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26039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2.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3。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4。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5。本地种质资源:主要指原产于本地或养殖很久地方品系或品种,它的特点是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6.引种驯化:多数引种对象引种到一个地

2、区以后,一般不需要驯化,因为引种对象在培育过程中已经具有适应引种地区的性状,但有些品种的适应的范围小,或者是地区间环境差异较大,跨国跨地区的引种就需要驯化过程,这种驯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新的品种.7。质量性状: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8。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育的子代表现型平均值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9。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10.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挡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

3、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11。后裔鉴定:又称后裔测定,是根据繁殖亲本后代的质量来评定亲本的种用价值的选择育种技术,其突出优点是能迅速判别亲本的基因型.12.Hertwig effect:通常伴随着对精子的放射线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13。混杂现象:指品种内具有了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得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或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14。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15。基

4、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16.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17。遗传漂变:是指一个小群体脱离原群体或与原群体发生生殖隔离几个世代后的遗传变异.18.杂种优势率:即杂种优势大小的表示方法,是指在某一性状上,F1的计量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19.多倍体品种:20.退化235:是指由于品种原先具有的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21.独立淘汰法77:也称独立水平法或限值淘汰法,即将所要选择的各性状分别确定一个

5、选择界限,凡是要留种的个体,必须同时超过各性状的选择标准,如果有一项低于选择标准,不管其他性状劣程度如何,均予淘汰。22.分子遗传学标记213: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它直接反映了基因组DNA间的差异。23。选择育种58:简称选种,是根据选种目标,在现有的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24.多倍体育种133: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体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优良品种。25。顺序选择法77:又称依次选择法或单项选择法,是指针对计划选择的多个性状逐一选择,每个性状

6、选择一代或几代,待得到满意的选择效果后,再选择第二性状,然后再选择第三性状等,顺序递选.26。远缘杂交109:是指亲缘关系比较远的生物类型之间的杂交,即起码是种与种之间的杂交.27.水产动物育种学3:是研究水生动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水产养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研究野生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水产动物品种改良,繁育群体生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优良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28.细胞核移植161:指利用精细的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一个二倍体细胞核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或核灭火的卵母细胞或受精卵细胞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像受精卵一样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幼体或成体的技术

7、.29。遗传性别169: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其生理构成表现出的性别,称为生理性别,另一方面则为动物决定性别的遗传基础,称为遗传性别.它是受精时来自卵母细胞以及精子的染色体相互结合决定的,也称染色体性别。30.遗传多态性:在经典遗传学中,是指等位基因的变异,在现代遗传学中,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或是DNA序列的差异.31.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二、填空题1.对象在新的水域中的驯化过程会经历几个典型的变化时期:驯化对象成活期、 形成群体期、 最大数量期、 新旧物种矛盾尖锐化期、新旧物种动态平衡期。2. 造成生殖隔离

8、的原因一般可大致分为 地理隔离、 季节隔离、 生理隔离。3。 鉴定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 染色体记数法、 细胞核体积测量法、 极体记数法、 DNA含量测定法、蛋白质电泳法 。4.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方法包括: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荧光显微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 同工酶电泳法 、 分子标记鉴定 。5.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的染色体分离方式 联合二极分离、随机三极分离 、 非混合三极分离 、 独立二极分离 。6控制鱼类性腺不发育的方法主要有: 杂交、 激素阉割、 人工诱导三倍体、 自身免疫阉割、和 外科手术阉割。7因目的和方法不同,驯化可分为 养殖驯化、 引种驯化和 移植驯化.8.鱼类转移基因技术中外源

9、基因的导入方法包括 显微注射法、 电穿孔法 、 精子载体法、 基因枪法、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组织注射法.9。外源基因结构一般包括: 启动子、 目的基因和 转录终止信号三部分。10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各种指标,将物种受到环境胁迫的程度分为: 灭绝、 自然界灭绝、 受危、低危 。11基因型值(G)可以剖分为 加性效应值、 显性效应值、 上位效应值。12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 人类的有意引进、 人类的无意引进。13。精子的寿命随其能量的消耗殆尽而终结。其能量消耗于两方面:一是运动;二是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如果能减缓精子能量的消耗,就可以延长其寿命。鱼类精液的保存技术就是基于此原理,可

10、以分为 常温保存、 低温保存、 超低温保存三种情况。14.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按来源和性质分为自然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两类。16.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包括: 显性学说、 超显性学说和 遗传平衡学说 三个论点。16。从遗传学的建立,遗传标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表现出4种类型: 形态学标记、 细胞遗传学标记 、 生化遗传学标记和 分子遗传学标记.三、问答题1。根据雌雄功能出现的先后顺序雌雄同体可分为哪几类? 答:所谓雌雄同体,即雌雄两性性腺在在痛一个体中出现的现象,根据.可分为:(一)雌性先熟雌雄同体 由雌性功能转变成雄性功能的雌性先熟雌雄同体类型,生活史中有一个由雌性转变成雄性的过程。

11、(二)雄性先熟雌雄同体 由雄性功能转变成雌性功能的雄性先熟雌雄同体类型,在个体的性腺发育过程中,早期卵巢的发育受到限制,但精巢发育较快。(三)同步性成熟雌雄同体 雌雄两性生殖功能同时存在,并同时具有两性功能,同时达到性成熟。2。为什么说鱼类等水产动物是转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 ?答: 一、鱼类是脊椎动物较原始的群类,从多倍体和雌核、雄核发育较易成功来看,鱼类的遗传可塑性强。 二、从远缘杂交、细胞核移植等实验结果来看,不同种属甚至亚科之间亲和协调都较容易。因而可以认为鱼类的受精卵具有较强的接受、整合和表达外源基因的潜力。 三、与胎生动物相比,多数鱼类、贝类、甲壳类具有怀卵量大、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

12、胎操作简便和易于观察分析等特点。 因此,鱼类等水产动物是进行转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3。转基因鱼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答: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是遵循一定规律演变的.转基因鱼类是由人工创造的,它在养殖和其他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逃逸事件,转基因水产动物作为人工遗传修饰的个体在环境释放后,可能与野生种交配导致外源基因的扩散,改变物种原来的基因组成,造成种质资源的混乱。 转基因物种比其他个体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而某些野生品种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还可能破坏种群生态平衡,并威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4。选择育种与良种繁育有何区别? 58 答:选择育种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

13、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5.引起鱼类远缘杂交不孕性(不兼容性)的原因? 112 答:水产动物远缘杂交中许多组合是不育的,特别是亚科之间的杂交可存活的组合更寥寥无几,其原因包括双亲核型相近程度、基因组大小、核质相容性与核质分裂节奏以及酶的基因座位或表达时控顺序的不同,研究发现,大多数远缘杂交不能成功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属间以上的杂交亲本相容性都很低,由于亲缘关系远,造成生殖细胞之间的不相容,虽然杂种胚胎可以发育,但是发育不正常,引起杂交不相容的原因可能有一下几点: 一、核型差异 杂交亲本的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配对困难,且其等位基因之间

14、在形成合子是不协调,基因调控的紊乱致使正常发育受阻,最终导致死亡. 二、基因位点及基因表达的差异 研究表明,酶的位点随着进化程度而增多,在胚胎后期出现的位点是那些分化历史较短的同工酶,它们表达的时空性也就越强,因此杂交两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父母本的等位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可能不同步或出现相互抑制现象。 三、核质不相容 对两栖类、鱼类、海胆种间杂种等位基因酶研究发现,母本卵母细胞质控制杂种胚胎基因迟滞或加速。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作用机理142 答: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鳞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它能抑制微管的组装,使已有的微管解聚合,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破坏已形成的纺锤体,从而导致核内有丝

15、分裂形成多倍体细胞.7.什么是近交?试述近交的遗传效应?答:遗传学上将有亲缘关系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在水产养殖中,通常简单地将同一祖先6个世代以内的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课本中所指的近交是自交或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 近交的遗传效应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杂合体通过近交可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并使后代群体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和化;近交后代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决定于近交系数、等位基因的对数和近交代数。 二是导致杂合体等位基因的纯合,使隐性有害的基因表现出来,即近交衰退. 三是杂合体通过近交可使遗传性状重新组合和稳定,使同一群体出现多个不同组合的纯合基因型,而且逐渐趋于稳定。 8。简述运用6DMAP诱导多倍体的原理?142 答:是嘌呤霉素的一种类似物,其生理作用是抑制蛋白质磷酸化,通过作用与特定的酶,破坏微管的聚合中心,使微管不能形成。从而破坏细胞分裂,抑制卵细胞极体的形成和释放。 9.引种有何意义?37答:1增加养殖品种2改善原有生物群落3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资源。4提供饵料生物5重新建立鱼类区系6提高养殖效益7充实现有育种资源10.水产动物育种方法有哪些? 4 答:一、选择育种,最基础最原始最常用的方法,包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