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34903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区招商服务手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二0一一年九月目录 第一部分珲春及合作区概况1第二部分现行优惠政策3第三部分合作区产业导向5第四部分投资项目洽谈6第五部分办事指南7第六部分制度保障7第七部分珲春口岸基本情况10第八部分周边国家及地区资源和港口11第九部分珲春航线基本情况15第十部分社交礼仪17第十一部分谈判及签约22 第一部分珲春及合作区概况一、珲春概况 珲春地处吉林省东部,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处在东经130o0321至130o1833,北纬42o2520至43o3018之间。政区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边境线全长246公里;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咸镜北道相邻,边

2、境线全长139.5公里;北部以老爷岭为界与汪清县毗连,西北角与图们市相连,东北与黑龙江省东宁市相邻。珲春市是我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位于图们江下游。与俄罗斯陆路接壤,与朝鲜临江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珲春独特地理位置的魅力所在,“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是对珲春的真实写照。由于珲春市处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也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珲春市气候属中纬度、中温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因西部、北部有高山作天然屏障,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322小时,历年平均气温为5.65,无霜期为140-160天,秋霜多在9月下旬出

3、现,平均降水量为617.9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6M/S。由于靠近日本海,所以冬夏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主要特点是: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 8月份平均气温21.2 ,是盛夏避暑之胜地。珲春市幅员面积5,14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25.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人,聚居着汉、朝、满、回、蒙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51.1%,朝鲜族占39.6%,满族占9%,其他民族占0.3%。珲春依山傍海,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泡塘遍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8.1mm,年降水总量为34.6亿m3。全境多年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8亿m3。经评价鉴定的天然饮用矿泉水3处,均为含锶的偏硅

4、酸矿泉水。珲春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珲春河干流,距珲春市区约30公里,坝址区位于珲春市哈达门乡老龙口村。这项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08 km2,占珲春河流域面积的76%。工程可使珲春市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每年可向珲春市提供2.83亿m3生活和工业用水;可实现自流灌溉15.13万亩;每年可发电519.9万度,发电用水还能保证流经市区的珲春河不小于93.37 m3/秒的流量,极大地改善珲春市的自然环境;15.23 km2的水面和枢纽景点可为珲春市的边境旅游、民族风情游增添新的自然景观。珲春市自然资源非

5、常丰富。境内有珲春、春化、敬信等几个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储量778亿吨,远景储量12亿吨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全市森林覆盖率为84.54,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128万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2条,水资源总量20.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全市土特产资源1,000多种,盛产人参、鹿茸、蜂蜜、哈什蚂等名贵滋补药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产品。珲春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35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17种。已查明储量的矿产14种。珲春市煤炭资源煤层地层分布面积460km2,含煤80余层,矿产总量预测为8.5亿吨,探明储量7.74亿吨,保有储量5.9亿吨。境

6、内有珲春、春化、敬信等几个沉煤盆地,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煤种主要以长焰煤、褐煤为主,平均发热量12.5焦耳/公斤,可用作电力、化工、气化、炼油、民用和动力用煤。黄金预测储量120吨,已探明黄金储量65吨,已发现大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3处。大型矿床为小西南岔金铜矿床,黄松甸子、杨金沟、草坪、曙光等矿床也含有丰富的储量。铜探明储量12万吨,保有储量10万吨,矿床矿点20个,中型矿床1个,主要位于珲春金铜矿床。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利用珲春丰富的金铜矿资源以及周边国家资源,建设了矿山开采和金铜冶炼厂,年产黄金1吨,铜4000吨。小型铁矿区1处,位于哈达门青龙山,资源储量54.7万吨。大型钨矿床1处,

7、小型钨矿床2处,分别位于杨金沟、五道沟、六道沟。初步探明钨金属储量11.4万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电力资源以大唐珲春发电厂为主。目前,总装机容量66万千瓦,除满足延边地区供电负荷外,还向辽宁电网、华北电网输送部分电量,同时还肩负着向珲春市区集中供热的重任。大唐珲春发电厂三期扩建两台60万千瓦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珲春市是长白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具有多元立体垂直分布的特征。全市拥有林地面积434957.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4.54%,木材蓄积量4553.7万立方米。年度采伐量1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落叶松、水曲柳、椴木、柞木、桦木等。其中优质大径阔叶材比重

8、较大,柞木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6.6%,为生产地板块等林产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珲春下辖4个街道、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含出口加工城市区、中俄互市贸易区)。珲春在全省高等教育率建立城市数字人管理系统,城市品位不数提升,目前正在向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双拥模范城的“五城同创”目标迈进。其中,国家级森林城市已获批。珲春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其他地区及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外籍人员来珲定居。正在建设的珲春生态新城,规划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1500亿元,将建成集优美的自然生态、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先进的环保体系、智能的城市设施、完善

9、的生活配套、和谐的人文环境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城区。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概况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行政区划面积7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1.77平方公里。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国务院在合作区内先后批设了珲春出口加工区和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合作区实行“三区合一”管理模式。2007年7月,珲春俄罗斯工业园奠基。2007年11月和2008年年初,吉林省政府又在合作区内分别批设了吉林省日本、韩国工业园和吉港工业园。目前,合作区形成了集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俄罗斯工业园和吉港工业园“三区四园”于

10、一体的全新开发开放格局,正努力打造成为珲春特殊经济区的核心区,长吉图区域内跨境经济合作的先行区、经济增长的引领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科学发展的模范区。建区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合作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已形成“四纵四横”的主干道交通网络,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期的2.28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5.6平方公里,今年合作区将启动新一轮10平方公里扩区工程,拉大发展框架,为新一轮大开发奠定基础。投资3000多万元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四年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区容区貌整洁一新。兴建了标准工业厂房、海关监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保税仓库、边贸市场

11、、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能够为入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较为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工业总产值80亿元、财政收入2.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7.2倍、7倍、5倍、15.3倍、4.8倍。截至目前,区内注册企业290户,已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48户外资企业在此汇聚,成功引进了中国500强企业紫金矿业集团公司、韩国特来株式会社、日本小岛衣料株式会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珲春出口加工区是全国15个首批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规划面积2.44平方公里,200

12、1年5月31日正式封闭运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求的不断提高,出口加工区的功能优势日益显现,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09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5.3%。2010年实现进出口额2.18亿美元,是2005年的49.6倍,区内企业由2005年的17户发展到现在的51户。“十一五”期间,出口加工区累计实现进出口额5.68亿美元。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占地面积9.6公顷,2001年12月试运营,2005年6月正式运营。“十一五”期间,互市贸易上升势头十分明显。2009年实现对俄出口额3.2亿美元,占吉林省对俄出口额的82.

13、5%。2010年实现俄罗斯边民入区8.5万人次,同比增长39.34%,是2005年的5.6倍;实现对俄出口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十一五”期间,互市贸易区累计实现俄罗斯边民入区27.8万人次,对俄出口11.1亿美元,互市贸易货物交易量约16万吨。第二部分现行优惠政策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投资的项目,除享受国家赋予的行业相关优惠政策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口加工区、边境互市贸易区等相关优惠政策外,在“十二五”期间还享受合作区制定的如下优惠政策:一、税收政策第一条 对入驻合作区的企业上缴所得税中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加工类企业前两年全部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年营业额1000

14、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非加工类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减半返还。第二条 加工类项目在建设期间所发生的建筑安装营业税,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全额补贴给企业专项用于该项目的二次配套。第三条 对在合作区注册企业总部,设立决策中心、财务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会展中心,且在合作区结算的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州赋予的优惠政策外,前五年给予所得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50%返还政策。二、扶持政策第四条 对入驻合作区的加工类企业,在建设期间,免征合作区本级权限范围行政性收费,减半征收经营性收费(不含水、电、气费等)。第五条 对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或获得国际和国家发明专

15、利授权且实施后产+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有拉动作用,一次性给予10万元50万元补贴。三、奖励政策第六条 对“十二五”期间投资建设且注册经营期10年以上的项目,根据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社会影响力及经济拉动作用等,在项目投产或达产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投资奖励:(一)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含1000万元,不含2000万元,下同)或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6000万元的项目,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二)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0万元3000万元或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9000万元的项目,一次性奖励20万元30万元。(三)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或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1.5亿元的项目,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0万元。(四)对固定资产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