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烷操作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32792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甲烷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氯甲烷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氯甲烷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氯甲烷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氯甲烷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甲烷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甲烷操作规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甲烷生产工艺操作规程Q/JT QT(7.5.1)-01-02-2001A版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南通江天化学品有限公司目录1.产品概述12产品及原辅材料的物化性质22.1 产品的物化性质.22.2 原料的物化性质.62.3 辅助材料的物化性质.73. 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指标133.1 产品的质量指标133.2 原料的质量指标144. 生产工艺流程叙述164.1 工艺说明164.2 功能描述195. 工艺及产品控制365.1 工艺及产品控制365.2 日常工作465.3 应急措施685.4 催化剂装填736. 开停车操作776.1 开车准备776.2 正常开车及操

2、作786.3 正常停车886.4 紧急停车916.5故障排除927. 安全生产技术规定1427.1 安全隐患.1427.2 安全设备.1478. 主要设备仪表清单1528.1 机械设备说明1528.2 仪表设备说明1809. 维修保养212.22210. 生产工艺流程图1 产品概述将浓盐酸(30)通过解析塔脱析成氯化氢气体,将甲醇通过汽化器与过 热器形成甲醇气体,氯化氢与甲醇安一定比例经喷射混合器进入反应釜。反应 釜内装有一定液位的高温Zncl (150C )混合气在反应釜内生成氯甲烷与等摩尔 2水,富含水的氯甲烷经过水洗,碱洗及三个硫酸塔干燥后,纯度达99.99%,气态氯甲烷通过压缩压缩成液

3、态储存于库区。反应方程式:CH CL(g)+HCL(g)ZnCL CH CL(g)+H 0(g)3L32(110150C)氯甲烷是有机硅,农药或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2 产品及原料的物化性质2.1产品的物化性质:2.1.1氯甲烷分子式 CH3CL分子量 50.5物理性质:熔点:-97.7C沸点:-23.7C燃点:632C闪点-50C相对密度(20) 0.916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氯甲烷C-CL键的键能较小(c-cl338.9 kj/mol),因此氯甲烷的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反应都发生在c-cl键上。能与亲核试剂发生取代反应如:NH3 H2O AgNO3能与

4、金属反应,形成有机金属化合物如:Na Mg2.2 原料的物化性质2.2.1氯化氢物理性质:熔点:-114.2C沸点:-85C相对密度:1.19溶解性:易溶于水腐蚀性:强烈腐蚀化学性质: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NaOH Ca(OH)2能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如Zn Fe Al CaO MgO能与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如CH3OH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如Na2CO32.2.2甲醇分子式: CH3OH分子量: 32物理性质:熔点:-97.8C沸点:64.8C闪点:11C相对密度(20):0.792 溶解性:与水互溶化学性质:甲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OH)。在化学反应中根据键的断裂方式, 主要有氢氧

5、键断裂和碳氧键断裂两种。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 K Al能与卤化氢反应:如CH3OH C2H5OH能与无机酸发生反应:如H2S04 HNO3 H3PO4氧化和脱氢反应2.2.3 氯化锌分子式: ZnCL2分子量: 136物理性质:熔点:365C沸点:732C相对密度:2.9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甘油,不溶于液氨。化学性质: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2.2.4 氢氧化钠分子式: NaOH分子量: 40物理性质:熔点:318.4C沸点:1390C相对密度:2.12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化学性质:与强酸,二氧化碳、过氧化碳、过氧化物发生反应。2.2.5硫酸 (98%)分子式

6、: H2SO4分子量: 98物理性质:熔点10.5 C沸点:330C相对密度1. 83溶解性:与水混溶化学性质:与碱类、碱金属、水、及强还原剂反应。2.2.6盐酸(20%)物理性质:熔点-114.8C沸点:108.6C相对密度:1.20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化学性质:与碱类、胺类、碱金属发生反应。3 产品及原料的质量指标3.1产品的质量指标氯甲烷优等品一等品纯度99.8%w t99.50%wt水份W0.01%w t0.05%wt蒸发残份W0.0030%w t0.0060%wt酸份(以盐酸计)W0.0015%w t0.0030%wt3.2 原料的质量指标3.2.1 甲醇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并无可见

7、杂质密度(20C) g/ml0.791-0.792甲醇含量 WT%99.5水份含量 WT%0.1乙醇含量 WT%0.013.2.2 盐酸HCL30.0% wtFe0.006% wt硫酸盐(以so4-j十)0.005% wt砷0.0001% wt灼烧残渣98%wt50ppm wt1ppm wt1ppm wt1ppm wt4 生产工艺流程叙述4.1.工艺描述浓盐酸(30.%HCL)由贮槽(V-101ab),经泵(P-101a/b/c)进入酸预热器 (E-102)与解吸塔排出的约120C的稀酸换热后进入解吸塔(T-101)顶部,塔 顶装有一分布器,能使浓酸均匀的分布于塔中,沿填料而下,塔底再沸器(E

8、- 101)用蒸汽加热维持塔顶温度85+C,顶压0.060mpa-0.085Mpa,浓酸中的氯 化氢气体被解析出来,夹带着部分水蒸气从塔顶逸出,依次经过循环水冷却器 (E-105)和冷冻盐水冷却器(E-106),冷却后混合气温度为10C左右,水蒸 气被冷凝下来,同时吸收氯化氢气体形成冷凝酸,高浓度的氯化氢(99以 上)被送往氯化氢缓冲罐(V-104)供合成氯甲烷使用。冷凝酸进入冷凝酸罐 (V-103),经液位调节进入浓盐酸贮槽(V-101ab)。脱吸塔底的20%稀酸经酸 预热器及循环水冷却器,冷却至40C进入稀盐酸贮槽(V-102ab),再经泵(P- 102a/b)送入槽车。从甲醇库区送来的甲

9、醇进入甲醇计量槽(V-116a/b),经甲醇泵(P- 103a/b)进入甲醇汽化器(E-103),液位一般由液位控制器控制在40- 120cm,通过调节蒸汽量控制甲醇气的压力为200Kpa左右,经过汽化的甲醇再 进入甲醇过热器(E-104),通过蒸汽调节阀保持过热器的温度为120C。过热的甲醇气体与从氯化氢缓冲罐(V-104)过来的氯化氢气体经调节阀控 制体积比值为1:1.1后,经过喷射混合器(S-101),由底部分布器进入氯甲 烷反应釜(R-101),与预先配置好的触媒ZnCL2在高于110C下进行催化反 应,反应生成的氯甲烷等混合气体,经回流冷凝器(E-108)冷至93-99C,冷凝液经气

10、液分离器(V-105)后再回流到氯甲烷反应釜(R-101),反 应釜(R-101)的液面可以通过调节气液分离器的出液量来保持,通过调节回流 冷却水的量来保证气液分离器(V-105)的液面,经过冷却的合成气经气液分 离器(V-105),进入氯甲烷冷凝冷却器(E-109),冷却至40C,将气体中夹 带的水和甲醇大部分冷凝下来,同时过量的氯化氢也部分溶解于冷凝液中,冷 凝液与未凝气体进入酸水洗塔(T-102)与从塔底出来经洗涤酸冷却器(E-110)冷却的稀酸和自来水从塔顶喷淋洗涤,进一步除去未凝气体中的氯化氢和 甲醇,塔底稀酸由酸循环泵(P-106a/b)打循环,调节阀调节塔釜液位控制稀 盐酸进入稀

11、盐酸贮槽(V-102ab).经过酸水洗塔(T-102)洗涤的合成气,进入中和脱水塔(T-103),塔顶 加入预冷至约-5C的515% NaOH水溶液喷淋,以去除合成气体中残余的氯化 氢,同时因气体被冷却(出塔0C)进一步除水,浓碱由汽车槽车送至碱贮槽 (V-107),由碱输送泵(PT14)送至碱循环槽(V-108ab)配成15% NaOH溶 液,通过碱循环泵(P-107a/b)循环使用,当碱液浓度低于5%时更换新鲜碱 液,废碱液根据废水池情况分批排放。出中和脱水塔(T-103)的气体进入碱液除雾器(V-112)除雾后,进入第 一干燥塔(T-104),与从塔顶喷淋的75%-93%的H2SO4逆流

12、接触,除去气体中 微量水和二甲醚,75%-93% H2SO4来自第二干燥塔(T-105)塔底,并经稀 H2SO4冷却器(E-112)预冷至约15C进塔,第一干燥塔(T-104)塔顶气体进 入第二干燥塔(T-105)塔底,与从塔顶喷淋的88%-93%的硫酸逆流接触,继 续除去气体中微量水和二甲醚,硫酸来自第三干燥塔(T-106)塔底,并经硫酸 冷却器(E-113)冷却至约15C进塔,第二干燥塔(T-105)塔顶气体进入第三 干燥塔(T-106)下部,与从塔顶喷淋的98%浓硫酸逆流接触,进一步除去气体 中微量水和二甲醚,保证出塔气体中水和二甲醚含量W50ppm。干燥后的氯甲烷气体经硫酸除雾器(V-

13、113)除雾后进入氯甲烷缓冲罐(V- 114),经氯甲烷压缩机(C-1O1ab)压缩至0.7Mpa (表压)再经氯甲烷第一 冷凝器(E-116),氯甲烷第二冷凝器(E-117),冷凝为液体成品氯甲烷进入 氯甲烷贮槽。5 工艺及产品控制5.1 工艺控制指标5.1.1 盐酸脱吸岗位解吸塔顶温度: 7010C 解吸塔顶压:W0.085Mpa解吸塔釜温度:1205C第一冷凝器出口温度:W40C 第二冷凝冷却器温度:W4 0C塔釜稀酸浓度: 进塔盐酸流量: 再沸器蒸汽压力:5.1.2 合成岗位 反应釜温度: 甲醇过热器温度: 气液分离器温度: 氯化氢缓冲罐: 甲醇汽化器压力: 反应釜液位: 气液分离器液位: 氯化氢与甲醇流量: 甲醇汽化器液位:5.1.3 精制岗位 酸水洗塔塔顶温度: 进塔自来水流量 洗涤酸浓度: 循环洗涤酸流量 中和脱水塔塔顶温度: 循环碱液流量: 循环碱液浓度: 第一干燥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