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34916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十年 过程就是一种收获民勤县东关小学 杨玉梅 回顾十年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我们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十年中,我们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

2、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可以说:课改十年,过程就是一种收获。 一、学习理念 探索规律 十年来,我们努力探索,认真思考,大胆实践,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从2000年开始,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系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学习,逐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关系。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我们仍然注重学生掌握

3、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的,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二、立足课堂 深化课改 1.

4、建立适合课改的教学方式 (1)备课。备课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人文教育的目标,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 (2)上课。努力将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情境化教学。新课程的情境创设已不是课始、课终的调味品,而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味品,“主题图”是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开展和演绎“主题图”情境。我们在实验中总结出解决的办法是:一是“主题图”编个故事。方法有:以童话为载体编故事,如教学观察物体,王丽华老师编了小狗奇奇

5、过生日的故事来进行有序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取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构造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算法多样化不等于算法全面化。优化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算法简便、创新是算法思维最简捷的,算法创新的这种方法要鼓励,但不需要人人掌握。 (3)作业。一是活动式作业,北师大教材有许多活动练习题,包括说和动手的两种,这种作业要融于课堂教学。二是需要培养学生书写习惯,作业要求做在作业本上。三是不便抄写的题,

6、直接做在课本上,但老师一定要批改。 (4)考试。一是改变试卷卷面的冷面孔。试卷出现一些关心鼓励性的语言。如:“你会说,你会算,计算要认真,认真分辨”等等,一些温馨的语言提示,给学生以自信。二是试卷的内容体现重基础、重思维、重能力、保证及格率。 2.建立适合课改的学习方式 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如课前学生能主动进行预习,课堂上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建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从

7、事教学操作实践的机会,以及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材料。例如”长方体的认识“,让学生准备材料,课堂上学生去观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建立“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首先明确合作的要求,第二交流之后,让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建立“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不同人会提出不一样的问题。 三、开展教研 引领成长1、加强课题研究(1)课题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载体,课题研究是锻炼教师队伍的摇篮。我们学校数学组开展的课题研究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部级课题子课题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8、力于2009年11月顺利结题。2011年5月,我校又申报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基本标准的试点。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实验资料的积累,实验数据的分析,还要加强课例分析,问题反思研究,及时总结,逐渐上升为理论,形成一定的模式,准备到嘉峪关实验。(2)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学生方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深入生活实际中去,让其亲身经历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的更加有滋有味。教师方面,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换经验

9、,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实验研究课,观摩课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2、培训观摩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培训等。为了让教师了解各地、各校的课改经验,观摩到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我校在经费、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抓住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研讨。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市内新课程学习、培训、研讨近200多人次,组织教师走出市外参加培训100多人次。先后观摩了吴正宪、徐斌、华应龙等名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吴正宪等特级教师的讲座。在创设外出培训机会的同时,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向同教研组老师汇报听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反思性

10、建议,共同提高教研水平。这些举措对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我校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在使用新教材中,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1、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知识点的系统性不强,复习巩固不到位,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2、现行使用的教材中,课题大都以生活现象为标题,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导入课程学习很有趣味性,但不利于高年级学生解读教材,是否可做副标题,如购物小票小数加减法,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学生解读教材。 3、在传授概念性知识时,教材的指导性不强,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教材的弹性太大,过于高估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当然,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验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只要我们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积极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让我们和新课改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