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28342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领导关于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论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服务兴山经济社会跨越赶超近年来,我县国土资源工作紧紧围绕兴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基本国策,坚持保护与保障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深入开展“双保”工程,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在加强耕地保护、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地灾防治、土地整理等方面取得新作为,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做出了积极努力。当前,我县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推进六突破、打造伍佰亿、勇争先进县”发展战略,按照“12345”总体要求(争创一个目标,即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高举两面大旗,即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立足三大创

2、新,即思路、服务、监管;突出四项重点,即项目用地保障、地灾防治、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实现五个突破,即项目建设、用地计划争取、矿产资源利用、执法监管、 土地市场经营),处理好政策与需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国土资源保障服务能力,全力服从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争创一个目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特殊资源国情、特殊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李克强总理去年在接见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集体代表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要把节约集约优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人均资源少、后备资源不足等瓶颈制约,资源刚性需求与资源刚性制约矛

3、盾突出。面对基本县情不可改变、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的客观现实,必须通过节约集约等有效手段大力提升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保障能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出一条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是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是保障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县要紧紧围绕“推进六突破、打造伍佰亿、勇争先进县”发展战略,以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优先地位,着力做好、做实、做深有限资源无限利用这篇文章,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土地矿产节约集约水平和县

4、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通过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服务和保障兴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举两面大旗保护资源,提高节约集约水平。一是严格土地管理。坚守耕地 “红线”,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耕地动态管理,坚决遏止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确保我县24370公顷耕地保有量和15035公顷基本农田底线不突破。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制度,加大耕地开发补充力度,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持全县耕地占补平衡。二是严格矿产资源管理。坚持一手抓开发利用,一手抓整顿规范。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专项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全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坚决取缔

5、非法采矿活动,实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根本好转。保障发展,力促经济竞进提质。一是发挥规划引导作用。严格执行新一轮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充分发挥规划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管控作用。二是切实加强供地管理。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年度计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的引导控制模式,优先保障县重点项目用地。同时,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三是合理配置矿产资源。控制开采总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增长与全县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并得到有效调控,到2015年全县矿石指标控制到370万吨。根据打造百亿磷硅化工和石材建材产业要求,从矿权设置手入,促进优势

6、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尤其是加大对兴发集团的支持服务力度,借助兴发实力,深化和带动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拓展找矿区域,争取找矿大突破,为全县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土地矿产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配套与协调,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和强大的政策合力,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立足三大创新创新工作思路。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对土地矿产资源供应总量、布局、结构和时序进行适时适度调节,充分发挥土地矿产市场配置基础性作用,支撑县域经济质变。主动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定方向、定地位、定措施,以实施土地矿产精细化管

7、理为途径,实行重心下移,努力实现服务与监管的统一,做到在服务中严格监管,在监管中优化服务。严格工作考核,将国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指标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一票否决”管理。健全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创新服务举措。积极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在“双保”工程上下足工夫,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努力使国土资源工作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助推器”。以便民、利民为主线,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土地矿产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矿产保护、土地矿产资源市场管理动态监管网络及资源保护数据库,完善网上报批、网上交易、网

8、上办证功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和水平。加强对审批程序“批前、批中、批后”监管,推行业务工作联合会审制度,规范办事行为,实现业务工作办理科学化、规范化。对民生项目、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等建立“绿色通道”、 优先办结,实现高效服务。创新监管机制。严格执法,关口前移,始终保持对土地矿产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充分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矿产调查和“一张图”数据成果,建成集土地矿产“批、供、用、补、查”为一体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三维工作格局,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为抓手,健全和完善违法预防机制、动态巡查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加大土地矿产违法案件查处问责力度,切实维护国土资

9、源管理开发利用正常秩序。突出四项重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实现勇争先进县目标的关键时期,资源保护与发展压力愈发明显。为此,要重点突出项目用地保障、地灾防治、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四项重点,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气场,聚合发展能量,推动县域经济竞进提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一是突出重点保障。深化差别化用地计划管理,优先支持民营经济创业园、五大百亿产业、三峡后续工作、旅游、城乡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项目用地需求,确保实施项目迅速落地。加快土地征收,加快推进黄粮、平邑口、大礼等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建设项目向园区集中,满足项目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争取把兴发集团用地指标单列保证。二是严格供地政策。坚持

10、以“亩产GDP论英雄、以税收贡献比高低”,严格执行用地标准,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到2015年末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95.31平方米。三是拓展用地空间。捆绑建设资金,通过增减挂钩、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国有闲置河滩筑堤造地等方式,储备项目用地。同时加大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用地储备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留足用地空间。夯实地灾防治基础。一是编制完成地质灾害规划及防治方案、应急预案,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二是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搬迁避让工程和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治理规划项目,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按照分级分部门管理原则,进一步

11、明确地质灾害责任主体,明确防灾减灾责任。健全队伍、落实经费、配置设施、储备物资、完善装备,全面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水平。严守基本农田“红线”。一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确保全县基本农田总量平衡、面积不下降、质量不降低。二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坚决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和“五个不批”, 实行农村村(居)民建房集中规划制度,严格执行宅基地“一户一宅”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防止“一户多宅”非法转让,牟取非法利益。三是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规范流转程序和流转方式,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化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促进集

12、体增收、农民受益、项目落地。四是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制度。加大耕地开发补充力度,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持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坚持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有机统一,大力开展村庄土地整治,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依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开展县乡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努力实现“5643”目标,即争取5万亩、实施6万亩、完成4万亩、验收3万亩。实现五个突破一是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争取基本农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灾毁耕地复垦、三峡后续规划等方面项目30个以上,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二是用地计划争取实现新突破。用足、用活

13、国家政策,每年争取用地计划600亩以上,并有新突破。同时,通过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增减挂钩、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等工作,多层次、多渠道争取计划外用地指标,储备项目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三是矿产资源利用实现新突破。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现矿山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利用集约目标。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储量、审批,确保水月寺东冲河石墨矿详查、彭家墩高岭土矿普查、高桥龚家桥铜多金属矿详查、南阳镇牟家湾硅石矿普查、后坪磷矿探转采等多个项目实施。四是执法监管实现新突破。以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为重要抓手,铁腕整治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妥善整改违法问题,力争实现“零问

14、责”、零约谈”目标,确保全年用地计划和“占补平衡”指标不被削减。五是土地市场经营实现新突破。在巩固土地市场建设和运营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土地招投标、土地储备交易、土地有偿征收管理等制度和工作程序,大力建设“阳光市场”,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