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汉代的 长信宫灯关键词:汉代 长信宫灯 设计内容摘要:介 绍汉代长信宫灯的设计不仅美观 而且科学合理汉代的灯具非 常发达,造型丰富,构思奇特, 有着高超的水平这是汉代人生 活观念的扩大, 在建筑中广泛 采用灯具照明,能够将活动时间 延长,并赋予了灯具以创意的设 计意义汉代长信宫灯 是一典型代表1968 年它出土于 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 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 金、双手执灯 跽坐的宫女, 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 高 48 厘米, 重 15.85 公斤宫灯长信 宫灯设计十分巧,又 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 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 河 北省博物馆根据铭文考证 ,此灯是公元前 172 年 (汉文帝时代 )铸造的灯的最初主人是阳 信夷侯刘揭, 后来刘揭子中 意“有罪国除 ”,此灯被没收进少 府的“内者 ”(官名),归长信宫所 有长信宫是皇太后 居信的宫殿, 文帝的皇后窦氏是刘胜的祖母, 景帝时为皇太后,很有权势后 来窦太后又把此灯 送给了她娘家 族裔中的一位叫窦绾的女子 ,窦 绾将铜灯视为珍宝,死后就将灯 随她埋入墓中可 见它在当时也 是很珍贵的长久以来,长信宫 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 中的巅峰之作和 民 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
灯的形象为跪 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 宫女头上梳髻,戴头巾,身穿长 衣,衣袖宽大 她面目端庄清 秀,目光十分专注,头略向前倾 斜,神情恭谨、小心翼翼,表现 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 态宫女左手持灯盘,右臂上举,袖口下垂成灯罩长信宫灯这不 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 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 巧妙独特的艺 术构思宫灯长信宫灯 的功能设计十分巧妙作宫女跽 坐持灯状,中空整体由头部、 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组成,各部均可拆卸 ,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宫女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座,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 烟 道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 “阳信 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 沟 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 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从环保角度来分析, 青铜灯具中绝大多数是燃油灯,当时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而 且油脂和灯心同在一个灯盘里面虽然点灯时灯盘里面的油脂沿着灯心慢慢上升到火焰里,但是仍然会有一些没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来的灰烬,随着油面的上升和热气流挥 发,造成室内烟雾到处弥漫,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
当灯盘中的灯火点燃时,烟尘通过灯罩上方的灯盖被吸入导烟管;再由导烟管使烟尘 溶于体腔内的清水,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灯盘有一方 銎柄,内尚存朽 木座似豆形 器 身共刻有铭文 九处 65 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 重量及 所属者因灯上刻有 “长信”字样,故名 “长信宫灯 ”考古学家在宫 灯灯身上辨识出 “阳信家”的铭文 ,周长山等部分学者据此推测长 信宫灯原属汉代 阳信夷侯刘揭 (前 179 年受封为侯)家中所有,《史 记》记载刘揭之子刘中意因 参与 “七国之乱 ” 而遭到废黜,封国与家财 收为国有,长信宫灯被送入皇太后窦漪的宫 殿“长信宫 ”浴府使用故又增 加了“长信宫 ”字样的铭文以示宫灯易主长信宫 灯将灯的实用 功能、净化空气 的科学原理和优 美的造型有机 的结合在一起, 整个造型 优美、舒展自 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有 美观的灯具珍品长信宫灯堪称 “中华第一灯 ”此灯是一种构思 精妙意味浓郁的艺术设计作品, 其设计思想超越 了时空,亦是 难得的超凡脱俗的佳作 在汉代 宫灯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