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27090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论述题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斯巴赫备忘录 西班牙内战后,希特勒于1937年11月主持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这次会议由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会后整理出一份备忘录,通称为霍斯巴赫备忘录,全面阐述了德国未来的侵略扩张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先大陆,后海洋”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一个“大德意志”作为核心,主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北部的但泽走廊;第二步,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霸权,作为称霸世界的基础;第三步,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霸全球。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为处置德国和解决对欧洲及其他问题的安排,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

2、举行会议。会议过程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中国虽未参加会议,但这份由美国起草的美、中、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在发表前已征得中国的同意。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同时宣布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等基本原则。苏联对日宣战后,也签署承认波茨坦公告。1、20 世纪初,国际格局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试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帝国主义国家三对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3、试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内部矛盾。凡尔赛华盛顿

3、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其内部矛盾是:关于战争的罪责问题,它激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强烈复仇心理。 凡尔赛体系的领土安排,实际加强了德国的地缘政治的潜在战略优势。 美国退出欧洲政治并拒绝参加国际联盟,是后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及时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苏联的根本排斥与敌对,失去了在东方钳制德国的这一最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实际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潜在军事战略优势 。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问题。 具

4、有反人民性,把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作为战利品在战胜国之间瓜分。 4、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是怎样解决的?1) 战后,法国企图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以削弱德国,英美则希望吧德国变成其商品倾销市场,希望德国经济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以牵制法国。2) 面对德国“鲁尔危机”和法国财政困难,美英开始操纵德国赔款问题,“道维斯计划”为德国为德国经济制造了条件。3) “杨格计划”大大缩减了德国赔款问题,使德国收回一些经济上财政上的主权。4)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财政困难,美国担心德国经济崩溃会影响欧洲政治经济秩序和投资利益,颁布“胡佛缓债令”各国被迫接受。5) 1932年洛桑协定后,德国不再支付赔款,希特勒上台

5、后干脆取消赔款义务。德国赔款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德国赔款问题的最终解决,是美英扶徳抑法政策的具体反映。是主要战胜国之间矛盾加深和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是美国维护其欧洲利益的具体体现。5、苏俄是怎样实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苏维埃政权的建立,遭到国内被打倒的阶级敌人的疯狂反扑和国际上仇视社会主义的协约国帝国主义的进攻。为了在极端困难的境地下战胜国内外敌人,苏维埃政府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实施的一种应急性措施,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均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战争形势下,这种

6、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在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推行该政策,并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途径,则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国家经济政治造成了不利影响。实践证明,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农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统一农业税”;允许雇佣劳动力;工业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私人办企业商业国家垄断外贸制和国内自由贸易制,鼓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取消普遍劳动义务制。新经济政策的效

7、果:全国谷物收获量大增;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产量都有增加,其中日用工业品增加最为显著;财政状况根本好转。6、简析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成败。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容:第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二,要利用行政手段从内部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资金来源:一是国有企业的利润,二是征收农业税,三是号召人民节衣缩食,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成果: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 存在的严重后果:片面发展重工业所导致的轻工业和农业的长期落后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而出现的产品质量低劣、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和国家资源大量浪费 。农业集体化:内容:把分散的小农户变为以

8、公共耕种制为基础联合起来的大农庄,转到以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把小的以至最小的农户联合为以公共的互助的集体的耕种制为基础、利用农业机器和拖拉机、采用集约耕作的科学方法的大农庄。依靠贫农、巩固与中农的联盟、坚决反对富农 。存在的严重后果: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应遵循的自愿和逐步的原则,采用行政命令和威胁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使农民失去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农民的经济利益被忽视,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由于超经济手段的介入而走向畸形。 使得苏联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问题重重,严重阻碍了日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7、简析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 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9、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

10、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技术革命二、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并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个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潮。与此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工作的加强,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广阔市场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

11、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增长。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8、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后果。第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急剧尖锐化,阶级斗争日益激烈。 第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也空前严重。 第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第四,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第五,导致国际格

12、局发生急剧变化,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9、简评罗斯福新政。l 从理论上说,罗斯福新政是政策实践中的凯恩斯主义。l 从思想渊源上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进步主义传统的产物。l 从经济上说,新政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美国经济。l 从政治影响看,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解除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l 从国际影响看,罗斯福新政开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10、简析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第一,广大小资产阶级成为纳粹运动的群众基础。第二,魏玛共和国先天不足,资产阶级政党力量薄弱。 第三,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反纳粹运动的力量。 第四,大资产阶级与国防军看到纳粹党所拥有群众基础,希望利用它来挽救德国的经

13、济与政治危机。 11、简述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三种力量共存: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 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12、试论英法绥靖政策及其根源。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具体地说,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它的实质是“力求无原则地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的无厌欲望,对他屈膝投降,成交立易,希图以此息事宁

14、人”。是英法两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姑息纵容的政策,它们把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苏联,这使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l 经济根源。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处于经济大危机年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全球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英国,损失惨重。经济危机造成了内部的财政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无力重整军队,扩大军工生产。财政危机是英国政府在外交上对德意采取绥靖政策的重要原因。 l 政治根源。英国处于衰败后软弱的政治地位是推行绥靖政策重要原因。一战后20多年,英国经济却一直处于衰落和不稳定状态。战后英国已失去了

15、金融霸主和海上霸主的地位,由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失业人数长期保持一、二百万人。因此,英国统治阶级也不敢侈望战争会给它带来更多的好处,相反却担心战争会动摇它的霸主地位。英国的这种状况,决定了它对外是尽可能维持现状,尽可能避免发生国际冲突,以牺牲他国利益或作出小的让步,来维护他的霸主地位。l 思想根源。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成为英国避战求和,最终走向慕尼黑的又一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财政经济一片紊乱.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又面临着战后社会的混乱、住房、就业、食品、教育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渴望和平,渴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国内人民反战情绪的增长,发生了群众革命运动。对此,英国政府也十分震动,它更怕新的战争会引起新的革命。为了拖延避免新的战争的爆发,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猖狂进逼,英国仍然是以“绥靖”为宗旨。法国是绥靖政策的追随者。法国奉行绥靖政策原因主要是:(1)法统治集团自一战后害怕德国,不是依靠人民群众,而是片面总结一战的经验,依靠英国;(2)虽和苏联签订条约,但不愿真诚合作,使得苏联及其盟国背离;(3)法国脆弱的战略地位和保守的军事思想,使得法国失去了独立处理欧洲大陆事务的能力。13、1939 年欧洲局势的特点及外交舞台上的四种谈判。一、三种力量:法西斯政权对内实施高压独裁统治,对外积极谋划新的世界战争,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