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34157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李文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美丽的小兴安岭备课人:李文思教学总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描写春、夏、秋、冬景象一段。4、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小兴安岭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预设课堂生成记录第一课时课时教

2、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学习课文第1小节和最后小节。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书写生字。核心任务:正确书写生字;课文写了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吧!2、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3、借助地图,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

3、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抽 赏 浸 缕 献 软(3)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正音。(4)提出难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淙淙象声词,流水的声音。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山脉,在兴安岭山脉的东段,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请教同学、老师。2、检查交流:涨水位升高。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利剑锋利锐利的剑。 苍翠(草木等)深绿。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小

4、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25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景色。)2、那课文第1、6小节主要写什么?3、了解课文的结构:总分(春夏秋冬)总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1)小兴安岭的特点:树木多(2)“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3)指导朗读。(夸张、惊喜)2、读第6自然段:(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五、指导写字。1、学生提出难写的生字,指出需要提醒的笔画。2、突出下列

5、字形的书写指导:“献”左半边是“南”,里边是两个短横。“赏”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口”,下边是“贝”。 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特点,从而激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找出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多读多悟,体会意境。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核心任务: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2、齐读课文第1和第6小节。3、导入: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

6、丽的、诱人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这里美丽的四季景色吧!二、品读课文第2至5小节,体会四季美1、读一读课文25小节,说说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最美?(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学习相应的段落。)2、指导学习第2小节:品味“春天美”。(1)自由读本段。(2)边读边画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A、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的意思。)B、把“抽出”换成“长出”行吗?哪个好?(换成长出行,但不如抽出好,抽出把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

7、成“抽出”非常贴切。)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读句子,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的方法来理解、体会。3、指导学习第3小节:品味“夏天美”。(1)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树木、浓雾、阳光、野花。)(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的,读读有关的句子。A、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B、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封”什么意思?换成“盖”行不行?哪个好?好在哪儿?(“封”是盖的意思,换成盖可以,但不如封好,封字既形象表现了树木枝

8、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C、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D、刚才我们学习了描写树木的句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浓雾、阳光、野花的句子。(3)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A、在文中你是怎样理解“浸”、“穿”这两个字的?B、第四句话好在哪里?(生动形象。)(4)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4、过渡: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5、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6、检查自学(1)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在描写“秋天”、“冬天”的段落中,你较喜欢

9、哪个句子?(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呢?(飞舞是飘落的意思。飞舞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是什么意思?可换成什么词代替?哪个词好?好在哪儿?(“刮”可换成“吹”但刮用得好,“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寒风的猛烈。)(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小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7、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你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

10、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1、同学们,只短短的40分钟,我们大家就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的景色确实诱人引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四、总结全文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2、看板书师生共同小结: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当初春,枝新叶绿,雪融溪满,生机勃勃,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时至盛夏,阳光灿烂,枝繁叶茂,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装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深秋来临,果实累累,落叶在林间飞舞,无边的森林尽

11、是宝藏,秋去冬来,雪压枝头,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随风而舞,整个小兴安岭变成了童话般的境界。3、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业设计:课内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抄写生字词。课外作业:观察自己喜欢的益处景物,抓住特点,模仿这一课“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总写: 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天:树木 雾 太阳 野花23、美丽的小兴安岭 分写 美丽、富饶 秋天:落叶 榛子 蘑菇 人参等 冬天:雪花 紫貂 西北风 黑熊 总结: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

12、宝库教学反思: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