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33589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李白其人,欣赏“梦游”之境,进而理解本诗的主旨。2、由本诗的“梦境”对于现实与理想关系的把握上引申开去从而论诗,由个别到一般,从个案分析p 到普遍规律的总结。3、获取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设想: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诗作的代表,它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惜别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达自己不事权贵的傲然风骨,并且在构思上,围绕一场梦境来展开,梦醒之后才点明不事权贵的主旨,与此相适应的是作者运用非凡的夸张来表现他梦想中的世界,用梦中世界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世界的不足与丑恶,表达了作为一个“士”不愿与现实权力同流合污的性情,这就是封建时代中

2、文人的品格,这就是李白。所以,梦境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也是我们读者理解把握本诗的关键所在。教学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赏析“梦游”的意境。2、在赏析的基础上,总结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就是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自由阅读,品味语言;探究阅读,归纳手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李白43岁时写了行路难一诗,诗中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什么事竟惹得诗人一片“茫然”?第二年,李白又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课题)。步入中年的作者为什么写“梦游”呢?他是如何“梦游天姥”的?天下名山那么多,他为什么钟情于“天姥”?二、作者介绍: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1 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

4、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5、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总之,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

6、快,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等。三、解题: 诗题中的“梦游”二字,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浪漫主义手法)。天姥是作者所“梦游”的地方。“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中的一种体裁。表明了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形式,即一种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的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属于“七言古诗”。“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7、,则表明了写作动机,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假,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 它不同于一般的留别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体味吧。(设下悬念,激发兴趣。)备注: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四、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诵读提示)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附:课文翻译:海 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 求; 航

8、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越人语 天姥, 云霞明 灭或 可 睹。 越地人 谈到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 有时能够目睹。分析p : 一难求,一可见,梦游有现实基础。天姥 连天 向天横, 势 拔 五岳 掩 赤城。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 (山 西)、南岳衡山(河南)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 东南倾。 那高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它象要拜倒,向东南方向倾斜。分析p : 以附近极高的天台山相比,更见天姥山

9、的气势不凡。第一自然段: 写天姥山的位置和地势。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分析p : 开始梦游。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公宿处 今 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 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分析p : 山间水,山中猿。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分析p : 半山见闻。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山岩重

10、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3 千岩: 重叠的山岩。万转: 山路弯曲不断。不定: 没有定向。分析p : 山花迷人。 熊咆龙吟殷岩泉,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殷:(yn) 雷声,此处用作动词,作震动讲。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栗:(l)颤抖,使动用法。惊: 震惊,使动用法。层巅: 重叠的山顶。分析p : 巨兽怒吼。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澹澹: (dn)水波摇动的样子。分析p : 水天情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电内雷鸣,山峦崩塌。 丘峦: 山峦。崩: 倒塌。

11、摧: 断裂。分析p : 雷电逞威。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分析p : 别有洞天。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 金银台。 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分析p : 山中楼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霓: 虹的一种,主虹外边的虹,内红外紫,称霓。分析p : 天空降下仙人。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老虎鼓瑟啊鸾鸟驾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分析p : 仙人众多。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悸: 心惊。嗟(ji)

12、: 叹词。分析p : 梦醒惊叹。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分析p : 醒来时一切消失。第二自然段: 详写所游梦境。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世间行欢作乐也象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此: 指诗人梦游天姥的奇遇。 分析p : 慨叹人生如梦。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4 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君: 指东鲁的朋友。且: 将。青崖:青山。 分析p : 要过神仙日子,去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

13、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开颜。开心颜: 开心开颜,心情愉快,露出笑容。 分析p : 游名山胜境,其意在此。第三自然段: 梦醒后的感想。五、诵读并分析p 课文:(一)诵读并分析p 段:师:齐读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14、?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二)诵读并分析p 段:师: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边分析p 边板书):月夜剡溪清幽白昼一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师: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粟、惊等。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粟”“惊

15、”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师: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师: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三)诵读并分析p 段;师:请一位同学诵读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留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