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240969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实践活动: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初三98班2005-11-11【开学科政治课题对琼海古代民居室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组长卢刚组员卢刚、周伯亨、王谊、林月琼指导老师朱才芳、王辉、吴涌课题的缘起琼海,海南省东海岸的明珠,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文化鼎盛,民风淳朴,物阜民丰,在这块膏腴之地,有许多异乎寻常、富有文化底蕴,拥有独一性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建筑学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琼海市境内部分较完好的古代民居室建筑,了解我市古代民居室的建筑文化特点、风格和现状,并通过此了解更多琼海的历史.研究地方文化对当前我市生态村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并陶冶

2、情操、增加个人素质和弘扬地方乡俗文化的精神。并提出对我市古民居建筑物的保护措施。研究内容1 .古代民居的建筑特点。2 .古民居室的管理、维护现状。3 .古民居对当地村风习俗语的影响乃至在当今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有何现实意义。4 .如何如强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研究方法1 .查阅资料(网络、图书馆)。2 .请教琼海通讯记者:3 .走进古代民居室调查了解(实地考察)。4 .向村民咨询(访谈)。5 .与同学合作交流研究。研究现状和可行性1 .我市部分乡镇还保持着有较久历史的古代民居室的建筑。2 .这些古代民居室的建筑风貌保持比较完整,且当地村民对其有一定的维护措施。3 .部分保持着古代民居室的乡村正积极参

3、加生态文明村建设。这些非常有利的条件将为我们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提供极为有研究价值的帮助。活动时间3个月预期成果: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市古代民居室的建筑特点、保存现状,思考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初步提议一些可行性的保护建议。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成员负责人2005年8月3日市职专(图书馆、网络教室)查阅资料王谊、林月琼王谊2005年8月6日巾委大院请教琼海通讯记者王谊、林月琼林月琼2005年8月10日温泉镇逢龙村实地了解、采访全体组员卢刚2005年8月30日博鳌莫村村委会留客村实地了解、采访全体组员卢刚2005年9月15日长坡孟文村委会文屯村实地了解、采访全体组员卢刚2005年10月5日市职专与

4、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并共同分析研究全体组员周伯导2005年10月29日市职专整理研究成果,上交指导教师卢刚、周伯学卢刚、周伯学【调查研究过程及总结】一.查阅资料(网络、图书馆)活动时间:2005年8月3日“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活动地点:学校三楼电脑机房活动成员:王谊、林月琼记录:王谊为了便于顺利着手开展此研究课题,我们通过讨论决定先通过互联网搜索琼海古民居建筑资料,我们找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网上有关琼海古民居建筑的资料比较少:故乡海南海南传统民居(转载).htm琼海市博鳌镇一民居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htm保护海南古民居.htm琼海历史.htm都市里的村庄.htm琼海长坡镇文人之屯300年的奇特古屋.h

5、tm二、请教琼海通讯记者活动时间:2005年8月6日“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活动地点:市委大院采访组员:全体组员记录:林月琼琼海有很多古民居,在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把她们全部调查研究,我们应从哪些地方入手呢!因此我们采访了对琼海古民居比较了解的琼海通讯记者卢业锋:采访摘要:问:您好,我们是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我们想对琼海的古民居进行调查,看了您一些有关对琼海古民居的文章,相信您对此有更多的了解,能简单谈一下吗?答:琼海,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在这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确实有许多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古民居建筑群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文明、琼海的历史,以及

6、对现在所产生的影响,就现在而言,她对我们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在有效保护基础上投入旅游开发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问:我们想对琼海部分的古民居进行了解研究,您能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吗?答:琼海古民居非常多,要全部了解着实不易,对这些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很多人渐之淡忘,真的很可惜,特别象你们这样年龄的知之甚少。你们这样的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希望你们好好的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让更多的同学们来了解我们琼海的这些珍奇的民居建筑,了解琼海的历史。建议你们先了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古民居,如:温泉逢龙的“卢府观察第”、博鳌莫村委会留客村的蔡氏民居群、长坡孟文村委会文屯村的吴家私塾三、实地考察古代民居室弁向村民资询第一站

7、:活动时间:2005年8月10日活动地点:温泉逢龙的卢府观察第活动成员:全体成员负责人:卢刚采访摘要:我们踏着喜悦的步伐走在逢龙土冬,绿意昂然的田野风光我们无心观赏,经过田野里正在秋播的淳朴村民,指引我们来到葱郁翠竹掩饰的卢府观察第,我们找到看管的阿姨进行了解情况:问:这间古室建多久了?答:一百多年了。问:这间古室的形状好象跟我们日常的民居不同?答:是的,她的形状好象一只蓄锐待发的猛虎,我们叫“虎头室”。卢府观察第在当地被称为“虎头室”,该室由东向西,由矮到高,依次是老屋、正室、大厅、前厅。前厅面向西方的广阔田洋敞开大门,两侧分别依附着小房。整个结构隐合一只蹲伏在地上,畜势待发的猛虎。按传统的

8、居民应是后高前低,前厅不能遮正室,而卢府观察第恰恰相反,正室比前厅矮。正室被前厅和两旁侧房遮掩得严严实实。据说,老屋建于清朝,多年后,其主人经风水先生指点才续建成了今天的规模。其室三代均获前清朝廷诰封二品资政大夫官衔,“资政大夫”的牌匾现今还高悬于前。“虎头室”的子孙自20世纪初起全部旅居海外,房室多年失修,墙瓦爬满青苔,连木椅、镂花屏风也隐隐地长上了青苔。如今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也只是前厅的大门了,而大门也是后期修葺过了的。大门顶上原有“观察第”的木牌匾,文革时遭受毁损,现今这三个字是瓷砖陶字。“观察第”牌的上部,也就是眉槛下是画工精美,彩色未裉的双龙抢珠图案,从色质和稍长青苔的痕迹看,应是原品

9、。“观察第”尽管破败,墙壁桌椅也已斑驳,但步行其间,清幽而不失恢宏。可以想象其室其人当年鼎盛时期的贵重荣华。第二站:活动时间:2005年3月25日活动地点:博鳌莫村村委会留客村的蔡氏民居群活动成员:全体成员采访摘要:进入留客村,当真是万木森空,藤葬交拥,心随景迁,情随画移,人自醉了一半。在这似醉非醉之间,白沙铺就土路已蜿蜒在身后,村庄掩映在一片茂盛的绿丛之中,雾气然然,云蒸霞蔚。我们看到了以青砖绿瓦为基调的质朴乡村中散落着四幢土洋结合,犹如城堡的砖瓦楼房,这就是始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华侨之家。当年许多在海外发迹的华侨为把根留住,纷纷回乡大兴土木,其中一幢宏大的高楼深院格外印人注目。这就是蔡氏

10、祖居。在路边我们看到了村规村训的宣传栏,可村民村风非一般。旁边立有一碑是为琼海市文物单位对该村蔡家祖居立碑保护,定为“琼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背书“保护范围:以蔡家森先生民居为中心,东至17米,南至(韩新元园)20米,西至(陈士烈家)29米,北至56米,西北至公路90米,面积10700平方米。2004年初,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部分镜头曾在这里拍摄。几经辗转,我们找来现任管家韩新元为我们讲解:问:这间民居怎么象南洋的建筑?答:她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富商蔡家森从南洋用船运回材料,请印尼好友设计,因此是一间中西给合的建筑物。问:她建于什么时候?答:1934年。问:她的门窗真多!答:50间房,80道门

11、,称为“百门地主宅。”蔡氏祖居由祖籍该村多年行船的印度尼西亚华侨富商蔡家森于1934年,他请同处印尼的福建籍好友设计,花费了“四大箱”光洋,所用建材都是从南洋精心选购的彩色花纹地板砖、“红毛灰”水泥、坤甸木、母生等上等木料,专门雇请军队护送回来,还特地聘请了一位万州籍工匠督工,历时一年有余建造。蔡家森住宅占地约3亩、建筑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外观酷似一座城堡,由两进堂屋,两侧廊房以及前后庭围墙环抱而成,环形结构十分紧凑牢固,两侧廊房被上好的厚木板隔成二层,分别作为卧房、书房、厨房、厕所使用,外墙由三层和四层的青砖砌成,大门两侧楼梯间均暗藏有射击孔,以防盗贼侵袭。蔡宅共有房间50间,80道门和

12、116扇窗户、5座楼梯,而被村人称为“百门地主宅。”。每层有居室、厨房和近似现代的卫生间,布局相当前卫。高8米的客厅“济阳堂”为典型的越层厅堂,中式的坤甸、红木桌椅摆放的整齐有序。厅堂上部则是海南供奉祖先牌位的传统密闭式“公阁”,由于厅堂较高,烧香祭祖要用专用的梯子上下。蔡宅是一幢浓郁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方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使用西方的方、圆、弧等浮雕图案。堂厅门廊的顶上的正中高处雕塑着两朵莲花球,两双吉祥品,就好像一条主线,贯穿海南千年文明的历史。当它在豪宅上出现时,便给

13、海南赋予了许多沉淀的岁月深处的记忆。前庭和后庭的四周都分别有带拱券的两层环廊相连,起到遮光挡风蔽雨的作用。四周有高耸的围墙,宅前两角有角楼,两侧墙角各建有一个圆窗孔,兼有对外了望、射击和装饰的作用。二层横屋顶部设计为平顶开放式露台,四周有南洋风格的密柱式彩色浮雕栏杆相围,即便于平时休闲观景,又可用于了望动静,前后照应,防备不测,使防御性极强的整幢建筑尽显高大森严,气度不凡,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解放前,日军、国民党和琼崖游击队都先后在蔡宅入住过,解放后一度成为国营粮所。1973年琼海遭受特大强台风的袭击,周围的民居几乎被扫为平地,但豪宅丝毫未损。经过七十年的风雨沧桑,整体保护完好如初,有的

14、地方色彩依然油光可鉴。蔡家宅中央区域有数棵参天古树和莲池,不远处便是风光旖旎的万泉河。蔡家宅开创了海南近现代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徜徉于豪宅,细细品味那带有闽南和粤东建筑风格的墙椽、廊柱、墙头斗拱、窗槛和带有西洋造型的壁饰、地饰,感受东南风气和西洋文化的冲撞交流融合,一种海洋的厚重感和风的力量,使人无限地遐思豪宅主人当年事业的辉煌和挥斥万金的粗豪。豪宅所在的留客村过去交通闭塞,当年远渡重洋跋山涉水将建筑材料运送回来,其工程量可想而知。现侨居印尼的儿子蔡修浩先生去年清明专程回乡祭祖,第一次从新建成的博鳌大乐大桥上驱车直接回到家门口时,感慨万千第三站:活动时间:2005年9月5日活动地点:长坡孟文村委会文屯村的吴家私塾活动成员:全体成员负责人:卢刚采访摘要:近年,文屯村文明生态村建设更是在全国出了名,特别是今年,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2月8日在琼海召开,文屯文明生态村就成为一个参观点。我们顶着烈日,来到琼文公路旁的文屯村,村口左边是一个大大的莲花塘,一些鸭鹅在悠闲的戏水,看见我们便发出欢快悦耳的交响曲,两旁长满奇花绿树的水泥路把我们引入到了村中,村人一听说我们是学生来参观调查,立即放下农活把我们带到一幢构造独特的古屋中,让人想不到的是,古屋还住着退休教师吴先生老两口也就是古屋的现主人,我们便聊了起来:问:这间古屋有多少年了?答:有27代,约300多年啦!问:她是什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