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相关中药方剂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27998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相关中药方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感相关中药方剂成药:蒲地兰,蛇胆川贝液,小柴胡冲剂一、小柴胡汤: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 大枣擘,(12 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主治:1) 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舌苔薄白,脉弦者。2)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加减(I) 呕逆加生姜、陈皮。柴胡(2) 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3)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2、4) 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5) 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6) 虚烦加竹叶、粳米。(7) 齿燥无津加石膏。(8) 痰多加栝蒌、贝母。(9) 腹痛去黄芩,加芍药。(10) 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II) 心下痛,加青皮、芍药。(12)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13) 本经头痛加川芎。(14) 发黄疸加茵陈。方义(1) 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 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2) 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

3、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变化方(1) 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汤(崔氏),治同。(2) 本方加陈皮、芍药,名柴胡双解散,治同。(3) 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4) 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 证未去者。(5) 本方除黄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 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6) 本方去半夏、人参、姜、枣,加桂枝、干姜,花粉、牡蛎,名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伤寒汗下后,

4、胸? 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亦治疟发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7) 本方去半夏,加花粉,名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治往来寒热而渴,及劳疟。(8) 本方去柴胡、黄芩,加厚朴,名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9) 本方除半夏,加当归、白芍、大黄,名柴胡饮子,治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亦治 疟疾。(10) 本方加羌活、防风,名柴胡羌活汤,治瘟疫少阳证。(11) 本方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汤,治春嗽。(12) 本方合平胃散,名柴平汤,治湿疟身痛,身重。(13) 本方加青黛、姜汁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及热嗽。(14) 本方一分,加四物二分,名

5、柴胡四物汤,治妇人日久虚劳,微有寒热。(15)本方与四物各半,名调经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方解】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 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 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 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 克,栝楼根12 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 克

6、;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 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 加茯苓12 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 味子5克,干姜5 克。【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 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 奏和解少阳之功。二、银翘散:组成:连翘一两(9g)银花一两(9g)苦桔梗六钱(6g)薄荷六钱(6g)竹叶四钱(4g)生甘 草五钱(5g)荆芥穗四钱(5g)淡豆豉五钱(5g)牛蒡子六钱(9g)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

7、,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 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 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改作汤剂,水煎服;亦可制丸剂或散剂服用)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数。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机温热邪毒外袭,卫表郁闭,肺失清肃。辩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配伍特点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制性存用。临证加减流感初期,加大青叶、蒲公英、板蓝根;麻疹初期,加蝉蜕、葛根、升麻。功效辛凉透

8、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现代运用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还常用于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三、桑菊饮 【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 芦根( 6 克)【方诀】 桑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用法】

9、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制作方法:首先将夏枯草、桑叶人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再将夏枯草、桑叶人锅煮半小时,最后加人 菊花煮 3 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方剂论述: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受邪轻浅,所以身热不甚,口微渴。因此,治当辛以散风,凉以 清肺为法。本方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 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是作使药之用。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但药轻力薄,若邪盛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法选药。临床应用: 本方长于宣肺

10、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均可 加减运用。若痰稠难喀出者,以瓜蒌皮、浙贝母以清肺化痰;若痰中带血,可加白茅根、生藕节以凉血止血;若 伤津口渴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热邪较盛气粗而喘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胃之热。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加牛蒡子、土牛膝可治急性扁桃体腺炎。 桑菊饮【来源】温病条辨卷一。【组成】杏仁6克 连翘4.5克 薄荷2.4克 桑叶7.5 克 菊花3克 苦梗6 克 甘草2.4 克 苇根6 克 【用法】用水400 毫升,煮取200 毫升,日二服。【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加减】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6 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 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 粉,运用: 1本方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对于风寒咳 嗽,则不宜使用。方中主要药物均属轻清宣透之品,故不宜久煎。本方临证加减运用2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犯肺之轻证者。 注意事项1本方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为原方加减。 2本方药味均系清轻之品,不宜久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