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26879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系列图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光合作用系列坐标图剖析永川区第九中学校 402160 蒋大英关键词:光合作用摘 要:“光合作用”一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检测的重要方式是以五花八门的图形形式呈现,从有关光合作用众多图形中擒出“图首”光合作用日变化图形进行全面剖析,再变式、拓展,便可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应用游刃有余。全日制高中生物第一册“光合作用”一节中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版面并不多,过程看起来也并不复杂,但知识的渗透力极强,是检验学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切入点,是历届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单与之有关的坐标图就千变万化。面对众多图形,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笔者做了如下层层推进的教学尝试:光合作用基本图形教材P5

2、6页“习题三”中“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图”是光合作用众多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教师一定要将此图向学生讲透。实际剖析过程中,常常是把题中的时间由白天延展为一昼夜(假设呼吸作用速度不变),即:1夯实概念:实际光合作用量:用CO2固定量、CO2利用量、O2的产生量、有机物合成量等表示。净光合作用量:用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等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指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如图中C、D两点的净光合作用量分别为0、d,实际光合作用量分别为a、(d+a)。2图形剖析:1)曲线上主要点的含义:A点对应值a是无光条件下CO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C、G点对应时刻光

3、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E点成因是气温太高,气孔关闭,直接导致暗反应减弱,光合作用减弱,E点在晴朗的夏季明显,阴天、春冬季节一般不存。一天中光合作用从b时刻开始, h时刻停止。故一昼夜中G点对应时刻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D点对应时刻单位时间内有机物合成量最大。曲线上任意一点值(分正负)加上A点值(正值)表示此时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小。2)曲线上主要区间含义:AB、HI对应时间段只进行呼吸作用,BH对应时间段才有光合作用的进行,其中CG对应时间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农作物积累有机物。BC、GH对应时间下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故若是大棚种植作物,棚内6时许CO2含量最高,O

4、2含量最低;18时许时CO2含量最低,O2含量最高。3)四个面间含义:S1+S3+S4可表示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S2+S3 可表示一昼夜实际光合作用量。S2可表示白天有机物积累量;S2(S1+S4)表示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此值大于0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3.知识应用大棚种植农作物,夜间适当降温,使S1、S4减小,或白天采取适当增加人工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措施,使S2增大,以增加农产品产量。基本图形变式1一昼夜O2的释放量图。光合作用过程中由于CO2的吸收量与O2的释放量相等,故图形与图1一致,各点、线、面含义与图1相当。2光合作用强度、CO2吸收速度与光照强度关系图形剖析:图2中依

5、据光照强度为C时,CO2吸收量为0,即净光合量为0,此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度等于呼吸作用速度;或据无光时,CO2的释放速度表示呼吸作用速度,可知a值可表示呼吸作用速度,与图1中的a值相当。相同光照强度下,两曲线上两点值的差值表示此光照下的呼吸作用速度。图2中C点与图1中C、G时刻含义相当。当光照强度在0C之间时,光合作用速度小于呼吸作用速度,与图1中BC相当。3密闭大棚内一昼夜O2、CO2浓度变化曲线图形剖析:依据06点图3中曲线呈下降趋势,图4中曲线呈上升趋势,知图3为一昼夜棚内O2 浓度变化曲线,图4则为一昼夜棚内CO2浓度变化曲线。B(B1)点、C(C1)点对应时刻,光合作用强度均与呼吸

6、作用强度相等,分别相当于图1中C、G点,故光合作用开始于B(B1)对应时刻之前,终止于C(C1)对应时刻之后。植物正常生长情况下, D点应比A高,同时D1点比A1低,即一昼夜净光合量大于0。 AB(A1B1)段对应图1中AC段,BC(B1C1)段对应图1中CG段,CD(C1D1)段对应图1中GI段。图形拓展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图图形剖析:1)在环境温度逐渐升至B过程中,CO2固定量(实际光合作用量)、CO2产生量(呼吸作用量)都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加强,且CO2固定量增幅大于CO2产生量的增幅,故CO2吸收量增加。B 温度下CO2吸收量达最大值,该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当环境温度逐

7、渐超过B温度时,CO2固定量缓慢增加至最大值,而CO2产生量快速增加,致使CO2吸收量越来越小。C温度是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可见,相对高温更有利于呼吸作用酶活性发挥。2)D温度下,CO2固定量等于CO2产生量,植物既不吸收 CO2,也不释放CO2,农作物有机物积量为0。当环境温度超过D温度时,CO2固定量小于CO2产生量,植物向环境中释放CO2,故要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度不能长期高于D温度。2CO2吸收速度、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中CO2浓度关系图形剖析:1)图6中的a、b 、c点分别表示启动光合作用所需的最低CO2浓度、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所需CO2浓度、净光合作用和实际光合作用达最大值时所需最低CO2浓度(假设呼吸作用速度不变)。2)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若适当提高温度使呼吸作用速度增加,则图中则a点左移、b点右移、c点右移、d1、d2点上移上移;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假设呼吸作用速度不变),则图中a点、b点右移、c点左移、d1、d2点下移。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同CO2浓度下两曲线上两点值间的差值表示呼吸作用速度。参考文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书(必修)生物第一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步步高生物2010年2月第4版-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