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28976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放给他们,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可变性。教师的教学只有在个性化上着力,在发挥主动性上下工夫,才算抓住了教学创新。一、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热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只有这种爱才能沟通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学生才能像对亲人一样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任,从而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2、,更激起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尊重、相信学生,学生才会乐于积极思考,我们的教学才会取得成功。我们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应是自己关注的对象不能只是关注那些有可能成为“ 精品” 和“ 极品” 的部分尖子, 而一些无缘成为“ 精品” 或“ 极品” 的人, 则被弃置于遗忘的角落。面向全体, 应该从关注“ 每一个” 开始, 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中, 我们不能只以考试定优劣, 以分数论英雄。 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

3、程中的成功体验,给予学生赏识和及时的鼓励,学生是富有潜能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犹如支支火炬, 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点燃火花, 火炬一经点燃,将燃烧成熊熊大火。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就是一种赏识,不仅表达了对学生个性特征的真正尊重,而且还表达了教师、家长的期望,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得到肯定和赞誉, 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被他人赏识其实是每个人的希望, 因为它能让我们感受自我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能树立自信和自尊,这其中尤其要鼓励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良好的评价。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中才真正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尊重、关心、

4、牵挂每一位学生,也真正是做到了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权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二、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思考。在难度不大或延伸式的例题教学中,可直接让学生尝试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并为此提供独立探索问题的余地。思起于疑;疑,必激起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当思考有了结果时,学生就产生了说的愿望,交换思考所得。有见解才有交流,有了交流又有新的思考。三、留有余味,让学生去品味当一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任务,但这是理想的教学吗?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每节

5、课或每一部分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留有余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可需的素材,使他们走进数学王国,用课余时间,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四、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填补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填补,会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欣赏学生发现的结论,学生讲,老师听,课堂气氛活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知识探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五、留有时间,让学生去实践教师要主动的把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多分给学生使用,把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多留些给学生处理解决,教师做好组织、设计、指导和点拨,主导者要让贤于主体者。求异思维能使学生凭自己的智慧,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教学中不急着把方法告诉学生,把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这就要每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做到一防四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能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