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船工号子3.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33659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船工号子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河船工号子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河船工号子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河船工号子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河船工号子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船工号子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船工号子3.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与民族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2、能与同学合作,共同体验表演军民大生产,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民歌以及三种不同音乐体裁的欣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验、探究,合作,感受三种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汉族民歌的欣赏与体验,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

2、、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并传承自己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二、学情分析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

3、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认真听赏船工号子、赶牲灵、下四川、小河淌水等四首汉族民歌,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演唱形式、概念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并了解三种民歌的音乐特征,并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民歌竞赛会。规则:1、我唱你猜(歌名);2、我唱你接(下一句歌词或旋律)。悠久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我国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最灿烂的一朵定属汉族文化。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近汉族

4、民歌。 (二)新知探究:问题一、阅读课本75页内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什么是民歌?2、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归纳小结: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幻灯片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幻灯片问题二、分别欣赏三种不同体裁的民歌1、劳动号子欣赏船工号子提问:(1)这首作品属于那种民歌体裁? 小结:劳动号子: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2)音乐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从节奏、旋律、歌词、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2分钟时间讨论。) 请同学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5、律动感强,节奏较固定,音调粗犷有力,多半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幻灯片板书总结(节奏、旋律、演唱形式)探究合作军民大生产2、山歌山歌: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依据地域色彩又分为信天游、花儿、南方山歌。(1)、信天游: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代表作品:赶牲灵、三十里铺;欣赏赶牲灵,总结信天游音乐特点。幻灯片(2)花儿:流行于青海、甘肃;代表作品:花儿与少年、下四川;欣赏下四川,总结花儿音乐特点。幻灯片(3)南方山歌:流行于云南等地;代表作品小河淌水、远方的 客人请你留下来;欣赏小河淌水,总结南方山歌音乐特点。幻灯片师生一起总

6、结山歌的音乐特点: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小组唱、合唱等。板书总结(节奏、旋律、演唱形式)3、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中。一起视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小调的代表作品)。师生一起总结其音乐特点: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也较为严谨。板书总结(节奏、旋律、演唱形式)五、 课堂小结1、师生一起回顾总结: 节奏 旋律 演唱形式劳动号子 节奏强 粗犷豪放 一领众和 山歌 节奏自由 高亢嘹亮 独唱、对唱、合唱 小调 节奏规整 优美抒情 独唱、合唱2、 当我们自己的民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唱响

7、的时候,可见,民歌不仅享誉中国,更是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也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经过千人传、万人唱,并在即兴、口头的创作中更加完美,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发扬传承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搜集和学唱更多的民歌。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民歌会继续绽放她夺目的光彩!六、作业布置1、搜集你所听到、喜欢的汉族民歌,并分辨它的体裁;2、民歌实践活动。尝试演唱三类不同体裁民歌,进一步体会汉族民 歌的丰富;七、板书设计 汉族民歌 节奏 旋律 演唱形式劳动号子 节奏强 粗犷豪放 一领

8、众和 山歌 节奏自由 高亢嘹亮 独唱、对唱、合唱 小调 节奏规整 优美抒情 独唱、合唱八、 教学反思本课虽以欣赏为主,但在选材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爱好,如导入采用民歌竞赛会的形式,选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唤起学生的兴趣。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时,多选用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民歌,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魅力;其次,亲自进行范唱,更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能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深感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不足之处,课堂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中语言的运用还不够到位,想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得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