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15387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在 解简易方程呈现五个例题。其中例 1 以 X+3=9 为例,讨论了 X 加减某一数的方程解法。教学重点是运用等式的性质 1 解方程,并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两个概念。如图所示: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展示,例题中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这一点值得称道,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图示剖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究理解,学习 解简易方程,从而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但问题来了。在例 1 当中没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示范,只有检验过程的示范。如上图所示。而完整的示范出现在例 3,经历了例 1 运用等

2、式性质 1 解方程,例 2 利用等式性质 2 解方程,递进至例 3 完成方程转化解方法(未知数位于减数、除数位置,属逆向解方程)才有一个完整的解方程的示范。如下图所示:从学习心理学来讲,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点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第一次学习新知,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而迈出的重要第一步。这一步的踏出对学生而言异常重要。第一次是新的,大脑对新知的接受是处于兴奋状态,此时的理解记忆刻痕是最深的,无论到的是直,是斜,一旦留下,再想更改那就难上加难。作为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新知,“课上损失课外补” 更是事倍功半。学材的编排着实让我有点挠头,明明能够一目了解,通过阅读自学就能搞定的解方程规范,这样

3、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非要放在例 3 才有完整呈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点不得劲儿,也 有些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2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让 学生探究新知识,效果较好。出示例题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图意的?你是如何列方程的?你是根据什么解方程的?怎样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然后班交流讨论,展示学生的练习。指名回答,说说自己的分析。你对他的分析有什么要问的吗?教师总结 解题关键。教学例 3 时,让学生观察、分析,这道题与前面的练习题比较有什么区别?这道题可以怎样解?(先小组交流后个人解答) 学生找出解题关键,培养一题多解的习惯与能

4、力。最后让学生做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解方程的关 键是什么?充分练习,进行思维训练,设计有趣的习题“帮小兔找家”: 4x-12=203x=15x+7=152x+32=1618-2x=2153+4x=25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3记得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式是这样的:比如 x+5=8 就是 x=85,x=3。那时觉得很好懂,但是现在五年级课本上是这样的:x+5=8,x+55=85,x=3。看起来比较复杂。开始接触到这个课程时看到教材例题中的解法感觉很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新课程的“解方程”教学要“绕远路”?如果单单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方程来看,第一种方法

5、无疑是简单易懂而且步骤少,而第二种方法就相对复杂了。那教材这样改的目的是什么呢?深入研究教参后我体会很深,明白了新课程数学 教学要“瞻前顾后”的道理。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联系,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

6、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

7、)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所以虽然复杂,但 是更容易掌握。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感 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1.本课主要对解方程进行了解题练习。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 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兴趣!2、通过本课的作业检测,有少量学

8、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 习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3、学生对于方程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很好,这一点很让人欣 喜.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解方程是数学领域里一个关键的知识,在实际中,拥有方程的解法之后,很多人不会算式解题,但是能用方程解题,足以见 得方程可以做到一些算式无法超越的能力。而如今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解方程,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让学生吃透这方程,突破这重难点。在教这单元之前,我一直困惑解方程要采用初中的“移项解题,还是运用书本的“等式性质解题,面对困惑,向老教师请教,原来还有第三种老教材的“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题,方法多了,学生该吸收那种方法呢?困惑,学生该如何下手,运

9、用“移项解题,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或许不会系统清晰,但是“等式性质解题时,在碰到 a-x=b 和 ax=b此类的方程,学生能如何下手,“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老教材的 方式改变,必有他的理由,能用吗?困惑!我先了解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

10、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这不难看出,为了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出老教材的方法并无错误,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实际解题,面对题目不会盲目,而采用等式基本性质给学生带来的是局部的衔接,而存在局部对学 生会更困难,如 a-x=b 和 ax=b 此类的方程。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5教学实录:出示例题:6x-6.82=20师:请你观察一下这道方程和我们原来所学的方程有什么不 一样?生:它比原来多了一个 6.82。生:它比我们原来所学的方程多了一步运算。师:你回答的非常好,这个方程比刚才解

11、答的方程要多一步 计算,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评析:“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新知。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求 6x-6.82=20 的解。我知道在前面已复习了 ax 土 bx=c 的方程,为推导求 ax 土b=c(b 表示两数的积)的方程作铺垫;例题不但承接了上节课的内容,而且引出了本节课的新内容。这两道题,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最近的连接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路架桥的工作。 教学实录:师:这道题是 6x 减去什么的差等于 20,你觉得这道题开始 要怎样解?生:应先算 6

12、.82。师:为什么要先算 6.82?生:因为前面是减法,后面是加法,我们应该按照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序先乘后减,所以要先算 6.82。生:先算 6.82 就可以使方程变为 6x-13.6=20,又回到了 我们原来所学的方程。生:因为在这条方程中 6.82 可以先算出来,所以要先算。师:这两位同学很会动脑筋也都观察的非常仔细。解这个方程时,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一步就要先算出来,然后再求方程的 解,其中又把 6x 暂时看做一个数。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演示一遍,看这样算行不 行?其他同学也请自己在下面试试看。同学们踊跃地举起了手。师:你们觉得他做的对吗?做的完整吗?生:我觉得他做的是对的,我也做

13、到这么多。同学们都在那里点头称是。师:再仔细看看!同学们感到很疑惑,一个个皱紧了眉头。沉默片刻,突然有 一只小手举了起来。生: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他做的不完整。学生被这个说法吸引了起来,顿时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生:因为他还没有检验。师:你们同意吗?生齐答:同意。师:对了,在解方程时我们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以 此来检查方程的解对不对。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边回忆边检验,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检 验的过程。评析:第一层:操作尝试,理解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怎样去解答 ax 土 b=c(b 表示两数的 积)的方程,我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第二层:潜移默化,推导方法有了上一层的前提教学,在这一层

14、,我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例题了。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道题开始时要怎样去解?为 什么?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其实这些“想”的过程正是教师要教的过程,也是学生解题的的思考过程。这些自学提纲充当了学生自学的“领路人”,学生通过提示,再思考该填上的内容,新知识便顺利地掌握了。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6本节课例题的教学注意利用三个等量关系列出三个不同的方程,让学生自主讨论、列出,并利用学过的解方程知识尝试解方程。注意让学生比较选择,让学生明了顺着题意列方程更简洁。注意让学生总结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总结出五大步骤后,进一步引导出每一个步骤取一个字,进而总结为“设、找、列、解、验”,比数学课本上总结的步骤更加简洁容易记忆。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 等关系并列方程解答的全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分析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