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24928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家乡新貌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物质生活、精神文化)时间:2013年8月(暑假期间)形式:(不定期)调查采访、访问采访者:MJ 采访对象:武汉市调查问题:在走访过程中,谈论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与30年前相比,家庭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2、 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的实惠?3、 从出生到现在,就个人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在哪些方面有了改善?4、 尽管城市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农村优越,但农村终究得向城市看齐,您觉得农村建设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摘要: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开始实行的,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进行,后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改革开放总

2、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系列标准和准则,成功的造就了我家乡的新面貌。作为90后的我们,无疑不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硕果。而祖辈父辈却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懂得这难能可贵幸福生活的可贵,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经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了解他们口中的“翻天覆地”,于是,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向村里一些年长的人询问了一下:到底这30年来家乡都有了哪些变化。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大致可以看出改革开

3、放30年来,基本上所有的被采访者的家庭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衣、食、住、行、用、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一、衣着方面改革开放前,农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民生活条件非常差,买什么都得靠票,见票给物,就好比买布得靠布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乡人民的收入的增加,市场上的商品逐渐丰富起来,人们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暖”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向“上商场购衣”转变。与此同时,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

4、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逐渐成为乡民的一种追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也盛行起来,村里也有人喜欢在网上淘衣服。以前,大家都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不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现在基本上在我们村里都看不到补丁衣服了,即便特别旧的也不怎么常见,我们家就是姊妹两个,小时候就是“新老大,旧老二”,现在貌似我比姐姐的新衣服还要多,并不是所谓的“爱美”,而是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光照中。二、饮食方面记得在前几年的春节晚会有过这样的一个小品,一位老爷爷向他孙子讲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也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

5、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听村里人讲,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可见,人们是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正因为我们知道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会到社会历史的变迁,所以我们能够从大人的口中得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食物匮乏到温饱得到基本解决再到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以前,鱼肉在村民眼中就是一种奢望,粮食什么的都是自己种植,现在,基本上每餐都会到街上买点喜欢吃的菜回来。如今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健康、营养、卫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食物的营养均衡、粗

6、细搭配、口味清淡也很关键,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三、住宿方面进入我们村里,现在是楼房排排站,之前红瓦房代替了土砖房,现在楼房顶替了红瓦房。当然,楼房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前后都设计了阳台,有的是在二楼安装的落地窗,当然,每家每户所选用的瓷砖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但凡是楼房,每家都安装了防盗门,不仅是为了防盗,同时也是为了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当然,村民被分到的土地面积也比较客观,一般情况下,村民还会在自家房屋后面修建一个庭院,在院子里面养养花,种种菜,就好似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的“小别墅”。 另外,我们村以前许多人养鸡、喂猪,鸡和猪的粪便虽然可以做肥料,但是,地面到处是鸡粪也不雅观,而且还有臭

7、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多,不再养那些牲畜了,这样就还原了农村本该有的面貌新鲜的空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委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户户都接通了水、电,既可以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又可以用上电灯、电话,甚至上网。住房问题得到了改善,乡民们是心满意足,在他们心中,有个温馨的小家,才是最踏实的。四、出行方面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发达的交通,都是空谈,永远走不出去,引不进来,永远只会拘泥于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度。小到一个村,如果没有畅通的道路,那么永远都不能脱贫。道路对出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小孩子上学,大人上街、走亲戚、去田地里种地,都得出门,如果依旧

8、是那种泥巴路,下个雨桥就淹了,那是多么的不方便。听乡民说,以前只要是下大雨,每家每户都得派出一个劳动力去“抗洪”,他们得将泥土装进尼龙袋中填补桥两边的护栏,垒高是为了防止河岸边的泥土冲刷后流失。后来,政府出钱出力,先将街上的公路修好,又来修建各个镇上的桥,最后将水泥路覆盖到各个村,基本上到08年就实现了村村通,排排通。乡民们是喜悦的,因为家长不用再那么担心因赶不及去学校接孩子而让孩子躲在角落里哭泣,现在上初中的孩子都可以自己骑上自行车上学了。当然,交通工具也由自行车变为摩托车,条件特别好的也用上了小轿车。值得一提的是,交通的畅通,也带动了就业,提供了劳动力就业市场。我们村附近有一个地方种植了芦

9、笋,大批的芦笋是要包装后送到农副市场或超市销售的,而这一系列的摘、捆、装,都要人去做,记得前两年暑假我妈妈还去做过零工。道路的畅通,使一些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军市场,也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无疑不是给乡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五、消费品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乡民的消费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多到少、从低档迈向高档的转变,而乡民的生活也也在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过去,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一系列耗电用品乡民用不起,现在,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记得我读小学那会儿,固定电话只有几户人家安装。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固定电话。现在我读大学

10、,才十几年,固定电话基本就在我们村里销声匿迹了,大家都在使用手机了。在还没有黑白电视机的时候,晚上人们睡得很早,亦或是听听收音机,如今,家里都换上了彩色电视机,还用上了数字电视,能搜索到的台更多了,更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酷暑让大家寝食难安,白天大家就吹吹电扇,晚上睡觉就可以开着空调进入梦乡,这是以前的蒲扇远不能及的。热水器也是以前想都不敢多想的,现在已基本普及。富裕了,人们也开始享受生活了。六、思想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昌盛,还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进步。我的父辈,很多人都只是小学或者初中文化,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那时教育资源匮乏,而且每家都养了好几个孩子,温饱都成问题,更何况教育。但在

11、我们这一辈就不同了,即便以前家里再困难,就算是借,家里人也会把你送去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另一方面,毕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上的投资,乡民是绝不会吝啬的。近几年,广场舞也流行起来了,以前,吃完晚饭,一些妇女就会做在电视机前织织毛衣,或者几个人围起来打麻将,现在不同了,她们会去广场上跳跳舞,有的还打腰鼓,一些老婆婆老爹爹还打太极,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要让生活多姿多彩,除了劳作,还得娱乐,还得身心健康。教育理念、劳逸结合等思想的变化,都说明了思想的进步,思想的开放。通过调查得知:改革开放前后,乡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无论从衣、食、住、行、用,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乡民

12、对改革开放的硕果还是比较满意:低保户补助让劳动力少或劳动力低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60岁以上的老人有生活补贴;水库移民的家庭每年也会有补助;“家电下乡”活动,也有13%的补贴;就在前几年还减免了农业税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相当给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使每个家庭不再为学费发愁,甚至还为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这些切切实实的实惠让乡民们很高兴。旧问题的解决了,同时也有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地方路面破损严重却未能及时得到维修,道路的维护管理无法及时跟进;由于家用电器增多,出现了电压不足的情况,电路的重新安装和检修迫在眉睫;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浪费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剩饭剩菜也是最为

13、常见的,要齐力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就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在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新的问题出新,所以如果农村想达到城市那种较高水平,就得在硬件软件方面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村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结语: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在中国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使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兴修水利、修建公路,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群众为

14、本。而它是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它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还得密切联系群众,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关注群众利益和愿望。改革开放是在农村开始实行的,也许是农村比较落后,先在农村试行,针对农村落后的现状着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全面掌握实际,把握多个事实组成的客观实际的综合,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无论是治国还是村改,都得从我们面临的实际出发。党和政府致力于中国实际,使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了极大的实惠。我坚信,党的正确方针和路线必定会把我国治理得越来越好,我们注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