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24404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审题提分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考语文备考-作文审题提分方法初中生写作,最重要的能力是审题。每个考生都想自己的作文受到阅卷老师 的青睐,获得高分。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 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题目审不清,审题出现跑题、偏题或离题现象等致命性 错误,就像盲人摸象,很难写出优秀之作,作文的得分就比拟低,又何谈谋篇布局、 调遣词句呢?只有先把题目审清、审透,才会防止在大方向上出过失,才能为赢得高 分奠定基础。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 点、范围、体裁等要求,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以便有的放矢进行写作。重 视审题,“瞄准靶心”,三思而

2、后写,确保“命中十环”,是获取高分的一剂良 药。审题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这个能力从何而来?有没有训练提 高的途径?当然有。老师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几个招式,照着这几个招式去练习,相信你 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思维会更加完善。一、扩充题目法。作文题目往往比拟表述简洁,其中隐含或省略了一些关键信息,只有把这些隐含 的信息补充出来,我们才能透彻地理解题目的要求,究竟要让我们写什么。我们可以用扩充题目法来深入挖掘这些信息。比方,命题作文别担忧,我可以的,这是我们班上周写作训练的题目。我们 可以来尝试用问题来扩充题目:围绕“别担忧”扩充:谁别担忧?为谁的什么情况而担忧?围绕“我可以的”扩充:

3、哪些(事例、场景、细节)能表现我可以的?再如,半命题作文()让我走出困境,我们也可以进行如下扩展:我遇到的困境是什么?什么影响和改变了了我的思想?我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 困境来的?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或表现?二、分析词语法。作文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性词语,它们或是具有深刻的含义,或是题眼,对审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第二看字数要求,一般是“600字左右”或者“不少于600字”,考生一定 要写到试卷中标注“600字”的那一行的后面,630字左右为宜。2.审清隐性要求。比方2021年河南卷要求考生“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 或者“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这是考生写作时必须弄清的隐性要求。前者 限定了写作主

4、题,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后者提示写作时要突出哲思,表达自己 对人生、社会的细致观察和睿智思考。再如2021年福建卷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 稿,“用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校园主题演讲比赛”,这便限定了作文 要紧扣这个主题来选材和抒发感情。3,审清行文限制。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如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 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 才能不偏题。一是时间限制,如2021年四川成都卷“写给(三年前/两月后) 的自己”。二是空间限制,如2021年安徽卷提示语中的“高一级学校”限制了事件发生 的地点,可以是高中,也可以是技校、卫校等中等职业学校。三是数量限制,

5、如2021年江苏南通卷“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这里的 “光”是“一束”,而不是很多束,要撷取最刻骨铭心的那一束。四是人称限制,如2021年陕西卷“这,是我的节奏”,题目中的“我”字限 定了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来写。4、审文题的“导语”(提示立意角度、开拓思路选材、情境激发情感、指点行文布局)除了材料作文,有些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目前面会有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 是一定要用上的作文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 情的导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局部,它也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品味“导语”的语言, 揣摩其蕴含的意图,是中考作文题审题的必要过程。下面,我们结合文题,来领会“导

6、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波浪线的局部,即为我们所说的文题“导语” O文题一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 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簧, 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字数500字。(从形式、内容分析导语告诉我们什么?重点是什么?明说了什么?暗示了什么? 既然是指导写作的,就从写作的角度去揣摩、猜想出题老师的目的一一,心思)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架设心灵桥梁”、“独辟 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

7、考生立意的具体侧 面,其核心意思应该是“善于积累,贵在坚持”,题目的立意指向性较鲜明。这篇作文 的关键词是“再走一步”。“再走一步”已经创设了一个情境,即这一步是有难度的, 可能是对自身最大的挑战。此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1、提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 思路。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文题二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 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我在春天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 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

8、勃勃的春天里, 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那么暗示在写作中 如何选材,选什么材。文题三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 舞厅、教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等等,我们也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的。 请以“我从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以叙为主。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 在让考生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见所闻所 感” 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先写所见,穿插 所闻,然后表达所感。

9、练习题1.说说下面文题“导语”中最关键的一个句子是什么?当青春微笑着向你走来的时候,生活也时时给你教益。有那么一次,它让你懂得了 应该珍惜什么。请把题目“我懂得了珍惜”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2.下面文题中的导语暗示了什么?晨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状时,台下会爆发出 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会经久不息;在家 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 掌;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一个道理,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 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以“掌声

10、”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记叙文,要有掌声响起时的场景和心理描写,还要具体写出如何赢得掌声的过程。如作文题那一刻的绽放,“绽放”这个词就是关键词,我们就需要吃透这个 词的意思。“绽放”外表指花朵开放,比喻义那么指那一刻的精彩表现。而且,“绽放” 是个很美好的词语,写作中也要注意表现成长、绽放的精神之美、蓬勃之美。而且,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可能不止一个。比方上题中的“那一刻”,仔细分 析,就会发现,它提示的是作文的详略,我们要把最精彩的描写、最多的笔墨,用来描 摹“那一刻”。如果不能对这些关键词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理解,就很容易忽略掉这些相关的要 求,造成偏题或跑题。在我们的第二次月考中,很

11、多同学就犯了这个错误,没有注意到 “那一刻”,把“那一刻”之前的内容写得很多很拉杂,到了改写“那一刻”的时候, 又匆匆带过了。再如,翻过那座山也是如此。“那座山”,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挫折 等,审不清,就会只拘泥于实际生活中的山。而“翻过”那么对应的是战胜困难的过程, 如果只写困难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写作重点应该放在“翻过”上,也就是克服困难的 过程上。三、“辨”一一辨识类别(常考的作文题形式有四种)文题的形式: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例: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 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

12、声”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全命题作文)想起这件事,我就,题目中的“”要先填写完整,再写成记叙文。(半 命题作文)以“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话题作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管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管 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管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材料作文)(一)审清全命题作文题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包括两种形式: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 作文。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

13、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 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全命题作文题有以下几种形式:L独词式。即作文命题是一个词语,这类文题写作范围较大,题旨有时不够 明朗,如“播种”。此类题目往往条件少,题意隐蔽空泛,写作时在不改变原题 题意的前提下,给原题补加一些新因素,让题旨显露出来,就方便选材立意了。例如2021年山东德州卷作文题,提示语叙说了三件和“眺望”有关的重大事 件:“一百年前,十几个年轻人站在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上,向远方眺望;七十 年前,一群年轻人站在黄沙弥漫的戈壁滩上,向远方眺望;当年,一个年轻人站 在田腾上,透过金色的稻芒向远方眺望;现在,勇敢的你,背起行囊,眺望远方” 并要求考生以“眺

14、望”为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提示,可以明确“眺望”的内 涵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在“眺望”之后添加诸如“风景” “故乡” “历史” 等词语,从“眺望”的本义及引申义出发,向其他方面拓展为“眺望远方风景, 感悟生活之美” “眺望故乡,抒发思亲怀乡的情感” “眺望历史,凭吊怀古,反 思历史” “眺望远方,追求理想,不懈奋斗”2.短语式。即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审题时先分析短语结构,找出关键词, 再确定写作重点。一是主谓短语,如“我想清楚了”,谓语局部“想清楚”往往 是题眼;二是动宾短语,如“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动词“向往”就是题眼; 三是偏正短语,如“微笑着前行”,修饰语“微笑

15、”就是题眼。例如2021年山东济南卷要求考生以“为自己赋能”为题写一篇文章。“赋能” 在心理学中的含义是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能量,使之发挥个人 才智和潜能。考生根据“山水草木,亲朋师长,家国社会”可知能量的来源,可 以是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而且,这种力量一定是积极向上的正 能量,可以是一种鼓励、一种信任、一种启迪、一种典范、一种示范行文中 一定要写出这种力量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写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重点是精神上 和心灵上的变化。3,句子式。即作文命题是一个句子,因其语言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用平实的语言来命题,如“遇到你,真幸福”,审这类题目时必须对句 子进行分

16、解、分析,找出其要素或关键词,理解其隐含在平实语言下的丰富含义。二是用具有比喻意义或象征意蕴的语言来命题,如“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审这类题目时必须理解确定其比喻象征意义,以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例如2021年山东日照卷要求考生以“那粒种子,从未停止生长”为题写一篇 文章。题目中的“种子”,可以实指某种植物的种子,也可以虚指希望、梦想、 信念或某种美好的品质等。写作时,考生赋予“种子”不同的内涵,文章就有不 同的立意。“从未”可以理解为从来没有,强调的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因此题目 可以理解为那粒种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采用追问法来翻开写作思路,如那粒种子是什么?为 什么它从未停止生长?它如何生长?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或启迪?回答 了这些问题,也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