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25543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广州市第16中学地理科杨向阳一、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并结合自己对工业生产的一定认识,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 .能判断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3 .通过阅读图表等资料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4 .通过对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区位选择变化的分析,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初步懂得工业区位选择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5 .通过对“厦门PX事件”的介绍,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

2、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培养其作为公民应有的一种强烈的公共意识,也从中认识到我国民主进程的伟大进步。重难点分析:1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2 .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重难点)二、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对工业生产相关知识的简单了解;而且通过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具备了分析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但工业生产活动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能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但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多数学生还不能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材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工业概述幻灯

3、片2工业定义、分类、特点介绍工业基本知识思考回答:工业与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为学习本节内容做知识铺垫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幻灯片3图4.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指导学生阅读图4.1,介绍工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思考回答:工业的投入-产出分别有咖些?培养读图、归纳能力幻灯片4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指导学生阅读图4.2,进行工业区位因素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图中还有进行工业区位因素分类思考回答:图中还有培养读图、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因素哪些未反映出来的其他区位因素哪些未反映出的其他区位因素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幻灯片5-6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指出现实区位就是要去寻找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即主导因素)思考:作为

4、决策者选择工厂区位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具备哪些特点?使学生认识工业区位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主导因素分析幻灯片7教师小结: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也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思考以下工厂应建在什么样的地区?制糖厂、饮料厂、炼铝厂、玩具厂、软件开发公司承转,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兴趣幻灯片89中国制糖制造工业分布图甜菜和甘蔗含糖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原料导向型工业的一般特点思考回答: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导区位因素?培养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幻灯片10中国饮料制造工业分布图对学生

5、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市场导向型工业的一般特点思考回答:我国饮料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导区位因素?幻灯片11加拿大炼铝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动力导向型工业的一般特点思考回答:加拿大炼铝业的分布特点和主导区位因素?幻灯片1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性的一般特点思考回答:玩具厂和软件开发公司的区位?幻灯片13五种工业导向类型比较小结五种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生产特点、主导因素和典型工业部门完成练习小结、巩固比较分析幻灯片14工业区位选择练习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思考回答检测、巩固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幻灯片15-17图4.3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图

6、4.5每冶炼指导学生读图4.3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引导学生读图4.5分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发生的三次变化及其原因读图4.3比较分析鞍钢和宝钢的主导区位读图4.5分析分析钢铁工业培养读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科技进步对工业区位的重要影响五、板书设计: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自然因素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位选择社会经济因素L主导因素分析五种工业导向类型动态分析一科技进步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响。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区位选择发生的三次变化及其原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幻灯片18-20厦门PX事件相关

7、材料展示厦门PX事件相关背景材料阅读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其作为公民应有的一种强烈的公共意识,并使其从中认识到我国民主进程的伟大进步。幻灯片21-22图4.6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图4.3b宝钢区位指导学生读图4.6找出钢铁厂对环境的影响。读图4.3b思考:宝钢位于上海市的什么方位,这对上海市的环境有何影响?如何解决?读图思考并回答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幻灯片23练习:其它社会因素对区位的影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社会因素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还应考虑到一些社会因素和社会效益课堂小结

8、幻灯片24课堂小结进行课堂小结回忆、整理本节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框架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学案来实现!4. 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人教版必修2)学案学习要求:1 .能说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会判断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 .能够联系实际,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综合的思维进行工业区位分析。4 .学会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初步懂得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学习重难点: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2.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重难点)学习过程:

9、工业概述L工业:是指从事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 .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第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3 .工业就其产品性质,可以分为工业和工业两大类。4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生物生长过程不同,工业生产主要是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以及少量的微生物作用(如食品工业的发酵)过程。工业生产不象农业那样受和的严格限制;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图4.1展现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阅读此图思考工业的投入产出分别有哪些?1 .工业的投入产出投入有,、能源、水源等,原料、零部件等1产出是生产过程中有三废(、)排放,其中部

10、分循环再利用。I各种产品。2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参考图4.2)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其他因素: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主导因素分析:从政府或厂商决策的角度看,厂址应当选在花费最低而获得最高的地方。理想的厂址应是:原料和燃料(动力)、劳动力、交通、市场前景的地方。现实区位: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有明显的的地方。读图(地图册P26-27)回答下面问题: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促使其这样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我国饮料制造工业的分布特点又如何?促使其这样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加拿大炼铝业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促使其这样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影响玩具厂和软件

11、开发公司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我们根据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不同,将工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工业导向类型主导因素工业生产特点举例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不便于K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制糖厂、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市场指向型接近消费市场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动力指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等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技术指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练习:下图是某地示意图,如果考虑分别兴建制糖厂、玩具厂、炼铝厂、软件开

12、发公司和饮料厂,找出最合适的地点和并说明理由。2.工业区位因素的动态变化读图4.3,完成1;表项目鞍钢宝钢地理位置交通运输铁矿石来源能源来源消费市场区位选择读图4.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完成下表时间主导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变化原因1800年1900年1985年3.环境、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因素完成下图:决?(2)社会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举例)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海外华人、华侨乐意到家乡办厂工业惯性: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在那里教学反思:地理教

13、学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觉由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已经学习过,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讲解时,可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学习习了主干知识,并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方法,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与学生互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运用演示、观察、体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基本上得到了突破,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突破重难点的时候速度稍快,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思考时间和余地,同时课堂时间把握还不是很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