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32813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五 一二单元检测本试卷包括第卷和第卷,共七大题,满分为150分。考试范围为必修五第一、二单元。第卷(共36分)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拔擢(zhu) 皴裂(jun) 蕴藉(j) 怏怏不乐(yng)B.熟稔(rn) 迤逦(y) 舸舰(ke) 载歌载舞(zi)C.逋慢(b) 叨陪(to) 付梓(z) 命运多舛(chun)D.坍塌(tn) 舳舻(zh) 毗邻(b) 削足适履(xia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2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壶觞 盘缠 合盘托出 天高地迥B.耘籽 下塌 钟明鼎食 皇天厚土C.拮据 弹阂 河辙之鲋 共商国事D.矫首 希翼 山青水秀

2、俊采星弛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 ,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可是,很多人却不这样认为, 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A相信 以致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B坚信 以至 沉浸 虽然 诚心诚意C坚信 以致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D确信 以至 沉醉 即使 毕恭毕敬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B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

3、了,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C不仅她所经营的咸菜作坊为自己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还给附近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D他是他们单位的一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出色的电力工程师。5、下列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金科玉律,以致脱离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属性,渐渐滑落到时尚娱乐至上的地步。B齐白石的画展展出了,前来观摩的人趋之若鹜。C他对每天准时上下学的生活方式早已安之若素了。D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4、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_ ,_, , _,_。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 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 。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拼细作。 在上世纪末突破5 亿吨大关 。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传统花鸟画创作在汉语修辞中的意义韩云清花鸟画的原始符号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壁画及画像石等中就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花鸟画却始于唐宋。尤其在宋代,由于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一个由

5、专业画家参与的宫廷画院应运而生,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在文人画的推动下,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花鸟画创作,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启了一个把艺术形象从属和服务于某种观念和文化的新时代。诚如苏东坡评文同画竹所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宋元时代的花鸟画是通过对具有隐喻和拟人化手法及具有象征意义绘画对象的承继和拓展,使花鸟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了比人物画和山水画更为广阔的天地,花鸟画也因而开始了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性和伦理道德的巧妙融合。就大多数人而言,一些有着基本温饱的市民阶层依然执著地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希望。于是,画家们将诸如“大吉大利”“荣华富

6、贵”“富寿延年”这类含有民俗性文化的美好字眼儿,融入汉语修辞方式中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从汉语修辞学角度来看,花鸟画的许多优秀作品,大多与艺术语言的修辞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诗画一体”之说。从汉字的发生、发展的进程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按许慎的说法,其形成的基础是“观象取像”。由“观象取象”生成意象,再由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意象无疑是汉民族语言文字符号生成的必要条件。而意象也正是中国诗、书、画创作的基础。人们所熟知的“胸有成竹”的“竹”即为意象,就是“以象示意”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汉语修辞学,其中包

7、括拟人、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也是在前人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表意文字是象形文字,是通过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其意义的。汉字中又存在着大量形声字,它兼有表意和表声的双重使命。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以及由此而组成的词和词组,无疑是花鸟画在表达观念上的极好文字载体,也给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提供了无限空间和可能。以大家所熟悉的齐白石的一幅画作为例,画面构成是一只盛满青果的木桶,题名却是“祖国万岁”,这其实就是“一统万年”的谐音,即同音不同字、不同义双关。花鸟画的观念性、象征性以及对各种物质符号的选择和运用,其主要媒介是汉民族语言文字。花鸟画创作中所融合的

8、各种修辞方式及由这些修辞方式产生的各种修辞风格,无论从造型的稳定性,还是从主题的鲜明性上看,总是与语言的稳定性、语言的实用性相关联。7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花鸟画创作表达了画家的思想观念,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字的修辞方式。B文字的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中时,文字成了画家表达观念的极佳手段。C花鸟画借助文字形、音、义不同特点,很好地表达画家的观念和思想。D文字有表意和表音的特征,这为花鸟画表达观念提供了修辞上的依据。8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花鸟画运用隐喻、拟人等手法与自然、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融合,能体现出修辞特征。B一些花鸟画借助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题材表现对未来的憧憬,

9、常常融合了汉语修辞方式。C宋元时期的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象征等手法,因此有着比人物画、山水画更广阔的天地。D“意象”是汉字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汉字开始是象形文字,它靠抽象事物的特征而产生。9下列依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修辞方式,“前程万里”“冰清玉洁”等美好字眼可转化为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花鸟画。B花鸟画借助汉语修辞方式来表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应是花鸟画长足发展的标志。C中国的文字、书法、诗歌、绘画都以“以象示意”为基础,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意”。D花鸟画融修辞方式和自然、社会、人性、伦理等于一体,使花鸟画有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三、阅读下面文言文。 方

10、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11、。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

12、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注:今安徽桐城人。给旗人做奴仆。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 遂见用于小邑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 都督严公之雅望D乃

13、召苞直南书房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第卷(共114分)四文言翻译、古诗鉴赏以及默写(23分)13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3分)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4分) (3)诏书特下,拜臣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