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测评简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27768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测评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测评简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测评简报1. 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有什么收 获 答:通过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我 发现我在信息技术“技术素养”、“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 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方面勉强及 格,所以我要在相应专业方面多学习、多研究、勤请教。也让我明确 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此次培训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不至于盲 目学习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我认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着重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层次性是 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之间师资状况的差 异。不顾及实际情况,对教师培训统一标准和要求,不仅违背教

2、育规 律,还会加重教师负担。阶段性是指对教师的培训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应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问题制度化、常规化。同时也应要求学校领 导应给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对教师所承担工作重要性和艰 巨性的理解,真正关心教师的成长。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包括哪几个 一是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二是要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全员培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到 2017 年底完成全国1000 多万 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测评,以

3、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四是要建立教师主 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 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3. 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解读怎样评价一、提高思想觉悟,投身网络研修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把积极把握本次学习作为自身能 力素养的提升机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踊跃参加研修活动,积极分 享自己的成果和反思。养成浏览学员们制作的简报,拜读同行中的优 秀文章等。二、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学员们的交流,积累更多的经典教学案例,针 对每个案例,自己和大家一定要各抒己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学 会要从多种角度看问题。更

4、重要的是,积极参加不同形式、不同类型 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学会使用媒体播放器播放流媒体、接收因特 网,懂得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模式、 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学以致用,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培训学习,要认识到了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 彩鲜艳的对象,才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电教媒体手段 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量增加相关知识,开拓学 生的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和能

5、力,利用超文体的结构 形式,在各内容间实现交叉跳转,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和等级, 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设立课堂聊天室,通过 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在讨论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看法,使教学更具 有交互性,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认知的发展。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析报告怎么写 必修课的学习让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也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听说过微课程,以为微课程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小段,通过培 训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竟是井底之蛙。现在我不仅明白了什么叫微课程 知道了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程,更明白了微课程在未来学习中的重要 性,也激起了我认真学习和培训的热情,以使自己能跟上

6、时代的步伐, 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以之外,我还学到了图片、音频、视频的一些使用技巧,学会了制 作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并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 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良好。5.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评价作用 传统的评价机制已不适应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我们要运用新的评价机 制来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得到教与学的双赢。新的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学习成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 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结合实践,主要论述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 各种评价方法。关键词:评价教学信息技术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 部分)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

7、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这一论述对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也要求我们在平时教 学中,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综合使用多种 评价方法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利于全面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使用各种评价 一、评价的重要性(一)新课程需要新的评价体系原有的教育评价体 系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关甚远,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过于重视知识与 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这就要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8、。(二)教学决策需 要新的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出大量的决策。譬如: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是否做好了接受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准备;我的教学效率如何等 等,这些问题都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型的信息。那么, 怎样获得这些信息呢?我认为仅仅依靠客观性试题、纸笔测验是远远 不够的,因而就需要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出现。二、评价的定义及目的(一)评价的概念评价:在获取关于学生表现 的信息时所使用各种方法的总称。它包括传统的纸笔测验、开放性问 题(如论述题)以及对真实性任务的操作(如上机实习)。评价是评定学生学习及发展的质与量的全过程,既要考查学习结果

9、更 要考查学习过程。(二)评价的目的根据评价的定义,我认为:评价 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盲目地收集并堆 积有关学生的信息,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 评价看作是为教学决策收集信息依据的过程,并且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使用评价,不但要评学生的学,而且要评教师的教;不但要评学 生学得怎么样,还要通过评价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不但要评教师教 得怎么样,还要为教师以后怎么教提供依据。对此,我将评价的目的 大体总结如下:1、测试和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2、促进学生的发展。3、改进教师课堂教学。4、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评价的方法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

10、教学 目的与目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评价和选取评价方法 时首先要考虑期望通过评价得到什么信息,是知识、理解、应用、思 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直接地将评价与期望的学习结果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讲,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理论测试、上机考核、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电子档案袋或观察等方法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 这些方法由于侧重点不同,评价所反映的内容与操作手段也会随之不 同。(一)理论测试与上机考核相结合来测试知识与技能地掌握情况根据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要求,不仅要理解有关概念及特征,还要熟练掌握 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不仅要 有

11、理论测试还要进行技能考核。理论测试适合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主要是考查学生 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却不能很好 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上机中考查学生的上机技能。实际这 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上机考核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反过来说,理论测试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还对以后上机技能操 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知识基础。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 中,不仅仅是语法、算法的理论掌握,还要求设计的程序能在具体环 境中的真实性运用。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学生一个真实性环境,来体现学生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归纳出算

12、法与程序设计应用的一般规律6. 莆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活动一栏 怎么得 莆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活动一栏怎 么得分怎么完成不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 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 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 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 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

13、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就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 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 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 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 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 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

14、,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 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 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 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 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 员培训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 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 50 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 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 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 人才培养计划”

15、、“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 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 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 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本地区项目和资源,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 推动各地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重点加强中小 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 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 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 中小学校

16、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 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 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四、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 模式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 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 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 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 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 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五、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 资源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 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 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