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26322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到底要说什么? 内容摘要:在我们的小学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都不是很强,也反映出了思维能力水平不高。知识都是逻辑严谨条理性强的特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语言上的交流外更需要我们思维的创新更加精确。关键词:小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 Abstract: in ou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n general are not very strong, but also reflects the thinking ability level is not high. Know

2、ledge is the logical rationality and strong features, in our classroom teaching besides language and we need more of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is more accurate.Key words: Pupils languag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翻译结果重试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 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 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 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培

3、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开始抓起。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语言表达。有时肢体语言也可以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小学生在多方面都需要从零开始培养。由于当前网络多媒体的普及化以及多媒体教学使得文字上的交流更多了些,语言沟通反而越来越少致使小学生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陷入“囚徒困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运用语言表达已是必不可少,儿童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规范和培养,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的成长 生活 学习都是有益的。那么如何在小

4、学时期进行语言培养?一、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具体过程 1、个案一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孩子们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要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 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孩子直接观察,给孩子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给他们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

5、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孩子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孩子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孩子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等等,学生列举了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他们的兴趣很高。 图画读物也是小学生的精神粮食,是孩子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小学生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先教孩子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先

6、看页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看完后,请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如此,学生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孩子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他们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孩子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学生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给他们讲,让他们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 给孩子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

7、样的。如给他们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孩子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他们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他们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他们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他们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他们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他们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愿意讲出来。当孩子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他们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孩子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

8、密,小学生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他们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孩子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孩子说的机会。学生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他们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孩子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他们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他们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

9、握得快,说得好。他们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小糊涂神。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小糊涂神的书。并让他们反复说两遍。这样,孩子渐渐地就会说了。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针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1、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理解是表达的基

10、础,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2、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在这个方面教师的语言应做表率,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有些教师偶尔也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3、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

11、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高年级则可要求学生逐步运用语言准确、简练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三、教孩子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孩子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他们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

12、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孩子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

13、望,不骂人。 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等。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了。 另外,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

14、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语言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体味与观察,会说话与好的表达能力可突现出某个人素养 。只有与人交流才能够让别人认识自己从而认识周围更多的人。 学会交流、学会生活融入大自然不为别的只为活在不同中。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期。3 李文娟、郭香萍,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高效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周海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青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中华书局1963年版。6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7 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48年版。8 李雪娟,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几点思考,科教文汇,A,2009年2月版。浅谈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你到底要论什么?提高和培养有什么区别?澄清问题和基本思路,然后组织材料写作。除了加油努力,你别无选择。和郭玉欣、刘英等商量请教并参考一下她们的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思路与方法,尽管她们的不十分完美,但值得你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