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2771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练习1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年龄段1823岁2429岁30岁以上观众的人数比33%42%25%(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

2、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案】 (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2)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阅读会让你的人生活在丰富里,终身受益不尽,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阅读的力量”是具体而深刻的。它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给我们成长的力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述的内容,可知最后一句要介绍的是见字如面收看观众的情况,“

3、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说明观看者众多,那么“而”要表现的则是出人意料的结果,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见,收看者大多为年轻人,将这一主要信息用简洁、准确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2)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内容,围绕着“阅读”这一中心,表述出阅读给人的不同作用即可。如: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具有抗争恶俗的力量等。 故答案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 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阅读会让你的人生活在丰富里,终身受益不尽,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阅读的力量”是具体而深刻的。它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使我们的精神得

4、到升华,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给我们成长的力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表述。这是一道开放题,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内容,围绕着“阅读的力量”这一中心,表述出阅读给人的不同作用即可。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请解释漫画中“亲情价”的意思,并探究“亲情价”背后的原因。 【答案】 “亲情价”是向父母报告物品的价格时,不管有多贵,都以大低于真实价格的报价。这样报价格是考虑到父母亲比较节俭,怕他们听了真实的价格心疼。报低价格可以让父母开心,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亲情和孝心的体

5、现。(怕他们责怪自己乱花钱)。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理解好,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亲情价”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如漫画中的“亲情价”,就是指一种东西不管多贵,在告诉父母的时候,一律低价。目的是让父母开心,“亲情价”体现出的是亲情和孝心。 故答案为:“亲情价”是向父母报告物品的价格时,不管有多贵,都以大低于真实价格的报价。这样报价格是考虑到父母亲比较节俭,怕他们听了真实的价格心疼。报低价格可以让父母开心,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亲情和孝心的体现。(怕他们责怪自己乱花钱)。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

6、求考生读懂图画,理解画面内容,注意画作的寓意,结合画作的文字进行表达。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3七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律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

7、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一词删除。(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一词改为“_”。(3)【助人为乐我践行】有一同学学习成绩较差,性格也很孤僻,且做事畏畏缩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你会如何劝说他让他自信起来? 【答案】 (1)示例1: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2: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2)没有;执行;履行(3)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之处,需要你细心发现。只要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学

8、习,多从朋友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你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要围绕主题“环保法普法宣传”活动拟写作答。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如:加强环保意识,守卫美好家园。 (2)句“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否定词语的滥用,致使语句表意相反,不合逻辑,去掉“没有”。句“执行”与“责任”搭配不当,应该把“执行”改为“履行”。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XX同学);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从帮助其树立信心的角度来劝说,并要给予鼓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

9、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 示例1: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2: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没有;执行;履行 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之处,需要你细心发现。只要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多从朋友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你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求结合题意注意对宣传语的理解和运用,要围绕主题进行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本题考查考

10、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主题,注意语言要得体,连贯和简明。4文学文化常识。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和_ 大学 _合称为“四书”。 (2)请根据名字特点给张家兄弟排序(请填字母) 老大:_ 老二:_A.张仲勋; B.张叔勋; C.张伯勋; D.张季勋【答案】 (1)中庸;孟子(2)C;A 【解析】【分析】(1)“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在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是: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据此可知,张伯勋是老大,张仲勋是老二。故答案为C和A。 故答案为:中庸;孟子; C;A。 【点评】

11、本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5古人的名字里隐藏着很多玄妙的秘密。 (1)孔子,字仲尼。根据孔子的字,你可以推测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_ (2)名字的梗也能与论语撞上,你说是不是很有缘?请从下面三位名人中选取一位,说说他的名字出

12、自论语中的哪句话?A陈省身 B.任贤齐 C.苏有朋【答案】 (1)二(2)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B;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析】【分析】(1)古代兄弟之间依照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2)从“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明确问题的答案,作答时要完整、准确。 故答案为:二 A;曾子曰:“吾

13、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B;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

14、,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材料二: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1)请你任选材料中提到的一位作家,写出这学期我们品读了他所写的哪篇文章。 作家:_ 篇章名称:_(2)请你就材料中的两种读书法任选一种,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 (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2)如鲁迅的“跳读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解析】【分析】(1)鲁迅和老舍都是著名的作家,课本中也学到过他们的文章,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猫等。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 (2)无论是“跳读法”还是“印象法”,说明其阅读中的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 如鲁迅的“跳读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注意积累,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