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药 (中药).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288355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味药 (中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味药 (中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味药 (中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十味药 (中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十味药 (中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味药 (中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味药 (中药).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血藤临床应用: 1.治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鸡血藤一两。长期煎服。中草药学2.鸡血藤、冰糖,治疗筋骨酸痛,手足麻木,及月经不调。鸡血藤膏(中国医学大辞典)药理作用: 1.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50%鸡血藤煎剂对蟾蜍离体和在体心脏微呈抑制作用。给麻醉家免0.43-0.5g生药/kg煎剂和犬0.3g生药/kg煎剂均可引起血压下降;但对离体免耳及蟾蜍血管却呈收缩作用。2.抗癌作用:体外试验剂量500毫微克(热水提取物)/ml,对JTC-26抑制率为94、4%;噬菌体法筛选抗肿瘤药物,有抗噬菌体作用。3.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日本鹌鹑以鸡血藤煎剂6g/kg灌胃14天及47天,可升高HDL2-C,降低HD

2、L3-C,使HDL2-C/HDL3-C的比值升高,此比值是评价脂质代谢和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冠心病患者HDL2-C/HDL3-C的比值较无冠心病者为低)。对主动脉及头臂动脉病变,鸡血藤有抑制作用。4.生血,密花豆藤煎剂能增加家兔的血细胞和血红蛋白。5.其煎剂能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增加剂量能引起子宫平滑肌痉挛。并有抗小鼠乳腺增生的效应。6.其煎剂能降低动物总胆固醇和升高HDL2一C的趋势。能延缓鹌鹑主动脉和头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7.抗炎: 40%鸡血藤酊剂0.5ml/100g小鼠灌胃,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8.血虚劳损,腰膝酸痛,手足麻木瘫痪,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

3、风湿痹痛,手足萎弱,眩晕,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本草纲目拾遗:其藤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痰。藤胶壮筋骨,止酸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妇人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妇人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使用注意:湿热症及无瘀滞者忌用。肉苁蓉临床应用:1.治男子五劳七伤,阴萎不起,积有十年,痒湿,小便淋漓: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远志、断续、杜仲各四分。上七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医心方肉苁蓉丸2.治下部虚损,腹内疼痛,不喜饮食,平补:肉苁蓉二斤,酒浸三日,细切,焙干,捣罗为末,分一半,醇酒煮作膏,和一

4、半入臼中,捣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肉苁蓉丸3.补精败,面黑劳伤:苁蓉四两(水煮令烂,薄切细研),精羊肉,分为四度,下五味,以米煮粥,空心服之。药性论4.强筋健髓:苁蓉,鲜鱼。为末,黄酒精丸服之。本草拾遗5.治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圣济总录6.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结,胸中作闷:大肉苁蓉三两,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三碗,煎一碗,顿服。医学广笔记7.治消中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为末,蜜丸梧子大。医学指南药理作用:1. 抗衰老作用研究表明: 肉苁蓉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肉苁蓉可使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增强2. 调整内分泌、促

5、进代谢及强壮作用肉苁蓉对阳虚和阴虚动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调整作用;有激活肾上腺、释放皮质激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3. 对统免疫系统的作用肉苁蓉水提取液 50mg/kg、100mg/kg 给小鼠灌胃, 能显著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 并能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增加溶血素和PFC值,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迟发性超敏反应指数, 亦可升高cAMP水平,降低 cGMP水平, 使cAMP/cGMP 比值升高。肉苁蓉提取物和淫羊藿总黄黄酮对促进免疫受抑小鼠淋转方面有相加作用, 可增强模型小鼠的免疫能力4. 其他作用肉苁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

6、液对麻醉犬、猫、兔等有降压作用肉苁蓉对小鼠有促进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 促进唾液分泌的成分为某种有机酸样物质, 呼吸麻痹的成分可能为甙类使用注意:1.本草蒙筌:“忌经铁器”2.本草经疏:“泄泻禁用,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忌之”3药品化义:“相火旺,胃肠弱者忌用”4得配本草:“忌铜、铁。获盛便秘、心虚气胀,皆禁用”钩藤临床应用:1.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圣惠方延龄散2.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圣惠方钩藤散3.治

7、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普济方钩藤饮子4.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幼科指掌钩藤汤5.治高血压,头昏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6.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圣济总录钩藤汤7.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贵州草药8.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贵州草药9.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浙

8、江民间常用草药10.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发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降压作用:钩藤碱可使心室内压下降,故TTI减小,表示心肌能量和O2的消耗减少,在心肌供应不足时可能具有保护意义。钩藤碱虽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并能减少O2,然而各项指标在药后15分钟左右趋于恢复,表明其抑制心肌收缩性能的作用是可逆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钩藤碱对清醒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表明:LVSP,Vmax,dp/dtmax立即显著下降,然后逐渐恢复至药前水平,而LVSP至90分钟时显著高于给药前。SAP,DAP及MAP亦均立即显

9、著下降,LVEDP在刚给完药时明显上升,1分钟后又降至低于药前水平。HR立即显著下降2、镇静和抗惊厥作用:钧藤钩和茎的煎剂1g/kg 腹腔注射,能使大鼠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冲动总合能力减弱,部分大鼠阳性条件反射受影响,使反射时间延长。而对分化抑制和非条件反射却无明显的影响。 钧藤醇浸剂2g/kg皮下注射给药,对豚鼠的实验性癫闲病有防治作用,能制止癫闲发生,但停药3天又会复发。同时,还能防止豚鼠致癫闲区剪毛引起的暴殄。3、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钧藤碱可能抑制PDC。钩藤碱还能抑制催产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并被加入过量的CaCl2(2mM)所对抗。4、其它作用:钧藤

10、碱能抑制离体和在位蛙心、兔心。并能抑制蛙和小鼠的呼吸和缩小瞳孔的作用。钧藤碱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对心肌电生理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使用注意:1.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2.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艾叶临床应用1.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 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2.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3.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二钱,辣蓼二钱,车前一两六钱。水煎 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4.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

11、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圣济总录香艾丸)5.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世医得效方艾姜汤)6.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7.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圣惠方) 8.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 (千金方)9.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 (养生必用方) 10.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

12、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六两,白肃、苍术各三两(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二两,砂仁一两。共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11.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 (肘后方)12.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杨诚经验方)13.治盗汗不止: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 (纲目)14.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药理作用 1.艾叶能抑制松弛的豚鼠平滑肌。经对艾叶油平喘有

13、效成分系统药理学研究表明,单萜类、倍半萜类的化学结构均与其平喘作用。艾叶油0.250.5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镇咳作用。艾叶油具有祛痰作用。2.艾叶油具有利胆作用。2吐温将艾叶油制成混悬液(每毫升含艾叶油25微升),可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剂量0.8ml100g和0.3ml100g)。3.艾叶油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使用注意1.苦酒、香附为之使 (本草纲目)2.血热为病者禁用 (本草备要)3.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禁用 (本经逢原)侧柏叶临床应用1.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

14、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2.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3.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4.治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5.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6.治小儿洞痢:柏叶煮汁,代茶饮之。(经验方)7.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柏叶烧灰调服。(百一选方)8.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15、9.治妇人月水久不断: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10.治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11.治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12.治大人及小儿汤火伤: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13.治高血压:侧柏叶五钱。切碎,水煎代茶饮,至血压正常为止。(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14.治深部脓肿:侧柏叶一两,白矾五钱,酒一两。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15.治流行性腮腺炎: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16.治鹅掌风:鲜侧柏叶,放锅内水煮二、三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