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24665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专业建设规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 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校级名牌专业建设,加强学 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质 量和影响,使我系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建设目标根据专业现有的条件和状况,按照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 各相关要素,不但强化师资素质建设、教学条件与课程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及相关课程不断改革和提高的有 效机制。在深入做好本专业基本建设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本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 之间

2、的衔接配套和整体优化,争取2007年使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大步, 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为申报省级名牌专业创造条件。三、具体建设规划(一)师资队伍1. 人才培养与引进目前全系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 数的71%。教师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硕士以上学历的 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3%,高学历、高职称40岁左右的中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 的1/3,是专业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年轻的教师队伍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增添后 劲。为启动实施我系名牌专业建设,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我们将深挖现有潜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现有部分教师。

3、从我系实际情况 来看,现有教师学历、年龄层次结构均较合理,因此,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我们 的设想是以自己培养为主,引进为辅。自己培养方面:青年教师,以攻读学位的 方式为主,我系现有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但离省级名牌专业建设的要 求还有一定距离。具体建设方案:我们计划在建设期间每年度培养2-3名博士;中年教师,主要以 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目的,计划每年度培养教授和/或副教授1 -2名。人才引 进方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名和课程急需的博 士 1-2名。建设期间第一年度预计自己培养博士 2名,第二年度3名,第三年 度3名,力争到2007年,副教授以上教师比例占80 %

4、以上,青年教师中博士 比例占60 %。2.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 教师来具体实现。他们教学思想和学术水平的高下,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眼界、 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只有一批事 业心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目前,在重点教师培养方面,我系现有“千百十”工程中“百”的教师2人;教 育部骨干教师1人;“千”的教师3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省部级以上先进 教师1人;王凯教授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

5、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先 进教师2人。今后,我系将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外语水 平、计算机水平及开课能力,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素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 设,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必须 遵守学校教学规范,做到认真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体建设方案:争取3年内,有3门课程可以进行双语教学;培育省级先进教师 广2名。(二)教学条件1. 实验装备与教学动物医学专业现有实验室3个,下设18个课程模块,拥有2个CAI形态仿真室、 1个多媒体室,其中基础兽医学实验室1995年通过省级合格评价。现已建成以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生物学技

6、术为研究手段的预防兽医学研究室和模块基础 兽医学研究室模块拥有本学科专业高新仪器设备值164万元;总数(台件)19 件,高新仪器设备占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37%。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开实验数143个,实际开出数143个,开出率100%。实验室开放数3。开放实验室名称:基础兽医大实验室中的家畜病理标本室、动 物组织切片和病理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室;预防兽医大实验室中的分子生物学室 与免疫学室;临床兽医大实验室中的临床诊断室、外科手术室、临床门诊室。具体建设方案:3年建设实验开出率100%;实验室开放率100%;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占实验总学时80%以上。2.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数12个。名

7、称:深圳新龙达畜牧有限公司,增城市畜牧局、开平 市马冈鹅发展有限公司,湛江市畜牧局、斗门食品进出口公司黄杨山猪场、三达 利饲料添加剂厂、东莞市横沥猪场、中山市食品进出口公司白石猪场、花都畜禽 良种繁育场、珠海市兽医防疫检疫站、深圳华宝实业公司、广美香满楼畜牧有限 公司。具体建设方案:加强校内教学基地投入建设,进一步扩大动物医院对社会的服务 范围和影响,完善和强化教学实习、实验基地的各项功能,建立规范系统的管理 制度。努力把动物医院建设成广东省最具影响的动物疾病诊疗、防治中心和规范、 设备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加强校外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密切联系,在原有基地基础上力争建成1

8、2个高校技 术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基地。3.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名称及应用:预防兽医学专业资源库,涉及家畜传染病学、兽 医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免疫学、禽病学、家畜寄生虫 学等六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素材及其习题库和试题库。本项目已在2002年 广东省高教厅电化教学“ 151”工程第一批项目中列为资源库项目,现正在进行, 其中前3门课程的资源已上网。具体建设方案: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应用,力争3年实现90%多媒体教学, 6门课程网上教学。(三)教学管理与改革1教学管理专业建设期间,主要侧重于健全教学文件,科学地制定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9、。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保证有 符合教学进度要求的教学日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验大纲、 实验指导书等要求基本齐全,完善,能较好地执行。2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动物医学专业现有省重点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 程1门。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级建设,注重实效”, 要求所有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的必修课程都须做到课程建设规划,根据各类课程对 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程度以及现有条件,分级分批按一般课程和重点课程开展课 程建设工作,其中重点课程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深、 覆盖面广、学时多的公共课、基础课、主干课或核心课。具体

10、建设方案:教材建设:积极鼓励、支持和组织教师编写高质量的专业教材。 计划3年内主编公开出版教材3本以上,通过教材建设,一方面,及时更新和充 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教师对 教学内容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扩大我系在 国内、省内的影响。3教学改革与研究 专业改革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动物医学专业要适应广东省畜牧业发展和学生 就业的要求,要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新的教学观念。我 们确定了本专业走向21世纪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质、较高 的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11、较强的 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并具有接受高层次 进一步教育的能力和终身自我学习及转向就业的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要力求体现学科发展交叉化、定量化和实证化;大力推进教学方 法与手段的改革,继续推行案例教学、双语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 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加强教案检查、相互听课、优质课评比制度,规范考试命题、 监考、阅卷、成绩管理制度,加强毕业论文评审,严把毕业关。教师要教好课, 不仅要有厚实的专业底蕴,强力的事业心,还要求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实践。 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科研实践的老师,其讲课很少是照本宣科式的单纯传授与灌 输,教师通过教研及科研工作,将研究成

12、果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将大大调 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教学相长,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加大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力度。20042007年间,要将提高教 学水平和加强教学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来抓。要建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 讨制度,定期召开有关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以此推动教师作好教学研 究和教学改革工作,逐步提高本专业教师获得教学研究与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比 重,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水平同其应得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教学水平不 断提高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有效机制。具体建设方案:1)鼓励支持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工作,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 为支持老师进行学术活动,系里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级别的教研课题。计划建设 期内,获得12项省级教学研究立项。2)拔出一部分经费,资助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争取近3年平均每位教 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并选派1 -2名优秀教师参加有关教学会议,扩 大教研视野,掌握教研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