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0056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外高才生实战手记-涉外礼仪.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商务涉外礼仪一、 原则(一)“入乡随俗”原则原因:1、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尊重外国有人的习俗,容易增进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表达自己的亲善友好之意。体现:1、充分了解交往对象相关习俗;2、无条件地尊重其习俗。(二)维护形象原则(三)不卑不亢原则:每一个商务人员都必须意识到,自己代表着自己地国家,民族与单位,因此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体现:1、虚心向外国学习其长处,反对自卑自贱;2、坚持自立,自信,自强。(四)尊

2、重个人隐私原则:以下八方面私人问题,均为个人隐私问题:1、 年龄大小;2、身体健康;3、恋爱婚姻;4、收入支出;5、家庭住址;6、所忙何事;7、个人经历;8、信仰政见。(五)女士优先原则:1、一切社交场合,成年男子均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倘若因男士的不慎使女士处于尴尬、困难的处境,就意味着男士的失职;2、 对所有妇女一视同仁(不同种族,不管熟悉与否,不管对方年轻美貌与否,有权有势与否)二、不同国家的礼仪规则 (一)亚洲国家1、朝鲜(朝日鲜明之国)、韩国(大韩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官方语言为朝鲜语服饰:商务场合着西装,且庄重保守;节庆日着民族服装

3、;忌光脚参加社交活动习俗禁忌:朝鲜以金达莱(杜鹃)为国花,韩国以木槿为国花,最喜爱熊和老虎;好喝酒;厚爱白色;忌食鸭子、羊肉、肥猪肉;一般以酸、辣食品为主,参观往往提供铁筷子;社交礼仪:非常注重,传统见面礼节为鞠躬礼,现现鞠躬,后握手;女子一般不与男子握手,但男子可与外国妇女握手;日常交往最好采用尊称或其职务、职称;在家待客一般席地而坐(进屋之前需要拖鞋);斟酒要按照年龄、辈分、地位高低顺序进行;不宜讨论政治腐败、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南北分裂、韩美关系、韩日关系等;2、马来西亚(黄金之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马来人基本上是虔诚的穆斯林;一半人为华人华侨,还有少量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官方语言为马

4、来语,英语与华语为通用语。服饰:在正式场合也喜欢着叫“巴迪”的以天然织物做成的蜡染花布长袖上衣;喜欢佩短剑(力量、勇敢与智慧的象征);进门必须脱鞋子、摘墨镜;习俗禁忌:触摸其头部与肩部;在其面前挠腿、露出脚底等,因脚的地位最低;忌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忌与人交谈时手贴在臀部;忌当中打哈欠;社交礼仪:马来人行点头礼,很少相互握手(因敏感多疑);华人行握手礼;餐饮礼仪:穆斯林忌饮酒、忌食猪肉、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猪制品;不食乌龟、狗肉;爱吃咖喱食品;马来人十分好客,非常讲究卫生(如餐桌上常备有水盂)(二)欧洲国家1、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人民的国家”,主要民族为德意志人,约占95;此

5、外生活少量丹麦人、吉普赛人等;官方语言为德语。服饰:庄重、朴素、整洁;喜爱深色衣服,非常重视发型,男士不宜剃光头,免被当作“新纳粹分子”,少女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者多为已婚者;习俗禁忌:以矢车菊为国花;不随意送玫瑰(示爱)或蔷薇(悼念);不送女士一枝花;以白鹳为国鸟;喜欢黑色、灰色,不喜欢红色或渗有红色、或红黑之间颜色;对与纳粹相关的图案、行礼方式非常忌讳;社交礼仪:纪律严明,法治观念极强;讲究信用,时间观念;极端自尊,非常重视传统;待人热情,注重感情;非常重视社交礼节;如行握手礼:(1)要坦然注视对方;(2)时间稍长、还动次数稍多、力量宜大;如交谈时面对初次见面的成年人及老年人要善用“您”

6、的尊称。餐饮礼仪:以肉食为主,以面包、土豆、禽蛋为腹,最爱猪肉,不吃鱼、虾,吃鱼时不许讲话;喜爱啤酒;喜欢自助餐(由德国人发明);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忌吃核桃;3、 英国服饰:非常注重穿着;正式场合忌条纹式领带、忌不系长袖衣袖口扣子、忌穿凉鞋、忌浅色皮鞋配西装套装;习俗:以玫瑰为国花,忌讳百合与菊花;以知更鸟为国鸟;不喜欢孔雀与猫头鹰;喜欢狗和猫,但厌恶黑色猫,讨厌大象;忌当中打喷嚏;忌用同一根火柴点燃两支香烟;忌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忌在屋内撑伞;忌从梯子下面走过;社交:行握手礼;待人客气;喜欢尊称其世袭爵位或荣誉头衔,喜欢礼貌用语;餐饮:重饮(茶,被窝茶、下午茶)轻食(炸鱼、菜和土豆)社交

7、聚会范例:舞会礼仪(最常见的是交谊舞会,男女二人面对合舞)(一)组织舞会:1、 时间:(1) 时机:庆祝生日、纪念结婚、欢度佳节、款待贵宾等时机、可在周末或节假日举行。(2) 长度:傍晚举行,24小时2、 场地:举办地点和舞池的选择3、 曲目:从众原则、快慢交错、适量、惯例(如结束用友谊地久天长)4、 来宾的邀请:一周前进行,限量、定比例5、 接待准备:主持人(一般由女士担任)、接待人员、准备茶点;(二)参加舞会1、邀舞的礼节(1)男士主动邀请(2)弯腰鞠躬(15度),微笑说:“想请您跳个舞,可以吗?”(3)邀请陌生女士前先了解其有无男友伴舞;(4)允许两个女性同舞,但男性不可以;(5)女邀男

8、,男士不能拒绝,音乐结束后,男性将女性送回其座位,说“谢谢!”6)表情谦恭自然,不能粗俗(如叼香烟请人跳舞)2、拒绝跳舞(1)女士不要轻易拒绝,如果确实要拒绝,则要委婉表达,如“对不起,我累了“,”我不大会跳,真对不起“(2)如果以及答应和别人跳这一曲,要向人表示歉意;(3)不要第二次拒绝别人的邀请;(4)对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邀请,要委婉地全部谢绝;如一前一后,则可“先来后到”(5)双双而来的,已经跳过一曲或几曲后,面对别人的邀请,另一方应当开朗大方,促其接受;(6)特殊情况下,女士需要邀请长者或贵宾,可以不失身份地表达“我能有幸请您吗?”谈话时的礼节 2007/05/24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

9、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

10、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

11、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

12、”“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见面时的礼节 2007/05

13、/24 介绍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作法都要自然。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 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

14、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握手 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近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地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致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

15、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 主人主动、热情、适时的握手是很必要的,这样做会增加亲切感。 握手除是见面的一个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时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讲话后等,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我国旧时传统是抱拳。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