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31836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缺钙 补钙还是锁钙?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民众对补钙已经有了深刻而明确的认识。在近二十年来,更多的人群加入了补钙的行列,无论是孩子和老人,也无论女性和男性,补钙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儿童生长要补钙”,“女人一生都缺钙”,“中老年人补钙预防骨质疏松”,“人体缺钙将引发百余种疾病”“全民补钙刻不容缓”于是,各种补钙制剂的广告铺天盖地席卷九州大地。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氨基酸钙等等以片剂、液剂、胶囊、冲剂进入了千家万户,有国产的、进口的。本人也曾经加入进全民补钙的推广行列,并在这个行列中成为一位推广的专业人士。笔者在不断推广全民补钙过程中,结合近二

2、十年养生的实践,逐渐发现了一些补钙的误区、局限、不足和漏洞。仔细总结和分析,钙制剂过去是用于临床的药品,主要针对小儿佝偻症、过敏症及因低血钙导致的痉挛症等。当初曾经使用的口服钙剂多为钙片维丁钙,临床用于静脉注射的钙剂多为氯化钙和葡萄糖酸钙,这些钙剂的使用都是在医生按照临床理论的指导下严格使用的。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江南北刮起补钙旋风之时,各种补钙制剂却大行其道,原本静脉注射的药剂也成为了口服的补钙必需品。事实上国内保健品行业在大力推广“全民缺钙”的过程中,更多是关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是注重补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钙虽然在机体属于常量元素,但并非摄入的量越多越好,如果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3、过量补钙却反而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物极必反,每日三餐是机体保证生存所必须,但过食会增加脾胃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对脾胃造成伤害。多年实践和总结,目前社会可能缺钙人群主要为三种:快速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 处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阶段,当在20岁左右骨骺闭合后,骨钙沉积和骨骼的生长发育结束,进入骨钙沉积的高峰值临床称之为“骨峰值”。从此以后,只要保证饮食正常的钙摄入,就足以保证机体钙代谢的平衡。因为在这个阶段,饮食中的豆制品、奶制品、海产品及蔬菜谷物中的钙足可满足机体血钙需要。钙元素占人体总重量1.52%,即60kg体重的人,钙的重量为0.91.2kg,其中骨钙占99%,血钙占1%。也就是说机

4、体血钙含量仅为0.0090.012kg = 912mg,成年人如果在每天的饮食中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基本就完全可以满足机体血钙的需要和代谢平衡。由于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就需要适当增加钙元素的摄入,以保证成骨和血钙平衡的需要。如果孩子有偏食厌食的习惯,就会导致钙摄入不足,因低血钙而引发多动、肠胃痉挛(腹痛)、小腿腓肌痉挛(俗称抽筋)和发育迟缓,骨钙沉积不足引发生长痛(膝关节疼痛)或个子矮小。所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是要务,补充钙剂是辅助。孕期和娩后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阶段,由于宫内胎儿的生长,孕妇是非常需要在饮食中增加钙量摄入的。如果钙量摄入不足,既会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孕妇自身也会出现低血

5、钙症妊娠反应、小腿腓肌痉挛(俗称抽筋)、妊娠高血压等;还会引发被迫调动骨钙来满足血钙不足,出现孕期骨质疏松。分娩后的女性由于给婴儿哺乳,仍需在饮食中增加钙量摄入。中老年人 由于机体逐渐衰老,脾胃运化能力的减退,机体钙代谢失去平衡,更重要的是肾虚,自然养生学已经阐明,“肾主骨,肾虚则骨虚”,肾虚则锁钙能力自然下降,于是出现“骨虚症”临床医学称之为“骨质疏松”。从以上三种人群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能维持日常饮食钙的摄入量,每天食用富含钙的豆制品、奶制品、海产品及蔬菜谷物,人就不应该出现缺钙症状。如果自己觉得确实需要补钙或确有明显的缺钙体征,请一定要地科学合理补充钙制剂,现将四项补钙的重要指标披

6、露如下,供人们借鉴参考: 纯钙含量 是指钙制剂中的钙含量,而不是钙制剂的重量。比如钙制剂的片剂,在包装上都会标注0.3g50片,实际的纯钙含量仅为0.0450.09g = 4590mg。每250g豆浆或牛奶钙含量为80mg以上。 钙吸收率 补钙最重要的是吸收,而不仅仅是摄入量。食物中的钙吸收率是最高的,基本都不会低于90%,如此每250g豆浆或牛奶钙可以被吸收70mg以上,足以满足血钙的代谢和平衡。而目前市场上无论是药物钙剂还是保健品钙剂的吸收率最高都不会高于50%,如碳酸钙、醋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并都在钙制剂中添加VD,但比例都是难以明确或合理的,况且过量摄入VD将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7、不能吸收的钙,机体会自行排出,所以过量的补充则是一种浪费。 机体生物利用率 纯钙量和吸收率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同时,生物利用率则显得极为重要,钙离子在机体利用过程中,必须要有氨基酸的参与。所以豆制品、乳制品、海产品和谷物中的钙不但容易被吸收,因还富含蛋白质(动植物),经吸收转换成氨基酸,而且生物利用率也很高。但市场上的药物钙剂或保健品钙剂,几乎都是单纯的钙补充剂,缺少蛋白质再转换氨基酸的配合,固生物利用率并不高。不能被机体利用的钙,更是一种浪费,因为人们在消费花钱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机体需要保证血钙的代谢和动态平衡。 骨钙沉积率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骨钙沉积在骨骼上。在骨骺闭合前,充足的

8、钙自然会沉积在骨骼里,一旦骨骺闭合后,骨钙将停止沉积,骨骼生长结束。综上所述,成年人若需要保证钙代谢的动态平衡,第一要确保日常饮食钙摄入量,来满足血钙的正常;第二要养肾,养肾就是养骨,肾不虚骨自然不虚,骨不虚就不会骨质疏松,骨不疏松自然就不会骨质增生。因此说,如今真正缺钙的人群并不多,如果每日保持科学合理饮食,人们基本就不会缺钙。但为何现在还有很多人有明显的“缺钙现象和症状”呢?比如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关节病变等。事实上,成年人的骨钙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是只出不进的。通俗地讲,在未成年时,骨钙处于不断沉积阶段,骨骺闭合后,骨钙沉积结束,骨骼也停止了生长发育,否则骨骼不断生长岂不长成了巨人吗

9、?这个过程中,骨骼就是存储钙的仓库,但仓库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量地填充遗传所致,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身高。成年后,因先天之本肾在损耗,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虚阴虚或阳虚,机体肾虚后,自身锁钙的能力开始慢慢减弱,储存在仓库里的钙开始被机体调用,于是骨钙开始逐年流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假如一个人肾可固元,就如同在仓库有警卫,可以牢牢把住大门。假如仓库骨钙外的血钙出现阶段性低下,机体自我保护机能就会报警,乏力、抽筋、烦躁、失眠、心律失常等症状开始有所表现,只要在饮食中增加富含钙的食物,血钙即会处于动态平衡,症状很快消失。只要以后持续保持饮食钙的正常摄入,身体也就长期保持平

10、衡健康。但由于肾虚,机体锁钙的能力降低,仓库大门敞开,当机体低血钙出现时,机体的自我平衡系统就会自动将仓库里的钙调出来,满足血钙的不足,所以人体就没有出现明显的缺钙症状。这种骨钙迁徙到血液的过程,虽然满足的血钙的需要,消除了低血钙的症状,但却掩盖了骨钙的逐渐缺失。于是人体自身就会降低低血钙的报警机能,进而忽视日常食物钙质的摄入。久而久之,机体的自稳系统就习惯于调用骨钙来满足血钙的长期不足,逐渐形成骨质疏松。如果机体没有肾虚或锁钙机能很强,就一定会强化血钙低的预警机能,机体出现症状,人们就会主动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这其实也是人的天生本能。我们来看看一些动物,它们跟人一样都是天生具备这种本能的,比

11、如鸡缺钙就会吃石子,猪缺钙就会拱土、马缺钙就会舔墙、狗缺钙就会啃骨头。因为人的进化和有思维,工作、压力、欲望和无规律节制的性发泄(动物的性发泄是有周期和规律的),加之自身懒惰和不良生活习惯,肾虚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而肾虚就减弱了锁钙的机能,骨钙迁徙入血又掩盖缺钙的体征,使得人们往往就会忽视原本的缺钙预警本能。因此,强肾就是强骨,固肾才能锁钙。今天不是我们需要补进身体多少钙,而是我们能锁住多少骨钙不再迁徙和流失,所以锁钙比补钙更重要。有效锁钙的四个最佳途径:第一强肾固本,滋阴养肾最首要;第二养肝强筋,解毒清障为根本;第三清血养血,排出垃圾不可少;第四锁住骨钙,不再流失更重要。骨质疏松一定会引发关节

12、畸变和骨质增生。中华自然养生学阐明,肾肝同源,骨质疏松关节变形,必然会损伤破坏关节端的软组织和周围韧带。肾对骨,肝对筋,筋即软组织和韧带。筋的损伤又加剧骨关节的变形,实际骨质增生并非关节部位生长“骨刺”,而是关节变形后在X光或CT片子上显现出的凸凹不平。轻度变形就叫“骨刺”或“增生”临床称之为“退行性病变”,重度变形就叫关节畸变。腰、颈椎间盘突出,实际就是椎关节软组织的损伤;肩周炎也是肩周围软组织损伤;膝关节滑膜炎或积水还是软组织的损伤;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更是软组织先坏死后,严重骨虚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变形或弯曲。 总而言之,若想从根本解决机体钙代谢平衡及骨骼的健康,必须从强肾、养肝、清血和锁钙入手,即老百姓所说的“健骨强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即使某些缺钙症状有所好转,那也仅是暂时或症状的阶段性缓解,只要停服钙剂一段时间,症状一定还会重新回来。所以“缺钙补钙”或“终身补钙”,是从传统临床医学派生出来的理论,补钙不能当饭吃,更不可随意过量。只有科学合理,正确的膳食,才是健康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