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34329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专题十五: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 / 目录1城市化的理论综述和一般规律11.1城市化理论的发展11.2城市化经典理论概述11)西方城市化发展理论与研究12)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51.3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轨迹和主要特征61)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62)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73)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72日本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与借鉴82.1日本城市人口定义82.2日本经济水平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81)日本全国层面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82)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93)都道府县经济与城镇化发展114)日本城镇化发展特征152.3国土规划对日本城镇化的影响161)战后恢复阶段国土规划162

2、)“一全综”时期的国土规划(19621969年)163)“二全综”时期的国土规划(19691976年)174)“三全综”时期的国土规划(19771987年)185)“四全综”时期的国土规划(19871998年)196)“五全综”时期的国土规划(19871998年)212.4结语213英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与借鉴223.1英国近代城镇化的历史进程221)第一阶段:17601801年222)第二阶段:18011851年223)第三阶段:185l1881年233.2英国近代城镇化的主要动力231)英国的农业革命232)英国的商业革命243)英国的工业革命243.3英国近代城镇化的发展特征261)英国城

3、镇化由一组因素所推动,但工业革命起着主导性作用262)英国城镇化是一个“激进式推进”的过程263)英国早期城镇化以“自由放任”为基本特征,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274)英国政府的干预与调节对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273.4英国近代城镇化的经验总结281)英国城镇化是以发展轻工业为先导,进而带动能源、工矿、交通工业的发展,加速城镇化的进程28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的模式影响巨大293)英国城市的主体人口主要依赖于外地移民294)英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是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293.5英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301)资源、市场与产业结构是英国城镇化的前提302)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镇

4、化的关键313)形成“推一拉”机制,促进人口合理、良性流动是当前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着力314)重视“梯级移民”,加强中心城镇建设31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城镇化社会成本的重要途径316)针对问题适时制定并实施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法律和政策体系323.6结语324美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与借鉴334.1美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331)城镇化酝酿时期(1690 年-1830 年)332)城镇化开始、加速与初步完成时期(1830年-1920 年)343)城镇化的新阶段郊区化时期( 1920 年至今)354.2美国城镇化的特征与经验借鉴371)自发发展为主,很少行政干预372)产业经济是基础,交

5、通因素是关键373)城镇化的农耕传统较少384)移民增量与人口自由流动是重要的人口支撑385)都市区局部极化的同时总体均衡发展396)以城市群发展为主体,面对城市蔓延采取增长管理等政策干预手段394.3结语401 城市化的理论综述和一般规律1.1 城市化理论的发展从1858年马克思提出“乡村城市化”的概念至今,城市化理论已有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史,城市化的理论在不断延伸扩充,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剖析。总体来看,西方城市化研究理论非常丰富,二元经济模型在城市化研究的早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模型被不断的改进;在城市化的空间机制方面,“增长极”理论、“

6、扩散极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占据了主流;1960年代以后的集体消费论、资本积累论、世界城市体系理论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为主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风靡一时;此外,基于实证研究总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与基于分工的新兴古典城市化模型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城市化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关于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集聚经济理论和以中心地理论、位序数量分布、位序规模分布和首位度为主的城市体系理论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城市化研究成果。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基本上是在工业化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二战结束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相似的过程,只是不同时空上的重复而已。然而随着深入

7、的研究,这种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也因为其政治经济特征等的影响,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并未获得相应速度的发展,出现了不足城市化、反城市化过程。特别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与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实践相对应,国外学者都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变化,并对此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国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城市化过程与其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2)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3)中国城市化与西方城市化理论之间的差异;(4)中国政府的作用;(5)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与

8、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丰富成果相比,我国城市化研究起步较晚,且较注重实践,理论性成果较少,但实用性较强。改革开放后最先占据中国城市化研究核心的是“关于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近年来关于城市化的研究趋势正在从城市化技术方面转向对其体制的、制度的研究转变。因此,关于城市化制度研究、城市化的涵、城市化的过程等产生了大量成果。解释性分析主宰了早期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统计数据的日渐丰富和统计手段的改进,近年来定量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然缺少系统的框架和分析平台,尤其是在政策和制度分析与空间分析的结合方面。进入21世纪,城市化研究的围更加宽广,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也越来越强,在城市化转型方面的研究

9、正在成为当前的热点。1.2 城市化经典理论概述1)西方城市化发展理论与研究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模式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西方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起始于“二元结构”概念。理论上而言, 二元结构的概念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贝克(Baker) 提出, 而后希金思(Higgins) 、赫希曼( Hirschman )、缪尔达尔( Myrdral) 从技术部门,地域结构和政策效应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探索。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易斯(Lewis) 在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试图解决一种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问题,随后拉尼斯和费景汉以与托达罗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改进。此外,集聚理论、新马克思主义“中

10、心边缘”式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演进”理论对城市化的发生机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实践领域,霍华德提出了一种城乡一体化的田园模式,麦吉在对东南亚城市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了所谓“Desakota”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地理学领域,中心地理论、位序数量分布、城市首位度和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等理论为研究城市化的区域空间结构提供了理论源泉。 二元经济城市化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易斯(Lewis,Willam Arthur,19151991)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劳动力无限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后来由于拉尼斯(Ranis,Gustav,1929)和费景汉(Fei,Joh

11、nC.H.,19231996)等学者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质疑,从而形成了“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这一理论中,值得注意的是“易斯拐点”。“易斯拐点”是指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为主要特征的“初始阶段”与劳动力和资本开始共同分配增长利益的阶段交接的交点。与“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有学者认为,“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2004珠三角地区出现

12、了“民工荒”现象之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昉为代表的一些国学者引入“易斯拐点”这一概念,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据此,应加快城市改革与发展,同时彻底破除农民进城门槛。 城市化空间机制理论集中/平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的区域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各经济要素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不能够侧重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否则会受收到其它未受重视的部门或者区域的阻碍。因此所有的经济部门和地区应该同步前进,共同发展。持集中/平衡发展观点的学者亦承认区域不平衡现象的存在,但其坚信,区

13、域不平衡现象是暂时的,今后会消失。平衡发展理论的政策结果就是“自由放任经济”。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两种理论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给予更多的发展自主权、优惠的税收政策、资源的集中投入等。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市场力并不能自发收敛,因此当市场趋向于产生极化时,政府的干预就是必要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Boudeville, J.B.)、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man, J.)、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 Gunnar)、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schman, A.O.)分别在不同程度上

14、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必然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是一系列不平衡机制组成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前后向联系和产业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佩鲁后来还提出了“发展极”的概念,因为“增长”只表示量的增加,而“发展”则还意味着质的变化,体现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上的提高等诸多方面。“扩散极化”理论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分别创设了容大致相当的“扩散效应”“回波效应”、“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用以解释区域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后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应用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了上述“不平衡增长”,比如,梯度推移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15、等。“核心外围”理论1966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edmann,J.)提出了核心和外围的依赖关系的假设,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这一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空间经济增长的阶段,二是不同区域类型的划分。随着一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地发生,经济空间转换随之出现,这样就产生了区域的不平衡,即产生了经济增长区域(核心区域)和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衰退的区域(外围区域)。根据一个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会中所占比重的不同,可以划分出空间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核心和外围区域之间关系的变化:(1)前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不显著;(2)过渡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在10%-25%之间,国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表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核心-外围的对比开始出现;(3)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25%-50%。外围区域部相对优越的部分出现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国家规模上的核心-外围结构逐步转变为多核结构;(4)后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开始下降,工业活动逐步由城市向外扩散,特大城市区域的外围区域逐渐被特大城市的经济所同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