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28629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知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 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 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 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形成初步技术能力。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 号)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 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

2、行 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 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 和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 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 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 活动,进行

3、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 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 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三、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 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 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

4、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 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 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 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 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 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 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 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

5、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 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而,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 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 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哪一级的课程,它体现了三级课程管 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 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综上所述可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 式

6、,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 实践性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 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四、北京市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中定义: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 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 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 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五、钟启泉、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 动与技术教育”

7、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 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在逻 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 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 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 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 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 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

8、展 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 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 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六、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 域。因此,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 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中小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和 具体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 国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地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1 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

9、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 存在;2 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哪怕这 种课程是无可挑剔的)的被动接受者;3 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 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 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 最好形式,质性评价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5 个性健全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些课程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到充分展现,也必将会向其他 课程领域逐步渗透。渗透了这些课程理念的课程,就是真正适应素质 教育要求的课程,就是21 世纪中国的理想课程。 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 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习者与文化 的关系; 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垦站与实施应以学习者为核心,实现上述四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