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社交知觉.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33865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社交知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社交知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社交知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五社交知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五社交知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社交知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社交知觉.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社交知觉 第一节 社交知觉概述 一、社交知觉的概念 社交知觉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察和判断过程。 二、社交知觉的内容 他人知觉 自我知觉 人际知觉 1.对他人知觉 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接触,观察其外部特征、了解其内心世界的过程。 1 仪表的观察 2 表情的观察 3 个性的判断 2.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自我知觉所形成的印象称为自我印象或自我概念。 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 W.James 进而把客我分为三部分:一是物质我,即生理我,指自己对自身生理及外部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的觉察、认识;二是

2、社会我,指社会上他人或群体对自己的关注、评价的反应;三是精神的自我,又称心理我,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的知觉与体验。 奥尔伯特 G?W?Allport,1961 认为,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自我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生理自我在8个月至3岁期间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在3岁至14岁期间基本成熟,而心理自我要到青春期 15岁 至成年才能基本成熟。 自我的形成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个体对自我的知觉也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个体进行自我知觉的途径包括借助社会常模比较、根据他人评价比较和与自我期望比较。 1 借助社会常模比较 自我知觉的过程是个社会比较的过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他的思想

3、、观念和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不仅是社会对他评判的过程,也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的过程。 (2)借助他人评价比较 (3)借助自我期望比较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主我对客我的反映也具有主观能动性。 3.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对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察和判断过程。社会交往是人际知觉产生的前提,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观察、判断双方的联系和关系,有助于个体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 人际知觉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与别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知觉,二是对别人与别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知觉。 第二节 知觉印象 一、知觉印象的概

4、念 知觉印象 或称印象 是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按主观经验的理解,将新近接触的交往客体进行归类,形成的对其心理特征的概括的看法。 知觉印象是通过社交知觉的过程而形成的,形成印象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对新近接触的交往对象形成印象有利于个体决定自己对交往对象应当作出怎样的反应。 二、印象形成的模式 印象形成是在社会交往中依据已有经验对接触中所提供的可利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对交往对象形成概括看法的过程。对可利用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往往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1.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 知觉客体具有不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在人们对其形成总体印象时并非具有同等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H?H?Kelley,

5、1950 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热情和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人其它特征的评价。 表3-1两组学生对教师评价比较 热情 冷酷自以为是 6.3 9.6不好交际 5.6 10.4不得人心 4.0 7.4 正规 6.3 9.6 易怨 9.4 10.0 不幽默 8.3 11.7无情 8.6 11.0 2.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 心理学家费希本 M.Fishbein,l964 认为,人们对他人总的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遵循加法模式,即由其所有的特征得分的总和形成。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好,越容易被人所接纳。相反,一

6、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留给人的总的印象就越差,也越难被人们所接纳。 如甲、乙两人具有如下特征 括号内数字代表强度,符号代表积极或消极评价 : 甲 乙聪明 +3 聪明 +3)沉着 +2 灵活 +2 自信 +1 志趣相合 +2 足智多谋 +2 多嘴 -3 按照加法模式,甲、乙两人的分值都是+6,因而总的印象和接纳程度相同。 3.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心理学家安德森 指出,人们对他人总的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遵循平均模式,即由其各种品质的平均值决定。 如在上例中,人们并不是将其各种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这样

7、,甲的分值是63 2,乙的分值是65 1.2,所以甲的印象比乙好,因而更容易被接纳。 4.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和汉弥尔顿新近的研究又发现,人们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或接纳程度,不仅受积极特征或消极特征的数量及特征自身强度的影响,而且在逻辑上还受每一个特征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决定,而是在充分考虑各种特征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后,依据加权平均结果决定。 即首先按各种特征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强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 三、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 印象的形成受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的影响,这

8、些心理效应包括定型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1.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指将个体归人某一类社会团体或阶层,并根据这一社会团体或阶层成员的典型行为方式来判断个体行为的现象。 2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指在对客体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对客体印象的形成上,最新获得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种效应往往在有足以引大注意的新信息刺激的情况下出现。 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根据客体某些特征形成固定印象后,会泛化到客体其它特征的现象。就像月亮形成的晕轮、太阳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四周弥漫、扩散,

9、因此晕轮效应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 第三节 社交中的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根据对他人行为中表现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推测其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就是归因的过程。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推测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原因的社会认知理论。海德、维纳和凯利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是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研究社会知觉的过程中发现,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理解周围世界并控制外界环境,这种需要要求人们了解和把握各种现实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

10、不自觉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作出推测和解释。 他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因无非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 外部原因又称情境归因,指用来自外界环境的原因解释和判断一个人的行为。 内部原因又称为意向归因,指用来自主观方面的原因解释和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即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内在倾向,如心境、态度、人格品质、能力、爱好、愿望、努力等。 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 weiner,1077 在对行为原因深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行为的外因,还是行为的内因,都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类。他把这一发现用于行为成败的归因研究,提出行为成败主要受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种因素的影响,这四种因素可按内因 -外因、

11、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来划分,从而确立了一种二维归因模型 见表3-2 。 表3-2行为成败归因模型稳定性 控制的位置 内因 外因稳定 能力 难度不稳定 努力 机遇 3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 H.Kelley,1973 从与行为的发生相关的三个独立要素的研究出发,认为行为者、行为对象和行为背景都可能是诱使行为发生的原因,因此对某种行为的原因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解释。 耍从中找出一个真正的原因,就需要考察来自三方面的相应的三种信息,即一致性信息、共同性信息和特异性信息。 在这三方面的信息中,一致性信息指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共同性信息指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对象是否作相同的反应; 特异性信息指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如果一致性程度高而共同性程度和特异性程度低,则可归因于行为主体; 如果特异性程度高而一致性程度和共同性程度低,则可归因于行为背景; 如果一致性程度、共同性程度和特异性程度均高,则可归因于行为客体。 三、归因的原则 归因过程关系到如何判断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正确的归因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归闲过程中往往遵循协变原则、折扣原则和相应推断的预言原则。 1.协变原则 协变原则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