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2447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该反应中所有的物质均是单质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2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aO+H2OCa(OH)2 BH2CO3H2O+CO2CCH

2、4+O2H2O+CO2 DCO2+CCO3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B CD 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3、,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冰雪融化8下列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氦气:He2B氧化铝:Al2O3C氢氧化镁:MgOH2D氯化铁:FeCl29在一定条件下, 甲、 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制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4、气体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1)“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_。(2)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与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反应属于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反应的现象是_,同时放出大量的热。(3)若物质甲与H2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为,则构成物质甲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可表示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5、)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需称取氯化钠_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A10mL B25mL C50mL D100mL(4)取上述溶液10g加水_g,可稀释得到3%的NaCl溶液。(5)若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图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

6、法过程是:第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1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步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 ,化学反应表达式_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1,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红磷过少C、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小博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1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

7、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实验)小余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氯酸钾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1.2g/ 1.2gCuO 0.1g 1.2gMnO2 0.1g上述实验应测 量的“待测数据”是_ 若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_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将实验反应剩余的固体取出后经洗涤、干燥,再次精确称量得到0.1g黑色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_,小余同学认为氧化铜肯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淳同学

8、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淳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第二次精确称量得到的0.1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钾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发现木条很快复燃小淳同学这样做目的是_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评价设计)你认为小余设计实验和实验对比的目的是_; 写出实验反应的表达式_小晴同学学了分子性质这节内容后,改进了书本上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她进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_ ,实验过程中能看到的现象是_ ,小晴同学设计的实验优点_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能不断鼓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

9、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 火焰写出实验中硫磺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_ 你推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 14实验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剩余的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两种物质,为了探究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2)写出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_(3)滤渣的质量为_(4)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80

10、 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填化学式);(5)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臭氧O3 _(2)碳酸氢钠 NaHCO3 _(3)氢氧化钙Ca(OH)2_16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该微观示意图表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A正确; B

11、、该反应中只有氧气是单质,过氧化氢和水都是化合物,故B错误;C、该反应中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C错误;D、该反应中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A。2、C【解析】A、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D、是两种物质反应

12、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睛: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3、B【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B【解析】A、品红溶于水中,过一段时间

13、液体变成了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液体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该实验中无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C、能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将玻璃片抽去,过段时间,两个集气瓶中的气体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6、D【解析】试题分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气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D.考点:实验现象7、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