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29559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简介:左登燕(1988-),女,四川雷波人,本科,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王余娟(1984-),女,四川武胜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研究。摘要: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尽管如此,我国的家庭教育仍存在着不少误区,我们应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做法,着重培养子女的独立个性、民主开放与经济意识。关键词:美国家庭教育;特色;启示家庭教育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当属赵忠心教授所提出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1。本文所探讨的家庭教育,源自赵教授的狭义概念,是指家庭中的年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幼者施

2、加的单向教育和影响。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家庭教育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但时至今日,我国家庭教育仍存在不少误区,积极借鉴其它国家家庭教育之长,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美国自19世纪以来在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均遥遥领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家庭教育的特色,试着对我国家庭教育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期我国家庭教育更加合理、完善。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色美国家庭教育的特色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独立个性、民主开放、经济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家庭教育的目的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望子成人”,就是把子女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

3、“社会人”、“独立人”2。他们认为,指导读书学习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教育目的也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是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无关的价值。多数美国父母把抚养教育孩子看成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这是从超越个人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养子女是义务,也就不图养儿防老,不图回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子女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追求高文凭,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此相反,中国父母则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促进其成长,其目标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把孩子培养成

4、“才”,将来有出息,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能够光宗耀祖,这也成了每个父母的生活的全部价值。(二)家庭教育的内容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重孩子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所以很多人也把美国家庭教育称之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体育方面,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如在院子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发展方面,智育教育不被放在首位,家长很少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头疼,他们也不会强迫孩子做事,而是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来认知真实世界;在社会性培养方面,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从而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动的行为;在情感陶冶

5、方面,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的美,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看各种展品。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则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重视读书,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由于中国家庭教育将智育置于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家庭教育内容太过狭窄,教育内涵展现出不平衡的倾向。(三)家庭教育的方式美国家庭教育重视民主和平等,孩子在家里既有选择权也有发言权。家长对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教育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富而不奢,2011年美国人均GDP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3,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却有严格的规定,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青少年打零工赚取零用钱4;第二,严教而

6、不袒,美国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知错就改;第三,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以鼓励与表扬为主,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自信。相比而言,中国家庭教育方式则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主要表现为:一为娇宠型,主要表现为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过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过度保护孩子的社交;二为专制型,某些家长恪守“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对子女采取严厉管制和强迫教育;三位放任型,某些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四)家庭教育的结果由于美国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因而美国的青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个性独立,遇事沉着镇定,能与人和

7、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也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与之相反,中国的少年儿童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道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5。二、中

8、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产生原因(一)不同历史背景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人们对新涌入的文化持包容态度,并能很快把它们融入自己的文化,这使美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更被戏谑地称为“融炉”。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尤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其文化价值内敛、保守和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人被教育要听话,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缺乏接受新思想的环境,因此,保守就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特点。(二)不同经济水平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高于中国,富裕的根基使美国家长能够平心静气地教育子女,不需要通过子女来改变家庭命运,只要他们自己能独立生存即可。中国是一个

9、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但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比比皆是,城乡差距巨大,有些地区甚至至今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阶层差距也很大,城市中普通工人和社会中上层相差悬殊。对这些迫切需要改变命运的家庭而言,读书几乎是唯一的手段,于是古代“科举升官发财”三部曲转化为当代“好成绩好工作好收入”三部曲。(三)不同社会政策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目前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已占到GDP的7%,有近4800万美国人享受着社会保障福利6。美国人认为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并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就算是尽到了义务。而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律措施不全,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用于专门调整社会保障

10、关系的基本法律。广大中国家长不得不为自己在丧失劳动能力后的老年生活来源担忧,因而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自小教育孩子要懂得知恩图报,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中隐含着深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四)不同价值取向美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他们认为个人高于集体,集体应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民主自由的人本主义思潮渗透于美国的各个角落,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孩子个人的自由发展,对孩子要求宽松,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谋求“天人合一”、“天德合一”。重视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整体人格,强调个体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自我控制。从儿童期开始,家长就惯用诱导和

11、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三、美国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在各自的文化价值观中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家长与孩子间的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宝贵亲情和“仁爱”、“孝悌”等传统美德;美国人的敢想、敢做,以及乐于创新的精神与西方文明分割不开,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长没必要学习美国家庭教育方式,从不同质的文化中汲取经验是使我国家庭教育更为合理的有效途径。(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把“人才”教育变为“人”的教育:我国教育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应该像美国教育那样,把学习者看作“人”,尊重孩子、解放孩子,真正把孩子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建立以人为中

12、心的教育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高准则。8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施行:第一,转变溺爱教育观,树立真爱教育观。应该承认,作为家长关爱自己的孩子本无错,孩子在关爱中才会健康成长,但家长该放手时也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在行动中掌握生活的本领,去尝试失败或成功的考验;第二,转变专制教育观,树立民主教育观。中国家长也应像美国家长那样,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对于孩子自己的事,要给孩子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并尊重孩子所做出的选择;第三,转变闭门读书教育观,树立开门学习教育观。学习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问题是目前中国的教

13、师、家长把孩子的整个生活空间几乎都限制于知识世界。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应把孩子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不应将之封闭于家庭和学校中,应该让他们接触生活的各个空间,让他们多参与必要的活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第四,转变从众教育观,树立个性教育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因材施教”不应只是对学校教师的要求,也应成为家长的教育理念7。(二)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改善儿童的综合素质,我们应将片面的家庭教育变为全面的家庭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培养。我国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健

14、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以智力教育为中心,融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格、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另外,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教给青少年一些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知识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智力的发展。智力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要素,这些智力要素彼此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而且常作为统一的条件来发挥作用。因此,科学的智力教育应该是围绕诸智力因素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家庭教育要全面,不能只强调“

15、智育”。(三)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家长要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让他们自己去规划生活、选择人生,不要让他们成为实现家长儿时理想的工具,家长要做的只能是引导而不是强制决定。首先,对于家长来说,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老是本着“你是孩子就要听话”这种僵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甚至任意打骂、体罚孩子,完全把孩子视作家长的附属品;其次,家长要理解孩子,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尝试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周围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孩

16、子的教育;再次,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在遇到问题时,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最后,我们应该建立更有助于孩子自我信任的氛围,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更适宜于我们传统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尊重和认可,父母应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以商量的口吻处事,家长要信任孩子,家长应该敢于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家长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甚至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放”孩子去探索,锻炼他们的能力。(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人格修养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第一,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尽量避免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