业迈出新步,各项建设指标基本达到预定目标。200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1%。农村经济总收入134.0.1亿元,比上年增23.7%,其中:农业收入17.45亿元,比上年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6142元,比上年增长12.29%。核心区建设

9、位于七星镇320国道两侧的核心区(1.5万亩),以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为重点,包括四个功能区块:一是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有智能化温室1公顷,中档温室2公顷、种苗生产全自动流水线一条(年生产能力6000万株)、生物实验室350平方米,冷库540平方米,大棚设施300亩。开发的机制栽培技术、节水浇灌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农业高科技术孵化园。建成占地22亩的粮油种子处理中心,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种子全程机械加工流水线,日精选加工种子24吨。建成大棚设施区500亩,多功能仓库2600平方米,智能化温室3000平方米,科技大楼926及路、渠、林配套工程。三是农业对外招商开发园。已引进珊蒂妮(台湾)、崇

10、佑芳邻(日本)、美嘉园(美国)、汉枫(加拿大)和农业高科(日本)等外商投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1555万美元;引进绿嘉园、潜福、田龙生物、景天绿艺等内资投资企业7家,投资额17380万元。四是绿色农产品产业园。以蔬菜、雪菜、鲜食大豆、鲜玉米已全面实施无公害生产,严格按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联系方法浙江嘉兴(秀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网址:浙江嘉兴(秀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宿城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秀城区经济贸易局)秀城区招商服务局秀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嘉兴市秀城区绿化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于二一年九月三日批准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第一

11、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园区建设由常熟市人民政府承担,技术依托单位是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常熟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成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省科技厅李奇副厅长一行考察吴江、常熟农业科技工作发布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 386 【字体调整:大 中 小】4月15日,省科技厅李奇副厅长、农村

12、科技处陈洪强处长一行赴吴江、常熟考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苏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李奇一行先后在吴江考察了太湖绿洲现代农业科技园及苏州市农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常熟考察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情况。 在苏州农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李奇一行详细询问了企业产品研发与销售、人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等情况,在充分肯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取得良好业绩的基础上,对企业今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在位于太湖之滨的太湖绿洲现代农业科技园,李奇一行实地考察了现场,询问了建园情况,对园区下一步的建设提出了建议,要求园区一定要加强科技创新与集成,努力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

13、出示范。近年来,吴江农业科技惠民工程成果丰硕,在该市科技局的积极组织下,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和社会发展攻关,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苏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的“安全高效罗氏沼虾新型饲料的研制”项目列入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今年,将重点集中在加强技术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扎实做好吴江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后,李奇一行在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考察了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沙家浜水产便利店、碧溪新区蔬菜分店、曹家桥蔬菜便利店、沙家浜现代农业(特种水产)科技园、董浜现代农业(节水灌溉

14、)科技园及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常熟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及镇域农业科技园的建设、运作、管理情况,并对前期的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下一步的建设中拓宽服务内容,创新运作模式,规范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平台,把常熟园区建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特色、技术特色的代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水平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近日,常熟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正式确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江苏省内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请听常广记者李啸发回的录音报道: 走进位于大义小山村的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创新中心,一个占地达10亩的玻璃温室一下子吸引了记者视线。市农科所蔬菜园艺室主任唐政辉告诉记者

15、,这个热带植物温室从去年10月份开始建设以来,已总计投入了500多万,引进了50多个品种。为了保证这些热带植物在常熟的正常生长,这个温室采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唐政辉录音出:按照我们常熟的气候条件,还有这些植物的特性,大棚的温度一般都控制在15度以上30度以下。像严冬我们就采取过锅炉加温,通过大棚里的热交换器,吹热风,保持在15度以上,来适应这些植物的正常生理需要。录音止 据了解,这个热带植物温室建成后将主要用于科普,建设成为常熟的农业科普观光园区,为常熟市民、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旅游的地方。 除了科普用途,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创新中心的主要作用是科研。这里建有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常

16、熟分中心、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科研基地、江苏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稻所常熟试验基地等一系列科研单位。市农科所副所长陈金龙:录音出:常熟市农科所科研基地作为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创新中心经过一年来的建设,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已建成投运。2010年通过省级审定新品种组合三个。今后要在现有科研平台上加大创新力度,把创新中心建成集科研、科普、示范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科研基地,成为展示常熟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录音止常熟园区是科技部发文批准的3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江苏唯一的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规划面积66.66万亩,其中核心区1.16万亩,示范区15.5万亩,辐射区50万亩,覆盖常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