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309675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经典__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名著漫话“三国”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说课及反思刘艳霞 武安市实验小学走近名著 漫话“三国” 教案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在具体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重、难点: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过程:一、 创设意境,走近人物、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 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二、 畅谈方法,分析故事、 畅谈方法,归纳方法(1) 、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

2、做什么老师总结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2) 、交流读书的方法老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 运用方法,分析故事(1) 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 通读故事,理清情节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板书:析人物)(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板书:得启示)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班内交流读

3、书收获。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推荐阅览室的相关名著。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附1: 板书: 通读 理情节 精读 析人物 思考 得启示 附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的承诺!走近名著漫话三国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由课内草船借箭引发而来的课外衍生阅读,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走近四大名著。感受

4、经典魅力,领略中华文化。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起他们对中外古今名著的热爱。二、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课外的延伸。三、说教法: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读,所以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是以学生的读为主,给他们良好的阅读氛围,充足的阅读时间,适当的阅读指导,恰当的阅读反馈,让他们的读得不盲目,读得有兴趣,读的有收获。首先是阅读方法的回顾和总结,概括出通读、精读、思考三种方法。然后是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故事、析人物、得道理。最后是阅读后的展示。三、 说教学效果:本节课调动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找了一定的方法,在汇报收获这一环节,让学生对阅读方法有了一个更

5、深的认识和更牢固的掌握,课堂效果良好。如果再能针对名著中人物的性格作深入的分析,那这节课的深度就让人比较满意了。走近名著漫话三国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指导,教给了他们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会读。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得到了收获,还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使其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改进之处: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本节课没有让学生在人物分析的深度上挖掘,这样学生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名著的阅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