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305608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2滕王阁序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 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A.星分翼轸(zhn)襜帷暂住(chn)睢园绿竹(su)B.引瓯越(u)俨(yn)睇眄(d min)C.棨戟(q)披绣闼(t)叨陪鲤对(do)D.骖騑(cn fi)逸兴遄飞(chun)命途多舛(chun)解析:C项,“叨”应读“to”。答案:C2. 指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B.C.D.解析:D项,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答案:D3. 下列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语言恰到好处。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是“看”“望”

2、,实际上是在想。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词哀婉,情谊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的坚定意志。典故信手拈来,已化写作为境界。解析:C项,不是含蓄,而是强烈地直抒胸臆。答案:C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B.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解析:A项,“俨”通“严”;B项,“机”通“几”;D项,“销”通“消”。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屈贾谊于长沙。C

3、.窜梁鸿于海曲。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解析:A项,“坠”,让青云之志因困窘而坠落;B项,“屈”,让贾谊受委屈;C项,“窜”,让梁鸿流亡。答案:D6. 默写填空 (1)_,龙光射牛斗之墟;_,徐孺下陈蕃之榻。(2)腾蛟起凤, _;紫电清霜, _。(3)潦水尽而寒潭清, _。(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_,_。(5)落霞与孤鹜齐飞, _。(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_,_。(7)遥襟甫畅, _。爽簌发而清风生, _。(8)关山难越, _?萍水相逢, _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10)杨意不逢, _;钟期既遇, _?答案:(1)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2)孟学士之词宗王将

4、军之武库(3)烟光凝而暮山紫(4)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秋水共长天一色(6)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7)逸兴遄飞纤歌凝而白云遏 (8)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0)抚凌云而自惜奏流水以何惭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

5、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

6、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解析:C项,随着/就/当时。答案:C8.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动宾结构。答案:D9. 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

7、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解析:D项,应为虚实结合。答案:D10. 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

8、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解析:B项,无恨主之意。答案:B综合拓展提升(一)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完成1112题。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11. “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A.鹳雀楼B.岳阳楼C.滕王阁D.

9、黄鹤楼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可断定为岳阳楼。答案:B 12. “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A.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空”“愁”。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

10、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雀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二)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318题。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11、流。13. 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王诗:崔诗:杜诗:答案: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4. 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参考答案: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15. 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参考答案: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16. 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接近现实?参考答案: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17. 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答案:略(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喜欢哪一首均可,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序皆可。)18.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素有“江南三大名楼”之称,请大家下课后,收集有关三“楼”的资料,写成短小的说明文,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答案:略(可参见“问题导引”中对“江南三大名楼”的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